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伦敦 |
分类: 旅英生活 |

泰晤士河孕育了伦敦经济上的繁荣,也给这个城市增添了灵气。当然,各种文娱活动也总少不了它的身影,比如牛津剑桥两校每年的划船比赛,比如今年女王钻禧时的巡游,都在这里举办。泰晤士河是伦敦的象征之一。而河两岸也总让人舍不得移开视线。此岸、彼岸,晴天、阴天,白昼、黑夜,总有风景,都让人遐想。
我也算在伦敦小住了数月,不过,以前都是在城市的街巷中穿梭,或是在河岸两边走一走,在桥上停一停,但从来没体验过它游船河上的感觉。于是,挑上个时日来游船!

我在伦敦塔前的码头(Tower Pier)登船。虽然买的这个天票可以在几个停靠点随上随下,不过,我直接来了个环游。从伦敦塔出发,前往格林尼治(Greenwich),再返回,去伦敦眼和国会大厦所在的威斯敏斯特区(Westminster),最后再折返。
难得赶上了伦敦的晴天,心里有点小兴奋,想必拍出的照片也多了些阳光的温度,不会满目都是冬季的沉闷吧。加上最后发现,一路上听到不少新鲜故事,还蛮有趣的,更忍不住想来分享下。

这个船比我想象的还要舒服很多。临近圣诞,船舱前还有圣诞树。

不过,天气虽冷,但,船都决定游了,躲在下面多没劲,索性继续“勇敢地”爬上甲板吧!于是看到这个兴致很好的小姑娘还拿着速写本在画塔桥。
以前,在河两岸曾无数次地看过塔桥,也在桥上来来回回走过数多次,但在河面上正面看它,并从它身下穿过,还是第一次呢。这船开得很快,马力足的很,等我再回望时,她的身影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但我的心情却是越来越激动……!澎湃得宛如眼前着滔滔翻滚的河水……!↓


东伦敦就朴实很多,尤其码头边土黄色的仓库房和低矮的砖房沿岸排开,还是稍显单调凄清的。
(ps. 眼前这个红建筑貌似是在白教堂(white chapel)附近又和开膛手杰克有关的……不过我当时顾着拍照,猛然听见讲解员说Jack the Ripper的名字时在留意起来,不过也没听到啥内容……嗯嗯待我考究下~

老太太拿着红色的相机,涂着红色的指甲,不怕冷的迎风而立,真是一身“傲骨”啊~

嗯嗯,她在拍的是伦敦的金融城……

Canary Wharf,金丝雀码头。东伦敦迅速崛起的著名金融区,每次从这个地铁站换乘时,都要无数次地仰望下周围亮着繁忙灯光的玻璃高楼,再看看身边匆匆而过的西装革履们。左边尖顶那个在“冒烟”的是同名的高塔(Canary Wharf Tower),周围还有啥汇丰啦(HSBC),花旗啦(Citi),JP摩根啥的……

在这里工作的商界精英们多了,高档住宅和小区也不少。这些沿河而建的海景房们很现代很漂亮……呃,也很贵就是了……

冬天游船确实冷,但看着两岸风景,听着奔腾的水声,依然留下了非常难忘的体验。比如,马力十足的马达,让船后溅起的水花升腾起团团的雾气,浓重到我能看到自己在阳光下的投影……(上图水印边上那团黑色的,就是俺带着帽子的影子呢~

临近皇家格林威治的码头。那两个圆顶是格林威治大学和国家海事博物馆(National Maritime Museum),而左边这个桅杆所在的船只,是著名的远古商船“Cutty Sark号”。

从格林威治折返。东伦敦确实不够繁华,高楼就看不到几个。但,到不如说伦敦大部分地方也不外乎如此。除了市中心的金融城和几个摩登高楼在拉高天际线外,低矮的建筑占了大数。
想到这也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昂贵都市,就觉得挺不可思议呢~



那天有零下3度,海面上的温度应该更低。不过,穿足衣服,喝杯热饮就没问题了!我又看了眼身边的老先生老太太,他们无外乎一手拿一杯热咖啡,另一手再攥着一个甜曲奇,就可以不惧寒风……嗯,挺“西方”的场景。

平常换乘个火车、地铁,或者平时看个其他信息啥的,总能遇到“London Bridge”“London Bridge”的……SHE不还有一个个唱着“伦敦大桥塌下来”啥的么……?所以,每次一听这名字,真是够牛!总忍不住会把它和之前那个蓝色的、非常招摇的、出现在各种明信片和资料上的塔桥(Tower Bridge)搞混。
但其实,London Bridge可朴素了,朴素到跟它的名字简直有点不搭……(如上图)


绿色的青苔能看出每日潮涨潮落的痕迹,能有7米的差距呢!
旁边那些铁皮集装箱都是装因涨落潮而飘到岸边的垃圾。泰晤士河上每天都有非常多的垃圾产生。

论桥的数量,伦敦没法跟阿姆斯特丹、威尼斯、汉堡相比,但一座座风格各异的桥架在泰晤士河上,也是非常美的风景。

这个是Tate Modern(泰特现代博物馆),伦敦乃至英国、世界上分量很重的艺术画廊和博物馆。烟囱一样的建筑曾是tower station。

毗邻TATE Modern的是OXO大楼,也是伦敦的现代与创新产业、艺术画廊的聚集地。讲解员很盛赞顶楼的Harvey Nicholes餐厅。

河岸边的青铜狮子,能看出每日水位升降的落差痕迹。
听讲解员说,河上盛传两句话:如果狮子开始喝水,说明伦敦已经快要沉没了;如果狮子头已经没过,说明伦敦已经被彻底淹没了。


Somerset House(萨默塞特宫),也是伦敦的文化艺术集中地之一,伦敦的时装周就总在这里举办。
(相关阅读:《伦敦时装周场外的时尚达人们》)

滑铁卢桥。挺讲解员说,二战时,男人都上战场了,所以这座桥基本是由当时的女性们建造的,又叫Lady's Bridge,有自我清洁的功能(Self-cleaning)。

旁边那个像针一样的石碑,就是埃及艳后方尖碑(Cleopatra's Needle)。这座纪念碑是西元前1450年的古埃及文物。由埃及政府在1819年送给了英国。不过,名字与埃及艳后没什么特殊联系啦。听说纽约也有一个。


于是,返程……

西欧第一高的“The Shard”大楼。下面这个圆拱形的长廊,是个休闲、购物、餐饮于一体的Hay’s Galeria。
(相关阅读:《跟着文洛克游伦敦(三):浪漫的泰晤士河岸篇》)

在船上照的最后一张照片。冬天的两个半小时,就能从明晃晃的白天一下子变成华灯初上的夜晚。
冬天的太阳薄是薄了点,温度冷也确实冷,但,冬日总有冬日的味道。比如,在一次的环游中,就把塔桥的昼夜风景看全,多好。
附加几张下船后的照片:




以及上周末走在市区时拍的:


P.S.

那天在塔桥上走时,忽然远观到一只黄色小鸭子游在河面上,还觉得好奇怪。

而且,塔桥专门升桥让它通过……最后才知道,原来是某博彩公司想出的宣传手段,算是严冬时节给大家的一点小幽默吧~

相关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