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
(2014-04-01 17:54:18)
标签:
小学数学杂谈教育 |
分类: 教学心得 |
吴正宪老师的数学教育价值观——小学数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方法和规律,解决一些数学问题。数学教育要用教师的智慧不断唤醒、点化、丰富、开启学生的智慧,要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完善、健全学生的人格,总而言之吴正宪老师的儿童数学教育观为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完善人格。
1、传授知识
怎样传授知识
(1) 把数学课上得简单些。
说学生能懂的话——高深莫测不如简单明了
学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是一种大智慧。吴正宪老师认为要引导学生走出“听不懂”——“厌倦”——“放弃”的学习经历中,让学生走进“学会——喜欢——上瘾”的良性循环中。
那怎么做呢,吴正宪老师提出,要引导学生用“熟悉的”去解释“陌生的”,用“具体的”去理解“抽象的”,使数学变是简单。
(2) 把数学课上得容易些
让学生说自己的话——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
吴正宪老师赞成这样的理念:严格的不理解,不如不严格的理解。教师不要急于把“严格的数学概念”一字不差地呈现给“尚未具有严格思维”的小学生。
(3) 在数形结合中教数学
长期以来,人们都说数学是抽象概括的、高深莫测的,但同时,又是直观形象的。在这里,吴正宪老师大力提倡,几何直观、数形结合。用一句我们数学常见的话来概括: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
2、启迪智慧
吴正宪老师认为小学数学教学使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拥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的头脑,拥有一种能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算得上把数学的根真正留住,才能让学生拥有智慧。
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要重视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显性数学知识的教学,更要重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维方式等素养的培养,
数学知识本身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长期起作用,使其终受益的还有数学思想方法。日本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臧说:学生初中或高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在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什么机会应用,通常在出校门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他们从事什么业务,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头脑中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在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吴正宪老师说:课堂教学若只是教数学知识,那仅仅是冰山一角,备课时一定要观其全貌,要透过数学知识的背后,看到深邃的数学思方法,有了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课才能深刻厚重,有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数学地看问题”“数学地想问题”“数学地解决问题”才能为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作好积淀。
|
前一篇:感受真正的数学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