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号揭示下周走向
(2012-07-29 16:46:43)
标签:
股票 |
三信号揭示下周走向
龙头力哥
消息面解析:
一: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初至今,在A股市场单边下跌的近两个月里,流通市值已从5月末的18.3万亿元骤降至7月26日的16.56万亿元,急剧缩水1.74万亿元。其中,深市(含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在内)在流通总股本从5月末的4815.82亿股增加至7月26日的5035.28亿股时,其流通总市值却从5月末的7.63万亿元下降到了7万元,缩水6300亿元,流通市值缩水比例达8.26%。充分显示了A股资金外流的事实,体现了投资者已经对股市投资热情已经降至冰点。
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6日部署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时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谢旭人还指出,下半年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税收政策,加强交易环节和持有环节相关税收征管,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在当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谢旭人表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和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落实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稳定支持外贸的财税政策等。谢旭人强调,下半年要发挥财税政策调控优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中长线来看必然会对股市起到积极作用。
【盘面分析】
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无非就是大盘何时见底?那么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一问题呢?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大盘会见真底?实际上底部的形成往往是场外一笔大资金的持续流入而造成大盘的筑底动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场外大资金的资金性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是散户抄底盘的持续流入导致了大盘的暂时性筑底,那么这样的底部就极为不可靠。例如7月11日,12日,13日,大盘从2140-2188,在底部形成,了所谓三连阳,底部红三兵。随后在7月17日之后3天再度形成的底部红三兵走势具体点位从2140-2200。两次所谓的底部红三兵的走势都属于在大盘急速下跌寻底的过程中,场外资金流入所导致的大盘暂时止跌,不过遗憾的是,随后大盘均选择了无情的重挫,道理何在?为什么这两次暂时的止跌均没有最终获得成功?答案其实就在盘面分析一开始的讲解中寻找,因为在大盘见底的过程中,虽然要求有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托住指数不跌完成见底,不过我们期待见到的场外资金不是场外抄底性的散资,而是具有高度统一作战计划的主力性资金。只有主力愿意抄底的点位才是真正的大盘底部。
问题是主力何时才会愿意积极进场抄底呢?
第一:当场外散资彻底失去抄底的信心的时候。例如A股账户开始不断地销户,根据数据显示:6月份沪深两市新销账户为30672户,加上5月新销户32976户,A股市场销户数已经连续两月超过三万户。而从年初算来,仅半年时间已有22.22万户股民告别A股。与此同时,A股持仓账户占比降至34.06%,这也是自2008年初有统计以来的最低。这以为这一旦主力在此时发动奇袭,至少场外的跟风盘应该是寥寥无几。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如果下周有主力资金进场在客观条件上提供了便利。
第二:场内存量资金是否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不再期待股指再次反抽来替自己完成解套。这一迹象是否出现了呢?实际上这一问题并不难分析出来。纵观本周走势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清晰的规律即每每大盘创新低就会引发不破不立似的绝地反击,而每一次绝地反击乍一看似乎都是见底信号。具体点位从7月24日开始,当天在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下,股指确实创出新低2132点,但随后却发动了一波猛烈的攻击潮,从最低点算是自2132-2158几乎是30个点的涨幅。这一迹象再度渲染了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习惯性思路即:不破不立,只要一破大盘就会立刻立起,从而完成见底。不过事实上,25,26,27日大盘连续走出3次不破不立的走势之后换来的均是尾盘的断崖式跳水尤其是昨日的幅度2147-2126,有21一个点的空间。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多头每一次反攻最后均形成无功而返且总共形成3次之多已经足够击垮场内存量资金期待解套的希望,相反散资进行逢高出货便是唯一减少亏损的好办法。而这一点我们在盘面上同样可以发现,在7月25日13:00之后,大盘出现了一种较为奇特的走势,即沿斜线压力慢熊下跌,而上方正好顶着斜线压力。试想如果场内资金有心砸盘,为何不一气呵成直接选择急速下挫?而是选择了逢高遇阻斜线压力就出现回落走势呢?其实本质含义不难解析,因为我们知道2146-2147高点所形成的斜线压力在当天是不可突破的,因此选择逢压力减仓的场内存量资金(或者说是散资)就会非常踊跃。这一点在成交量上已经做出了证明:7月25日以及26日,大盘砸斜线压力下选择下行的时候均出现了放量的异动(尾盘)说明确实有许多场内资金在选择逢高出局。总结来看似乎不仅场外资金已经彻底失去信心,场内资金也大部分选择在尾市放量交枪。这也间接导致了A股的账户数已经只剩34%的原因。
第三:总结来看,我们发现不管是场内存量资金还是场外资金均已经对A股失去信心,不管是从A股账户数方面去分析还是从尾市放量中去寻找异动,都可以找寻处2波资金目前的的态度。换句话说,在背景条件上,如果主力选择进场,客观上敢第一时间进场跟风资金很难占据主流。所以如果下周或者更久之后再次出现新低之后的大涨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关注主力届时会不会选择骗线反坐,一旦骗线成功则有望筑真底,不过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一定要等到后市有真实的资金入场之后再来思考,否则虽然在条件上有利于今后筑底,但是却没有资金入场承接抛盘,那么一切都还为时尚早。需要再度注意的是一旦后市出现再度大涨,切不可简单的理解为诱多走势,因为本周多次大涨之后出现为时重挫已经让投资者不敢在第一时间进场,所以一般再次大涨就很难诱导散户抄底进场。当然具体见底时间还是需要等待,不盲目进场。但是一旦出现以上所说的迹象也切不可真正的底部。
龙头力哥
消息面解析:
一:数据显示,自今年6月初至今,在A股市场单边下跌的近两个月里,流通市值已从5月末的18.3万亿元骤降至7月26日的16.56万亿元,急剧缩水1.74万亿元。其中,深市(含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在内)在流通总股本从5月末的4815.82亿股增加至7月26日的5035.28亿股时,其流通总市值却从5月末的7.63万亿元下降到了7万元,缩水6300亿元,流通市值缩水比例达8.26%。充分显示了A股资金外流的事实,体现了投资者已经对股市投资热情已经降至冰点。
二:财政部部长谢旭人26日部署下半年财政工作重点时指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谢旭人还指出,下半年严格实施差别化住房税收政策,加强交易环节和持有环节相关税收征管,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在当日举行的全国财政厅(局)长座谈会上,谢旭人表示,下半年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促进经济稳定增长。这些政策主要包括:落实和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加快和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落实支持小微型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完善促进流通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措施;稳定支持外贸的财税政策等。谢旭人强调,下半年要发挥财税政策调控优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积极的财政政策在中长线来看必然会对股市起到积极作用。
【盘面分析】
目前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无非就是大盘何时见底?那么我们如何去分析这一问题呢?首先需要思考的是,出现什么情况的时候大盘会见真底?实际上底部的形成往往是场外一笔大资金的持续流入而造成大盘的筑底动作。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所谓的场外大资金的资金性质是有一定要求的,如果是散户抄底盘的持续流入导致了大盘的暂时性筑底,那么这样的底部就极为不可靠。例如7月11日,12日,13日,大盘从2140-2188,在底部形成,了所谓三连阳,底部红三兵。随后在7月17日之后3天再度形成的底部红三兵走势具体点位从2140-2200。两次所谓的底部红三兵的走势都属于在大盘急速下跌寻底的过程中,场外资金流入所导致的大盘暂时止跌,不过遗憾的是,随后大盘均选择了无情的重挫,道理何在?为什么这两次暂时的止跌均没有最终获得成功?答案其实就在盘面分析一开始的讲解中寻找,因为在大盘见底的过程中,虽然要求有场外资金的持续流入托住指数不跌完成见底,不过我们期待见到的场外资金不是场外抄底性的散资,而是具有高度统一作战计划的主力性资金。只有主力愿意抄底的点位才是真正的大盘底部。
问题是主力何时才会愿意积极进场抄底呢?
第一:当场外散资彻底失去抄底的信心的时候。例如A股账户开始不断地销户,根据数据显示:6月份沪深两市新销账户为30672户,加上5月新销户32976户,A股市场销户数已经连续两月超过三万户。而从年初算来,仅半年时间已有22.22万户股民告别A股。与此同时,A股持仓账户占比降至34.06%,这也是自2008年初有统计以来的最低。这以为这一旦主力在此时发动奇袭,至少场外的跟风盘应该是寥寥无几。因此在这一层面上来说,如果下周有主力资金进场在客观条件上提供了便利。
第二:场内存量资金是否已经彻底丧失信心,不再期待股指再次反抽来替自己完成解套。这一迹象是否出现了呢?实际上这一问题并不难分析出来。纵观本周走势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清晰的规律即每每大盘创新低就会引发不破不立似的绝地反击,而每一次绝地反击乍一看似乎都是见底信号。具体点位从7月24日开始,当天在欧美股市大跌的影响下,股指确实创出新低2132点,但随后却发动了一波猛烈的攻击潮,从最低点算是自2132-2158几乎是30个点的涨幅。这一迹象再度渲染了我们思考问题的一个习惯性思路即:不破不立,只要一破大盘就会立刻立起,从而完成见底。不过事实上,25,26,27日大盘连续走出3次不破不立的走势之后换来的均是尾盘的断崖式跳水尤其是昨日的幅度2147-2126,有21一个点的空间。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多头每一次反攻最后均形成无功而返且总共形成3次之多已经足够击垮场内存量资金期待解套的希望,相反散资进行逢高出货便是唯一减少亏损的好办法。而这一点我们在盘面上同样可以发现,在7月25日13:00之后,大盘出现了一种较为奇特的走势,即沿斜线压力慢熊下跌,而上方正好顶着斜线压力。试想如果场内资金有心砸盘,为何不一气呵成直接选择急速下挫?而是选择了逢高遇阻斜线压力就出现回落走势呢?其实本质含义不难解析,因为我们知道2146-2147高点所形成的斜线压力在当天是不可突破的,因此选择逢压力减仓的场内存量资金(或者说是散资)就会非常踊跃。这一点在成交量上已经做出了证明:7月25日以及26日,大盘砸斜线压力下选择下行的时候均出现了放量的异动(尾盘)说明确实有许多场内资金在选择逢高出局。总结来看似乎不仅场外资金已经彻底失去信心,场内资金也大部分选择在尾市放量交枪。这也间接导致了A股的账户数已经只剩34%的原因。
第三:总结来看,我们发现不管是场内存量资金还是场外资金均已经对A股失去信心,不管是从A股账户数方面去分析还是从尾市放量中去寻找异动,都可以找寻处2波资金目前的的态度。换句话说,在背景条件上,如果主力选择进场,客观上敢第一时间进场跟风资金很难占据主流。所以如果下周或者更久之后再次出现新低之后的大涨就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关注主力届时会不会选择骗线反坐,一旦骗线成功则有望筑真底,不过需要重点注意的是,一定要等到后市有真实的资金入场之后再来思考,否则虽然在条件上有利于今后筑底,但是却没有资金入场承接抛盘,那么一切都还为时尚早。需要再度注意的是一旦后市出现再度大涨,切不可简单的理解为诱多走势,因为本周多次大涨之后出现为时重挫已经让投资者不敢在第一时间进场,所以一般再次大涨就很难诱导散户抄底进场。当然具体见底时间还是需要等待,不盲目进场。但是一旦出现以上所说的迹象也切不可真正的底部。
前一篇:下周指数如何开局?
后一篇:尾盘逆转暴露关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