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超卖超卖指标,KDJ指标等技术指标的另类解读!

(2011-05-19 07:09:18)
标签:

股票

      上次讲了均线指标以及MACD指标的运用和条件限制的地方甚,以及在我们散户的角度如何避免指标被庄家反利用,那么我们今天来谈一谈几个新的指标也是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但是今天不会让你们白来一趟,这里将给你们一些对股市和指标的新理解希望给你们带来一些启发!今天主要讲两个指标,WMS超卖超卖指标以及KDJ随机指标,当然还包括其他指标例如RSI相对强弱指标,BIAS等等,如何篇幅允许会向你们多介绍几种方法,以及一些正确的理解,或者说市场上普遍的一些错误的导向!(为照顾到一些初学者将会先告诉大家概念,运用手法,已经懂得人就当重温一遍,最后会提出另类解读,一边参照着看!)

     首先我们来看第一个WMS超买超卖其实这个指标一开始是在期货市场上最先开始运用的,他是透过分析一段时间内骨架高低价位和收盘价的关系,来衡量股市的买卖状态,不过重点是他是一个作为短期投资的信号的一种技术指标,透过最高价于收盘价相减的差值于最高价和最低价进行一个比较,看看收盘价是否够低或够高,来判断如果WMS大说明收盘价足够低,具体的数据这里给一个参考数字,大于80为超卖状态,考虑买入,小于20处于超买,考虑卖出。然后一个重点是WMS只可以在盘整中使用,不可以在上升或下降通道中使用,因为他仅仅是用来判断短线而已!WMS(0-100)。其次WMS从他的曲线来考虑有几个背离原则和撞低撞顶次数原则,补充说一下,WMS进入进入底数值区之后股价倘若没有反转而是继续上升,于是就产生了背离走势,就一定是卖出信号,反之亦然。那么重点来了,这个指标掉地有没有像所描述的那么准呢?这个问题留在最后来解答!

     在这我们来看第一个KDJ指标,又称为随机指标,于WMS不同的是,KDJ是利用收盘价和最低价的差值和最高价于最低价的差值比较,那么情况就和上面差不多了,收盘价越高则KDJ就越高,超过80就要考虑卖出,20一下就是超卖区!其他的还有从曲线形态来考虑的,以及交叉方面!这里就不细讲了!那么我们发现WMS与KDJ 两个指标几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指标的结果相反而已!那么回到开始的问题,这到底可不可以判断买卖时机,因为我们有许多的股票分析软件都以标榜自己的可以提供买卖时机,其实仅仅是简单的这些指标而已,他们却没有真正搞清楚这些指标成立的前提,以及是否真的奏效!

     下面这段话要听清楚了!以上指标以及BIAS等测算股价偏离移动平均线距离的指标看上去好像很有水平的样子,其实就是围绕着一点来展开,那就是股价是理性的,市场也是理性的,当一只股票上升的过快就一定会引发回调,这是这几个指标成立的最根本的原因,然后才有了如果WMS超过80也就是当前收盘价过低,应该是引发回调的时候了,KDJ 也是一样而BIAS更是认为偏离平均线的值始终要消失!这是几个指标的原理,那么有了这个原理我们再来回答开始的问题,到底准不准?请你思考当市场上绝大多数人获利的时候,就会一定引发一定数量的成交量是有空方的打压,因为大家不愿意承受过多的风险,因此市场平均获利就会引发抛压,直到靠近平均线,或者是处于20-80的徘徊区!而事实上这就是忽略了市场上存在着超级大资金的一个事实!也就是说以上指标成立的基础和波浪理论一样都是一个市场是有无数个小个体组成的,你可以是大资金但是不应该足以影响股价,这也是为什么,这些技术指标都是从国外传进来的原因外国的市场和中国有所不一样!有些人非常悲观的人为那么是不是这些指标没有用了。不然,我今天就告诉大家一个办法,叫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问题就出在超级大资金上因为如果有他的存在市场的指标就会失灵,获利盘不一定会引发回调,那么这就给了中小散户一个机会,在指标显示超卖状态的时候我们先不要急着进去,如果接着几天换手率大于8%甚至是10%的抛压,那么我们就不要做这只股票了,因为这是个体投资者的行为,倘若不到5%甚至是2%,那么可以认为这是主力要做盘的迹象,他拿到了筹码,并要启动行情,因为大资金通常不会因为指标上所显示的一点盈利就忘乎所以,通常会追求更高的活力,因此这个时候就是我们介入的好时机!

    结论很简单以彼之道换是比身,既然由于大资金打扰了指标,那么就利用指标来反向跟踪!今天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想继续了解指标的一些功能以及一些你所不知道的内在价值!下次可以继续探讨!再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