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指数整体上呈现出大涨大跌的态势,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内该指数的演绎态势接近疯狂,走势仿佛坐山车。根据数据统计,自从6月份时间窗口开启以来,创业板指数累计下跌幅度已经达到15%,相比之下,上证指数累计下跌幅度已经达到20%。从这一组数据对比来看,我们发现创业板指数的下跌幅度接近市场水平。属于正常范畴。从下跌幅度来看,根据数据统计自从沪指触底以来累计涨幅已经达到10%,相比之下,创业板指数的累计上涨幅度为14%,比沪指累计上涨幅度多出4个百分点,显示市场正在发生一种风格转换,资金的风险偏好更加倾向于成长性股票的投资价值,但由于领先4个百分点幅度并不够深,因此风格转换还不明显。
笔者龙头力哥认为造成创业板整体强于大盘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权重做空指数的利益驱动远远大于创业板指数。需要注意的是沪深300中的股票控制着沪市大部分的流通盘,这就意味着一旦多空主力在以沪深300现货指数为标的的期货市场上进行利益博弈,则权重股定当作为第一个牺牲品。根据数据统计,在沪指从6月份累计20%的下跌过程中,银行股下跌幅度达到18%,地产股累计下跌幅度达到20%,保险股的累计下跌幅度亦然达到20%。从中不难发现而保险,地产以及银行联袂下跌20%足以令上证指数暴跌20%。在宏观经济整体复苏乏力的大背景下,空方主力往往更愿意通过砸权重股来达到拉低沪指或者是沪深300现货指数的目的。与之形成对比的创业板指数往往刽成为主力砸盘的首选。
第二,创业板估值风险过大,避免崩盘态势出现主力或刻意维稳。目前小盘股溢价继续扩大是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A股市场虽然整体上呈现出下行态势,但小盘股由于抱团取暖全周依然抗跌,不同指数估值水平继续分化。沪深300TTM市盈8.76倍,创下历史最低水平;而创业板TTM市盈率依然在45倍左右的高位。其中创业板指数估值高企令场内风险不断累积,6月份虽然出现逾越10%的跌幅但随后显示主力或这可以再此制造强势以稳住场内筹码不抛。
第三,市场发生风格切换的必要性。经济数据的疲弱进一步验证了经济弱复苏的假设,在此背景下蓝筹股的投资价值正在被进一步的削减。在主体投资概念不明确的基础上资金正在从蓝筹阵营中逐步形成撤离,从而导致了银行,地产,保险,纷纷下跌累计达到20%的幅度。虽然创业板估值整体高企,市盈率居高不下,但在经济弱复苏的背景下,成长股向来都成为风险性资金的最近避险品种。所以一定意义上来说,成长股近期略强于大盘的表现也是一定意义上对经济弱复苏的一种反映。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我们看到了创业板指数近期强于大盘的根本原因。但在该指数连续创新高的背景下我们也不能忘记潜藏在背后的风险。笔者龙头力哥认为有以下几大方面。
首先,创业板发生减持的公司达到137家依旧是不容忽视的内在风险。根据数据显示仅仅4月16日至6月7日,137家创业板公司发生了减持,占整个创业板的38.59%,减持市值达71.65亿元。而同期,沪市主板减持的公司只有55家,占全部上证A股公司的5.8%,而深市主板减持的公司只有12家,占深市主板公司的2.7%。中小板减持的公司有178家,占全部中小板公司的25.57%。
其次,创业板整体市盈率过高依旧是悬在头上的达摩利斯剑。创业板TTM市盈率依然在45倍左右的高位。创业板指数估值高企令场内风险不断累积。虽然每每出现急速下跌的态势,后市总能一阳包阴的态势重新拉起,但在在估值风险不断累积的背景下,创业板指数持续出现接近4%,3%的拉升幅度不排除是主力刻意拉高进行诱多行动性的派发。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需要综合创业板目前的利与弊整体权衡其投资价值。显然在主板市场的大盘蓝筹逐步失去投资价值的背景下,成长股的优异表现往往会吸引市场更多的目光。但在创业板指数整体市盈率偏高的背景下,投资者依旧需要控制仓位慎重参与。相反在沪指在周一形成突破态势后,一些展现出盈利模式的中小盘个股可以适当关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