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初九踏雪赶庙会
标签:
春节龙年庙会杂谈 |
分类: 祖国与家乡 |
虽然时过初七,春节也算告一段落,但还有初九的庙会,还有十五的元宵灯会,所以整半个正月都有很多喜庆的事可供热闹。家乡烟台今年的庙会依然是从初五到初十,而初九这天也是习俗上正式的赶庙会日。孤陋寡闻的我本以为这是全国上下的传统,但随意搜索了一下却发现各地的新闻很少。看来各地的风俗确实有不小差异。
虽然这可能是家乡的风俗,但回想了下自己的经历,发现从小到大似乎没有类似的记忆。以前总对这些习俗会漠视,会觉得麻烦和无聊。离家几年,却越发喜欢上了丰富多彩又充满魅力的祖国传统和文化。这次回家过年,自然不能错过庙会。没想到亲历一番后发现它确实喜庆又热闹。不仅尝了很多久违的小吃,再次领略了民间手工家们手艺,还看了点表演与众同乐。加之初九这天还很应景地飘着雪花,寒冬中的年味更浓。拍了不少照片,逛得很开心。
于是,今次就来贴贴照片,也记一记这两天逛的庙会吧。
表演舞台前的广场上围了很多人。
红灯笼连成了串,不宽的路两旁是各式摊位。照片右边这里在卖山东特产周村煎饼。
万年香炉。虽然我不懂道历的计算方式,不辨究竟。

戏台上有京剧段子。
海阳大秧歌。回来搜了一下才知道这是山东的三大秧歌之一,怪不得舞步和架势都很够味~
今天最高气温都是零下一度。而秧歌队的成员都是50岁以上,最高年龄都达到了70多。在这么冷得飘着雪的冬天穿着不多的表演服,还扭得精彩生动,真是不容易~
走进一间小庙,看到里面有个戏台。几个七旬老人在这里表演拉洋片、皮影戏这些民间绝活。我看时,他们正在用烟台话“唱”那些街知巷闻的吆喝声。诸如磨菜刀、磨剪子,回收旧家电等等……都是些属于老一辈人的共同回忆,而像我这一代年轻人熟知的就那么几个。虽然已经有好多好多年没在街上听到这样绘声绘色很有腔调的吆喝声了,但听到这些老艺术家们一唱,感到分外亲切。
拉洋片也好,皮影、布袋戏也好,或者这些有着地方特色的记忆也好……年轻人们对它们越来越不熟悉,似乎也都没有太多兴趣去学。而若这些民间绝活会随着年月更迭慢慢失传的话,又实在让人觉得很心痛和惋惜。


吹糖。
只见一小团糖被这位大叔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吹出了活灵活现的小造型,实在很神奇。
只见一小团糖被这位大叔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吹出了活灵活现的小造型,实在很神奇。
跟吹糖有一拼的还有捏面人。
回看自己的手,嫩一点,小一点,看上去也不笨,小时候弹过琴,偶尔还喜欢搞点小手工。但这位大叔用点彩色的面捏一捏就出来一个生动的孙猴子,真是让人自叹不如这份灵巧。
回看自己的手,嫩一点,小一点,看上去也不笨,小时候弹过琴,偶尔还喜欢搞点小手工。但这位大叔用点彩色的面捏一捏就出来一个生动的孙猴子,真是让人自叹不如这份灵巧。
当然,更灵的还有糖画儿。
我的眼睛都还没跟得上这位大叔手腕的移动速度,就看到这么一条龙在几十秒间跃然而现。
实在让人忍不住惊叹他的卓绝手艺。
我的眼睛都还没跟得上这位大叔手腕的移动速度,就看到这么一条龙在几十秒间跃然而现。
实在让人忍不住惊叹他的卓绝手艺。

这些是用树叶剪编的蚂蚱啦蝴蝶啦这些昆虫。逛庙会时见到很多人都提着一两个,而小朋友们尤其喜欢这些小玩意。
这个手艺小摊位从来人气很旺,不一会一圈人就围了过来。这个姑娘一抬头见到我在拍她,羞涩地笑了。
她和她的搭档编的小鸟。这些东西虽然材料简单,但手艺卓越,着实称得上一项绝活。
正中这个是枣树的根雕。听摊主说多少年也长不出一个这样的根,所以很珍贵。
栩栩如生的小鹿根雕。
米上刻字。左下的照片中,心里写着“萤火”。旁边一姑娘想要求重刻一个而问起这样刻字麻烦么?小伙子说不麻烦,很快。但我看着他不知用多少倍的放大镜在那一点点的写,而周围空气又这么冰冷,真是难为他了。
别看大汉他体格壮,捏起花来很灵巧~亲眼看着这些民间手工艺人们现场制作时,就越发惊叹他们的卓越手艺,实在太了不起了!
而冒着严寒僵坐在这里几个小时,再加上几天,真是太辛苦了……
这位叔叔提着象征“福余年年”的福鱼。
这位大叔没在招揽顾客,反倒忙里偷闲地以45度角望天。
真是让人觉得他卖的不是孔雀毛,是寂寞。哈哈~
真是让人觉得他卖的不是孔雀毛,是寂寞。哈哈~


真是时代进步了。“伟大领袖”和“封建迷信”也能同台。
今年是龙年,一个卖手工制品的小摊上也在卖龙角发卡。看这摊位小哥就在卖萌地戴了起来。也有小姑娘买了小兔子耳朵,不过更多的女孩子都在做小龙女。逛庙会,有看的,有玩的,有买的,当然也要有吃的。
这两天我就是空着肚子来,吃上一路,然后腆着肚子回家的。
庙会上,各式小吃摊不少,而烧烤摊更多。
但这个摊位最有趣,是个可爱的小孩子在一本正经有模有样地叫卖。
烤面筋、烤鱿鱼、烤鹌鹑蛋、烤肠……各种烤来烤去。
但不太好的一点是大家还是会随地丢弃木棍。我走在小吃这条路上时经常感觉自己不是走在石板路,而是踩在一堆木棍上。
而这位阿姨就在往来的人流中不断地清扫着路面。
烤面筋、烤鱿鱼、烤鹌鹑蛋、烤肠……各种烤来烤去。
但不太好的一点是大家还是会随地丢弃木棍。我走在小吃这条路上时经常感觉自己不是走在石板路,而是踩在一堆木棍上。
而这位阿姨就在往来的人流中不断地清扫着路面。久违的棉花糖,只是跑到了庙会上就都涨了价。
榴莲酥、烤肠、沂蒙地区的煎饼果子(最爱!)、臭豆腐、烟台小吃焖子(最最爱!)、烤肉串……当然没出镜的还有炸汤圆啦烤面筋啦烤鱿鱼啦肉夹馍啦糯米糕啦等等……就这么吃上一路真是让人满足。虽然价格总要比平时贵很多……当小孩子真幸福。
一手拿着玩具,一边看着风景逛庙会,还不用自己走路。不是被妈妈抱着……
一手拿着玩具,一边看着风景逛庙会,还不用自己走路。不是被妈妈抱着……
就是骑在爸爸头上……
想玩的话,可以坐在小马驹上,还有爸爸给你拍照~
无聊了,累了,玩够了,就不管不顾地躲在妈妈的怀里睡上一觉。
初九这天还下了不小的雪。虽然逛起庙会来有点冷,但风景确是很好的:


松针间的莹白雪花。
处处都有红得喜庆、红得吉祥的灯笼们,映着雪花又格外美。年幼时,印象中会给庙会盖上“不潮”,“很无聊”的戳。但真正去好好地体味了一番,又被它的传统魅力折服。所以初八那天去了一次后觉得完全没过瘾,又在初九这天跑去再仔细地逛了遍。
都说现在年味越来越淡,越过越没劲,但有的时候也是因为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进去,去好好地体会、感受,并发现一直以来自己忽略了的感动而已吧……
不管怎样,都要在这里再祝大家有个美满又快乐的新春~!

前一篇:【春节】龙年新春简记与随手拍
后一篇:【航拍】时光旅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