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阿薇投资
阿薇投资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865
  • 关注人气:41,26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双薇:下周大盘走法及操作策略

(2011-02-19 08:43:23)
标签:

李双薇

中阳

宋体

华文

行楷

股票

李双薇:下周大盘走法及操作策略

李双薇 2011-2-19

周五两市大盘低开低走,沪指终报收中阴空头执带,有超过七成个股出现下跌,收盘点位自126日回升行情以来首度低于五日均线。

昨日,双薇反复提醒投资者朋友,前期我预判的大三浪第一子浪的最低攻击目标2939点已经达到!朋友们一定要注意规避短线回调风险,如昨日还提出“因为继本周二出现流星阴十字后,再接周四的 “吊人线”!市场短线显露出越来越多的调整迹象!!同时建议投资者完全可以在中线看多后市不变的情况下,短线保持谨慎,对前期获利丰厚品种适当了结。”的观点,什么是“吊人线”?大家应该知道些吧!呵呵……我这些前瞻性的研究无论中期还是短期,都逐一被市场所印证。希望对我的博友们有些帮助,也不枉我写这么多文章!!

同样,我的博友们应该有看过我上周六对本周的预测,准不准大家都心理有数。我并不是想炫耀,只是这些K线的解读对大家炒股相当有用,大家要注意我反复提示大家的风险及机遇啊!!

回顾一下本周行情,整体来看,从周K线就可以看出市场总体呈现出冲高震荡走势,其中前半周强势上行,后半周震荡回落,与我上周六文章判断是完全一致。下周虽然回落,但总体市场依然延续节后活跃状态。盘面表现来看,各板块间轮动效应还算可以,呈现权重股搭台而各类题材股绩优股轮番表现的盛况,赚钱效应明显放大,同时成交量也有序放大。这其中既有估值的修复也有产业政策刺激行业的精彩表现。最后,本周周K线报收带量中阳,成交量能较上周明显大增。

其实近期市场的走强,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首先,是宏观经济数据由于统计局调整统计比重,使得CPI明显低于市场预期只有4.9%,这直接减轻了市场对于政策面短期再度收紧的预期,在通胀预期有所减缓下,场外资金也逐步的进场。

第二,由于节前市场连续的下跌,多数个股的跌幅都超过20%的范畴,市场至少存在超跌反弹,因此从市场角度来看内在也蕴含着反弹的动力,大趋势向好情况下,一些成长性明确受政策扶持的行业板块出现一定的成长优势,涨幅较大。

再有,资金方面有所好转,节后资金面状况较节前相对宽容,也为此轮反弹提供了相应的弹药支持,从本周的成交量能情况来看就是最直接的反应,场外资金有逐步进场迹象。加之年报推动、政策面产业政策的相继出台,为本周市场提供相应炒作阵地。往往春季有行情也就是这个原因。这种赚钱效应还将继续维持一段时间,预计整个一季度都会有不错的赚钱机会。

好了,我们再来估计一下下周盘面的可能走势吧!

经过连续的强势反弹后,本周后半周市场出现一定程度回落,这其中既有短线获利资金的套利,也有市场本身经过连续反弹后的震荡需求,属于正常,我昨天文章题目之所以叫做:《目前市场“最”缺少什么?》,就是提示大家要注意短线调整,调整是好事。就周四、五这么调整一下,当然是还不够的。

我们从目前K线来看,大三浪第一子浪已经完成,按理应该进入调整后再进入第二子浪。同时完成小型“头肩底”的构造。

按目前走势来看,市场才调整两天,预计还需要5天左右的调整时间,最理想的走势应该是回抽到60日线2828点左右之后企稳反弹进入第二上升子浪。当然这个5天的调整里肯定不可能一直下跌,会有下跌中继星的出现,例如10日线就有一定的支撑力度,如果能撑住最好。我个人认为,整个一周的周K线最好是收出十字星,即下周初一直调整,直到周四或周五收出现企稳意义的中级阳线。

虽然说短线需要调整,但是我们知道由于此轮反弹行情的量能级别已经打好基础,只要政策面相对平静,指数调整的空间和幅度预计较为有限,或许10日线上都能得到支撑。因此我们下周可以先关注10日线2860点的支撑力度。如果不能企稳,那就得到60日线了。

调整归调整,但这波行情早已打开赚钱效应,在指数不出现大幅波动的前提下,个股炒作依然会如火如荼,只是在操作层面需注意板块热点轮动的过程,本周市场板块轮动特征明显,各板块轮番启动,对于中小盘个股,双薇则认为:前期跌势较深,回调压力极小,逢低布局是近期的正确策略。而价值型投资人不如利用指数调整低吸潜力品种潜伏其中,等待更多的中线收获。

总体来看,央行再度提高准备金率,下周市场呈现回调震荡整固的概率较大,而个股炒作仍将进行时。同时坚持昨天的观点:市场要想涨得更高,就必要主动选择回调蓄势上攻动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冲过3000点及更高目标。

 

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