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许多时候就是简单的镜像关系,如果实体经济处于下行通道中,那么金融市场也难有良好表现,进一步的说如果经济无法从根本上回暖,那么金融市场必然反映经济基本面从而形成下行趋势。而趋势一旦形成便难以反转。虽然说近期管理层不断释放利好,例如,征收差别化红利税,以鼓励长线投资。数据显示,从2008年至2011年,A股现金分红的上市公司数量占比从52%逐年上升至66%。即使股息率逐年提高,至2011年也仅为1.82%.所以,大多数投资者持股的目的在于博取价差而非分红。差别化征收红利税的出台本质上是为了鼓励投资者进行长线投资,价值投资.但实际上这几乎都无法对目前的A股格局造成影响.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局面的呢?
笔者“龙头力哥”认为,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政策刺激与股市之间的关系是什么?表面上看,利好政策可以提振股市,利空政策则将打压股市,但是投资者们但凡是在资本市场摸爬滚打一定的年数,都会对此结论表示反对。之前央行曾经多次下调存款准备金以及利率却均无法打动股市,已经充分说明了股市对政策也开始产生了边际效应递减的现象,即同样的利好政策,甚至准备金率以及利率被下调同样的点数,但与之前对比,最终实现的功效却大不相同。其次,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即便政策能够给股市带来足够信心从而提振股市,但它也顶多只能起到一个助推作用。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例如一台很久没有用过的马达突然间无法转动,此时该怎么做?由于其本身并没有出现实质性的损毁,因此我们需要做的或者只是给它施加一个推力,这样它就可以正常的运转。又例如在化学方程式中的催化剂,没有它其实并不影响化学反应的发生,但有催化剂可以起一个助推作用可以确保该反应顺利发生。
不管是给马达一个助推力还是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没有他们马达可以运行,化学反应可以发生只不过不顺畅些而已,但是决定马达能否运转以及反应能否发生的,不是助推力和催化剂而是马达本身的质量以及促成化学反应的两项物质。股票市场同理,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在股市面临危机之际,管理层频频释放利好却始终无法提振股市的原因,因为政策效应仅仅只是助推力和催化剂而已,决定股市运行轨迹的还是经济基本面的状况。
另外,据了解,今年以来,监管部门显著加快了QFII额度审核进度,基本上做到了外汇局额度核准与证监会资格审批保持同步。截至10月末,外汇局共核准159家QFII获得投资额度335.68亿美元,核准频率明显加快。近期RQFII及QFII资金汇入速度明显加快,相关机构踊跃购买,预计本次新增的2000亿元额度也将很快用完,届时监管部门还会继续增加投资额度。面对这样众目睽睽的利好,笔者“龙头力哥”认为需要思考2大问题,第一,政策利好能否形成阶段性提振?第二,如果提振效用显著,那么进一步其能否彻底改变经济基本面持续下行的格局。即便第一个条件可以满足,但鼓励境外投资者进入A股市场便可以扭转经济的颓势显然是说不通的。所以,我们认为后市即便有接二连三利好出台或者释放出这样那样的提振股市的声音,都难改空头趋势布局,而我们都应该谨慎处之,不盲目抄底!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