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儿童的性别意识--男女有别,别让孩子角色错位

(2016-11-21 16:54:10)
每个人幼年时期的角色扮演有时候对成年后的性取向有着较大影响,因为漂亮可爱经常被打扮成成女孩子的男孩,会造成自身性别认同的混乱,出现同性恋倾向。请不要再这么做了。

孩子的性别意识是慢慢形成的,幼儿对性别不具备分辨能力,家长的行为或态度会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短期内问题不大,经常性这么做,会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和性格形成,包括自我性别意识的定位。

从幼年到童年、青少年,这种性别意识的混乱延续下去,慢慢地孩子的性格就会产生扭曲,影响到孩子的心理发育,包括性心理发育,严重的就可能出现一些问题,包括在选择异性朋友交往时,他就可能选择同性朋友。因为他不认同自己原本的性别身份。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好玩也好,情感寄托也罢,在孩子小时候把他性别颠倒了来打扮问题还不大,但要有度,尤其在孩子性别意识开始萌芽并逐渐形成的几个关键阶段,家长应当帮孩子树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要人为地混淆和干扰孩子的性别认识。


性别意识形成并最终确定有三个关键时期:幼年、童年和青少年。


 

幼儿一般要到两岁左右意识到不同的性别,他们开始观察爸爸、妈妈,从中获得与性别相关的典型特征,如兴趣爱好、行为方式等,并非常愿意模仿与自我形象相一致的特征。通过这样的观察和模仿,幼儿一点一滴地积累了“经验”,性别意识以及与性别相关的基本特征也在孩子的心中逐渐清晰起来。


三岁左右是性别意识萌芽的阶段,小学一二年级,七八岁时就更明确,最明显的是初中阶段,孩子就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性别观念。


父母要引导孩子识别、乐于接受自己的性别,并建立正确的性别观念。不只是衣着上,在日常的交流当中,对孩子行为方式的要求上,都贯穿着这种传输。

比如给女孩子穿花色裙子,玩娃娃,亲吻女儿(意味着保护和爱),家长会要求她文静些,温柔些,女孩学习平和柔美的舞蹈和体操; 给素色衣裤,玩车玩枪玩机器人,拥抱儿子(意味着肯定和责任),要求男孩子刚强,果敢坚毅,参与需要意志力和毅力的挑战性运动通过这些对孩子自身生理性别认同上的方式方法,对孩童的性别意识进行有意识的培养。

在很多文化中,男孩都承担着比女孩更大的性别角色压力。相比较于男孩,女孩往往更容易获得一个“更异性化”的玩具,也更有可能保持对异性游戏、活动的兴趣。这种压力的不平等往往会持续到青春期。人们对“假小子”比对“娘娘腔”更宽容,实际上反映了男性角色在社会中更高的地位。

父母也可以告诉孩子,男生女生都可以细心体贴、勇敢坚强,有助于孩子尊重异性,消除性别歧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