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个孩子,栽棵树,写本书(原创散文)
(2011-11-08 15:55:29)
标签:
左拉德都生命宋体《列子》杂谈 |
分类: 生活感悟 |
怎样实现我们生命的价值,体现人生的意义呢?我觉得法国作家埃米尔·左拉说得极其精妙而在理,他说:“所谓丰盛生命便是养个孩子,栽棵树,写本书。”“养个孩子”来给自己传宗接代既符合人之本性也符合传统道德。古人曾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当然我们绝不能简单地把“养个孩子”作为我们传统的为了尽“孝道”来理解。我认为“养个孩子”也是对国家与民族的一种贡献。人类需要繁衍生息;社会需要继往开来;民族需要繁荣昌盛。人既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的人都应当肩负起承前启后的传承重任。人类的一切先进思想、优秀文化和璀璨文明都只有通过世世代代的星火相传才能得到积累、沉淀与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养个孩子”也是一种传承人类思想、文化和文明的伟大壮举。所以我把左拉的“养个孩子”理解为一种文明的传承。
我认为左拉的“栽棵树”其寓意应该是要求人们“造福子孙后代”,为后人留下一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告诉我们:惟有前人的辛勤付出,后人才能享受福泽;“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告诉我们:无论是种树还是培人都是一项永久的事业;“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告诉我们:不管是栽树还是养德都要从根本上去下功夫。
面对自然环境的日趋恶化,我们应该静心思考:怎样才能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呢?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保护环境、防止污染,因为子孙后代还需要清新的空气;我们要保护动植物和生物的多样性,因为子孙后代还需要食物来填饱肚子;我们要保护森林和植被,因为子孙后代还需要观赏青山绿水;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因为子孙后代还需要饮用纯净的水;我们要节约能源,因为子孙后代还需要出行发展…… 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和谐相处呢?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开发新能源,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合理地开发能源成为我们势在必行的时代主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等口号我们的耳朵几乎都听出了老茧。但是,“怎样的教育才能造福子孙后代?”“怎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等一系列问题却绝少有人去思考过,研究过,探讨过。有人说,只有在生活中求得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有人说,回归心灵深处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也有人说,惟有实用性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却只知道当下的教育绝非是真正的教育,也不是造福子孙后代的教育,因为我认为真正的教育和造福子孙后代的教育至少应该是尊重生命、倡导民主、开发思维、启迪智慧、鼓励创造的。
再说“写本书”。依我之见,左拉的“写本书”并非是人们常说的“著书立说”,而应该是记载自己的生活,积攒自己的思想,沉淀自己的生命。假如我们用文字把自己一生所经历过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记录下来,那么这就是对自己曾经活过作出一个最好的佐证;假如我们用文字把自己每时每刻所思考过的问题都记录下来,那么这就是给自己的成长交出一份最好的答卷。
诚如康德所说:“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也如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一书里所写:“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使(自己的)生命获得了意义。”
即便我们的生命极其的短暂,匆忙前行的人们是否应该停下脚步静心思考一下我们生命的价值与人生的意义呢?
2011年11月8日顿笔
前一篇:阳刚男人哪里找(原创散文)
后一篇:欲达人生几重天(原创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