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和本质有什么区别?例如一个人想睡觉就会张嘴打哈欠,打过哈欠之后,他就开始躺下入睡。在这其中我们看到这个人睡觉之前的现象是张嘴打哈欠,而本质是他累了。那么我们如何判断他什么时候再次躺下睡觉?只要看到他张嘴就判断他下一刻就要入睡?张嘴打哈欠只是整个过程中的而一个现象而已,实际上导致这个人真正想入睡的是其本质:“他极度疲倦,”张嘴打哈欠只是因为“累”这个本质原因而做出的一个动作,许多人在不缺乏睡眠没有进行任何活动之前同样会打哈欠,有的人坐着无聊了也会张嘴打哈欠,因此张嘴本身仅仅是一个现象而已,要想判断他下一刻是否选择躺下睡觉,我们只能分析他之前做过什么样的活?这些活是否足以让他感到极度疲倦从而选择睡觉。
在分析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局限于对表面现象的探讨,对本质原因却极度缺乏分析,例如一个人“血压高”并不一定是他的血管就出现了硬化而导致,还有许多种可能性,例如便秘,或者脏器出现一些问题缺乏营养逼迫血压不得不提高从而给脏器输送足够的养分,但是如果只要一看到血压高就盲目的直接判定为高血压,就开始副用降压药最终的结果只能导致脏器得不到充分营养而衰竭,因此分析问题任何领域都是一样,我们不能总是以"现象"下定论,需要分析造成这个现象背后的本质理由是什么?现象只是本质原因所呈现出来的表象动作而已!
这几个例子与股市表现有什么联系呢?最近对于大盘指数构建“头肩底”的探讨比较多,但是需要在其中提醒一句的是技术形态仅仅是一个现象而已,他和睡觉前会出现打哈欠的现象,高血压表现出来的是血要高一样的,打玩哈欠并不一定会睡觉,血压高并不一定就是高血压,而导致睡觉和高血压的本质,一个是“极度疲倦”一个是“血管硬化,那么同样的导致股市涨跌的本质是什么呢?不是因为大盘构造了一个“头肩底”就会出现反,股市的涨跌主要由“权重中的主力处境”所决定,如果主力出完货,那么头肩底构造的再完美也只是“诱多的开始”,反之如果权重股中的主力正在吸筹建仓拉伸过程中,那么不管大盘是构造什么样的形态未来都会涨,所谓的“头肩底”只是因为权重主力在完成建仓吸筹洗盘拉伸后在历史上留下的众多痕迹中的其中一种而已,痕迹本身对股市并没有预测作用,决定历史上出现头肩底之后大涨不是因为他的形态叫做头肩底,而其本质原因是因为权重股在其中建仓吸筹洗盘所形成 未来拉伸的一种盈利需求而已。
其实我们不用将股市搞得过于神秘,股市的涨跌仅仅是人的资金买进而驱动,决定趋势的只有一条就是资金入场后如何展现自己盈利意图,如果主力资金出完货,那么什么反转形态都不起作用,反而反转走势会被主力利用诱多。反之如果主力尚且拥有大量筹码,即便是形态上形成了M头,也极有可能是主力正在引诱你去做空,股市是动态变化的,对他的分析必须要结合具体的权重股主力的处境进行综合研判。“头肩底”仅仅是一个技术形态现象而已,就像是一条你走过的路线一样,他仅仅是你走过的路线,对未来没有实际价值研判作用
那么“头肩底”有什么参考价值呢?实际上如果站在僵化思维的角度仅仅凭借形态来推断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如果结合权重股的处境效果就不同了。

下面总结一下:如何研判大盘趋势?
1.如果权重股准备出货,那么此时出现“头肩底”有可能是主力在进行诱多表演,吸引你认为反转来临从而去积极接受主力筹码。
2.如果权重股主力吸足筹码,那么后市出现什么技术形态都会导致大盘向上突破,因为权重只有拉伸才能体现自己的利益所求,此时如果出现“头肩底”你可以进场,但需要了解的是“头见底”并不是你进场的理由。
最后我们发现,“头肩底”只是一个现象而已,“头肩底”可以是反转,也有可能是主力诱多表演,吸引你进场接筹,都有可能,关键还需看权重股的处境如何?
反过来“头肩顶”:
1.如果权重股准备吸筹拉伸,此时出现“头肩顶”是希望透过顶部形态迫使散户交出筹码从而完成建仓。
2.如果权重股准备派发,那么此时”头肩顶“不管是否出现,最终大盘照样会回落。
在思考任何问题都一样,我们一定要分析清楚导致问题背后本质原因是什么,不能仅仅停留在现象上做考虑,技术形态仅仅只是股价运行留下过的痕迹而已,如果没有搞清楚权重处境我们最终发现,头肩底,头肩顶对未来的参考价值仅仅是“五五开而已!”实际上如果形态真的具有预测价值,那么解决经济危机倒是简单了,我给个提议,当出现形态上“头肩底”的时候,每晚的19:00的新闻联播前管理层只要派一位学者呼吁大家买进就是了,大家不都赚钱了吗?大家不都富裕了吗?现实没有那么单纯,这个市场有人赚钱就有人赔钱,股市是动态变化,形态是死的,人是活,更何况这个市场还有主力处处与你较真,总是与你反向操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