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寺里方丈现在还有佛吗?答:有。问:什么样的人是佛?答:一、说话不急不慢;二、吃饭不咸不淡;三、遇事不怒不怨;四、待人不分贵贱;五、得失很少分辨。问:就这么简单?答:就这么简单。问:那不都成佛了?答:我至今还很少见。。。

看着一包一包被老中医搭配好了的药袋,你说要砂锅煎药,然后会给站在你身边的我翻看着你认识的说道说道,说这是吴茱萸,生姜,半夏,神曲,党参,枣,苍术,你说你的,我却只管看着你喃喃自语说,怎么没有当归做药引,你忽然拥我入怀久久不语。这临水而筑的黛瓦白墙,从何时开始,成了我梦里回不去的原乡。。。
朋友喜欢去海边垂钓,这几日不知是风顺还是运好,一次就能钓上来10多斤的海富,花赞,都是鱼肉很多,口也蛮鲜的那种,他媳妇说给兰姐送些去,咱们家冰箱都满了,喜吃鱼,但还是当日给父亲拎了去,说这是朋友自己在海边得得瑟瑟冻的和啥似的钓上来的,好口,和阿姨做炖鱼后,把吃不完的用绳拴着,晾半干后放炉子上烘着,然后做几个玉米面的片片或是参合着白面蒸了发糕来吃,父亲说蛮好蛮好,再去时父亲是做了小鸡炖蘑菇和油炸鲅鱼,还有几条海富的,边吃边问说为什么不放炉子上烤着吃啊,父亲说本来也是洗好了挂在院子的绳子上的,可等你阿姨出去看时,邻居家的狗儿从没关严实的门缝塞进来,猫儿也从墙上翻过来,看着照实是够不着,也不甘心,就踩了西红柿的藤子跳了来抢,不想把西红柿的藤子踩断了,猫儿自己也摔了个跟头,你阿姨说赶紧拿下来吧,都惦记着呢。。。
很多时候我们不也是和这狗儿,猫儿一样,因为贪恋一些红尘浮华让自己过的颠沛流离么,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哪怕过到无人问津的地步,亦不觉孤独。

不是要到天涯才能看到最美的风景,不是要到海角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在心中点一盏灯,内心住着慈悲,会发现每一个际遇都是最美的礼物。心,本该柔软,纯净!内心住着智慧,宁静了喧嚣,沉静了浮躁。心,本该舒展,安然!
恩师和师母是在感恩节后回的台湾的,因为俗事缠身没多去看顾,看我一脸迷惘中的心烦意燥,师母并没再来开导,而是指指窗外淅沥着的雨说,如果有一个瞎子,和你同在雨中行,依你的性子,定会把手里的雨伞借了出去,可是最后瞎子却不肯还了你的伞,他说这伞有珠帘,伞柄也丝绸如缎,说的样样都对茬口,然后说这伞本就是他的,料想你也不会和他生了多大的气,不就是一把伞么,你定会这样想,你还会想这把伞在这瞎子手里定比你拿着要有用的多,所以你许就这样给了他,生活中不也是这样的么,你拥有的好多可能别人一辈子都无法得到的,比如这份率真,比如这份坦当,那为什么还会纠结于繁琐之间呢?
其实师母本不是慈眉善目之人,可她和我说这话时,细细长长的眉毛上却溢彩流光。。。

如果可以,给我一亩独处之地,哪怕只与鸟儿为伴,独坐在落叶如蝶中,不去管,那南飞燕子,何日才可以返家。不去问,那一叶小舟,又会放逐到哪里的天涯。不去想,那些走过的岁月,到底多少是真,多少是假。如果可以,我只想做一株遗世的株兰,守着寂寞的年华,在老去的渡口,和某个归人,一起静看日落烟霞。。。
自知性癖难谐巧,且喜身闲不属人。
只因为你,我放下屠刀时,不为成佛。更何况自己悟不透的红尘,也是我今生逃不出的一个劫。一份牵挂,不藏于袖口之内,也不隐于步履之下,却在方寸之间如同十面埋伏。从迷到悟有多远,一念之间。从你到我有多远,善解之间。从心到心有多远,天地之间。当记忆飘落尘埃,就让我微笑着以退身的姿势离开就好。。。
依旧喜欢看闲书,喜欢听野史,也喜欢目迷五色,喜欢自己一眼看上去就认得的物件,那是久未谋面后的窃喜,也喜欢听你讲着我的困惑,你说的可能只为开导,我听的却句句入心,你说唐诗宋词不是我想像的那么难,我也不走进,因为这里面的悱恻缠绵岂是一部《西厢记》所能概括的了的,亦如唐婉的“欲笺心事,独语斜阑。”又何言相濡以沫,更无法舍舟蹬岸。。。
短策暂辞奔竞场
同来此地祈清凉
若能杯水如名淡
应信村茶比酒香
远山在退,海岸在远。遥遥中盘结着那份素朴不雕的淡泊超然,与采菊东篱的五柳先生相仿。。。
寒灯新茗月同煎。浅瓯吹雪试新茶。人也在渐渐的静着,一切都缓缓如静流水深的淡着,所有的过往也都如涓流入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