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辞职回家,一方面跟工作有关,另一方面还真跟婚姻大事相关,村里的好几个兄弟结婚了,为了捧场在家玩了10几天的时间,看他们一对对成家了,玩的开心的同时心里倍感压力,什么时候自己才能赚到钱结婚呢?
婚姻大事不谈儿戏,当前看着兄弟夫妻情投意合,娶得老婆都是外地的,虽然都是自愿的,村里都说还是本地的好,空余时间也认真思索了一番,感觉娶外地老婆/嫁外地老公真有三个不好的地方:
其一:沟通出现障碍
现在大多数农村的老一辈很多文化水平有限,只会简单的普通话,甚至很多没读过书,只会讲当地的方言,这样一来父母在沟通上就会出现障碍,每一句都得儿女用普通话去翻译,造成了很多麻烦与不便,甚至偶尔可能会“阴差阳错,”只从别人的交谈表情去猜想他们所表达的意思,会认为他们在说自己的不是,心里难免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猜想。幸亏我们那边的客家话跟普通话很相近,兄弟两的老婆现在大多数都能听懂,还会讲一些比较基本的。
其二:距离相差太远
虽说距离产生美,但如果两家相距太远,就会在以后出现很多问题,女方回一次娘家要个好几千、要个好几天,对于农村一般的家庭是很难承受的;像现在的农村青年,工资其实不高,回去一次需要一定的费用,这就迫使很多嫁到异地的女孩几年不回娘家,真正做到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淡化了亲情,不是因为女孩不孝顺,而是因为现实太残酷!
其三:婚姻存在隐患
没有十全十美的婚姻,在夫妻生活中难免会出现小摩擦,关键在于夫妻双方的交流沟通。但不是每个人都是善解人意的,沟通或许不能解决问题,特别是在脾气方面不好的人,女孩可能动不动就走人,这样千里迢迢一去不复返又有何奇怪?
距离太远需要花费的费用和麻烦就多,老婆走了需要奔波寻找劝回,一次可能能接受,两次、三次……慢慢的可能自己也会失去信心;另外,老婆的娘家不知道夫妻的状况,可能会认为女儿嫁到远方受欺负了,于是“添油加醋”:女儿,快回来吧!处不好就分开!
如果是在本地,不管是风俗、语言还是两家的距离,都要相近很多,不管是夫妻相处还是女孩适应环境都要相对好一些,另外在夫妻产生矛盾后,在解决上也会简单得多。还是那句话:“肥水不流外人田,”本地女孩嫁本地吧!
婚姻最重要的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倘若夫妻情感深厚,彼此能够互相理解与支持,我想语言的不同、距离的长短都是浮云!
最后祝福兄弟能够和结婚的女孩天长地久、幸福美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