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延续着去年的控制通胀、调控房地产的策略,一意孤行地继续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而且致使存款准备金利率屡创新高,致使以浙江中小企业为代表的一些企业连贷款都筹集不到,因为资金短缺,为了生存只得冒着风险到典当行里抵押搞贷狂,或者在民间不得不借高利贷。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在这巨大的风险面前一一倒闭,使得那些掩口残喘的中小企业大声疾呼:比上次发生金融危机的时期更遭殃。这些中小企业的资金在吃紧,在不断地吃紧、恶化。
如此地延续下去,恐怕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破产或者频临破产,想一想多米骨效应吧,中小企业的破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工人失业,以小流汇成江海,这些失业大军就会成为社会的包袱。而那些中小企业的破产同样也会殃及一些大企业的生存,这从原材料的供给与利用上就可以判断出。首先大企业的产品是一些中小企业的原材料,中小企业的破产,那么这些大企业的原材料肯定要挤压,从而导致供过于求,其次,中小企业生产的产品有的就是大企业的原材料或者是半成品,一旦中小企业破产,那么大企业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后果可先而知,能不步中小企业的破产后尘?
看来一味地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会造成资金链的断裂,会造成供需关系的破裂,会造成材料链条的断裂,后果是不可想象的。
笔者要问,为什么不加息呢?加息可以让所有的企业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争吗,加息可以让一些企业出现正常的整合,出现正常的优胜劣汰。加息来代替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化,可以让中小企业免受去典当行的风险,免受民间借高利贷的风险,大家可以在同一个起点上,可以在同一个起跑线上进行竞争吗。
提高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利率,一味地提高,一意孤行地提高,倒头来就是毁掉中小企业,就会出现大量的中小企业纷纷破产,就会出现多米骨效应,以此类推,其所带来的后果就是经济危机的结果。
真是一根筋啊!同样地利用提高银行利率的办法可以达到的目的,而且提高银行利率可以实现多赢的策略不去实施,而偏偏像中了魔一样地一条道走到黑?
少提存款准备金利率而改为加息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呢?
一,加息可以让百姓手中的钱回流到银行,尽可能多地让百姓手中的钱少贬值,而且有利于资本的统一利用,可以对金融资源更有效地利用。
二、加息可以让中小企业能够贷到款,可以到银行这一正常的渠道筹集借款,而不至于冒去典当行的风险,可以免去民间借高利贷的风险。虽然加息提高了成本,但是比借不到款要长得多,比到其他地方去筹款相对的成本要低得多。
三、银行的利率提高到一定的程度后,百姓手中的闲钱自然地回流到银行里的就多了,那么物价相对地也就慢慢地下来了。
此外,笔者可以断言,假如银行的利率高到与房地产的增值率一样的化,那么房地产的价格自然而然地也就下来了。如果国家在三年前就实行这一策略的化,那么最近几年的房价必定成不了“疯狂的子弹”。
笔者可以预言,一味地再继续提高银行存款准备金利率的化,那么这一政策必定是压倒经济正常运转的第一颗稻草,必定是造就第二次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必定会成为经济二次探底的人为屏障。
笔者不是危言纵听,如果仅仅依靠提高存款准备金利率来进行调控通胀的话,并且长此以往、一意孤行下去的化,那么第二次金融危机就会出现,经济危机就会发生。因为,那种矫枉过正的事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当然,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我们改变以往的做法,把握好一个度,悬崖勒马,将调控政策行驶在一个正常的轨道上来,那么经济的发展也会慢慢地走向正规,也会慢慢地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