上周市场冲高回落,股指经历上半周的大幅震荡,终于在后两个交易日有所收敛,盘中热点活跃有加,两市量能略显萎缩但尚属合理范围,沪指全周微涨0.02%,较深成指略显逊色,短期沪指五日均线逐步走平,周K线上攻受阻但形态完好。我们认为,反弹第一阶段的加速上涨已经完成,随着指数高位连续的缩量整理,近期市场亦将上演波段式反复的整固形态,在基本面并无明显偏空因素出现之前,这种快涨慢回的节奏表现为良性趋势,预计沪指收复3000点前仍需整理。操作策略方面,盘中不宜盲目追高,持股需兼顾低价绩优、走势稳健的双重要求。
   
11月21日以来沪深两市大盘开启了强势逼空上涨过程,但这一逼空式上涨的“步伐”在上周被按下了“暂停键”。在周一续涨2.81%后,周二上证综指在创下了2010年11月15日以来的新高3091.32点后,出现了快速跳水,最低下探幅度逾250点;最终报收于2856.27点,跌幅达5.43%,刷新了2009年8月31日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记录。伴随着股指的巨幅震荡,沪深两市当日的成交额达1.27万亿元,为A股历史上首次单日成交突破万亿元关口。
     
 从经济数据角度分析市场有两方面信息需要关注。一方面,11月经济数据情况不尽如人意,其中CPI显示同比涨幅连续第三个月在2%下方运行,PPI同比涨幅连续33个月为负。数据所显示出的通缩压力加大,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迷对国内市场的传导作用,都在说明经济持续疲弱态势仍有延续。而且,上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明年经济工作的总基调“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市场因此对货币市场放松预期不断增强。本周汇丰将公布中国12月份制造业PMI预览值,宏观数据所显示的通缩势头加大迹象,对于市场情绪仍会产生一定的扰动作用。
      
 从资金角度分析,流动性上呈现出显著差异。2011年4月CPI同比上涨5.3%,处在通胀周期中,货币政策没有放松的余地。央行先后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调高基准利率和再贴现率,在政策紧缩的背景下,宏观流动性整体趋紧,反映在A股上,沪市单日的成交额维持在1500亿元之下,一度下破1000亿元,市场活跃度有限。而当前经济所要解决的是“防通缩”,2014年11月CPI同比增长1.4%,CPI“1”时代或成常态,石油价格下降及菜价、猪价走低是通胀下滑主因,通缩压力上升给货币宽松留出更大空间。一方面,经济疲软,四季度发改委新批项目需要资金配套;另一方面,11月、12月信贷投放将有所增加,可能成为央行降息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流动性将维持偏宽松格局。
 
   
 近期市场冲破3000点呈现出冲高回落的态势,逼空走势有所放缓,量能从7000亿递减至4000亿所有,这显示出盘面已经趋于稳定,多空分歧逐步同化。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一旦市场结束盘整,量能再度冲至7000亿,则指数或将再度3000点,届时或将引来第二波反弹攻势,投资者需要对此进行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