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烽周易文化传播
秦烽周易文化传播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692
  • 关注人气:21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命理中的师徒缘分

(2014-10-04 10:45:56)
标签:

命理

四柱八字

算命

五行

阴阳

分类: 秦烽易学文集

                                                         秦烽\

师父师父,明师如父。明师出高徒,师出有名。少学儒、中学道、老学佛,人生之路对于好学之人实乃学无止境,阅人无数也比不上明师指路。人生,得一明师少走多少歧路。明朝的俞良臣,初为员外家放牛郎,每日在一私塾窗下听课,老师看其聪慧过人,允其堂内听课数载,成年后又招其入赘辅其成家、、、!师恩深如海,大恩不言谢。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我相信人生能够逢此厚恩定是在前世结下宿命因果的善缘。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也有这样一些人,在一些偶然的际遇里遇上一位老师或师傅传你一些艺能,然后无私的教化你直至成才独立。这些东西也许就是你以后成功的基石,或者至少保你一生衣食无忧。

凡夫生于红尘聚众群居不能不食人间烟火,本体的生存立命是第一首要。猫有猫道、狗有狗道、、、人活着总得探索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曾经的时代城里人追求的是铁饭碗接班父辈的职务和工作。农村人要想有出路,似乎只有苦读这圣贤之书,读书不进就指着习艺谋个饭碗,老人们常讲:家有良田万顷不如薄艺在身。习艺的孩子们,有些果真误打误撞找到了一门营生路子,有些人最终半途而废或学不得用。不过是个吃饭的手艺,是不是也要看是不是那块料?或者没那个命,再好的泥也扶不上墙?

命理是指导人生的,自然能够窥之人生万象。那么,八字中能够得遇明师或者能够堪为人师有何信息之象体现?近期无意中将理法的思路悟出,说出来也简单,都是些五行和十神信息之象的延伸而已。

笔者认为:从社会属性外在的十神方面讲,印为已成才的大人,食伤为成长中的小孩,大人带小孩、伤官配印组合即是。从本质属性内在的阴阳方面讲,老师带学生也是大人调教打造小孩,凶神有制组合。从五行方面讲,水火为两大帝王星是已经成才要做事的物种,只要发力必定是做老大的,手下要么聚权要么聚人、、、、、、但是水火物种不一,即使做同样的事情个人出发点和目的定然不同。拜师学艺、学艺为师,有些人短期学艺后终生为人师;有些人学而无尽一生随师。一个人是天生为人师以此为主还是拜人为师出师后操作为主为师为辅甚至一生不为人师?这些在八字中有何显示?是否也有天命的成分?

我是一个在学术方面苛求完美的人,喜欢把论点理据做到精炼简化让后学随学即用、即用即灵。平心而论,以上论点仍觉粗犷和不够精细。后学若有合适命例可在此留言跟帖或提供给我们作以研究。易学界和网上的大师就暂时不要提供了,民间杂艺众多,比如裁缝、木工、瓦工、中医、修理、、、、、、提供命例时最好详细注明学艺的流年时间,这门手艺是否能够让命主得益甚至终身从业,从艺后是以操作为主还是以后也为师授徒?或者二者都有以何为主。命例征集中,论点理据整理明晰后答案择时公布。

 

 

更多精美博文请点击:

 新书推荐/我的新书《造化元真》出版了
 关于命理点评的相关事项
 我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吗? 
 
婚姻,百分之百命中注定? 
 
改善命运的原理与唯一的方法 
 
放生感应文章二篇
 109颗念珠 
 
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最“脏”,阴气最重的地方 ;提倡素食 
 
从佛法的角度看网络游戏 
 
一个美艳女子的三生三世 
 
仓央嘉措诗集 
 
献给所有喜欢旅行的朋友——行至水尽 
 
海獭的母爱---真实故事,一位出家僧人亲自口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更多文章:

新书推荐/我的新书《造化元真》出版了

道与阴阳                           

命学告诉我们什么?              

老阴的谋略                         

聊聊我初识法术时的陈年旧事         

他何时走出破财困顿的日子?          

与易学修行有缘之人命理有何标志?   

浅谈命理中的十神及驾驭             

通过算命结识了黑道朋友             

他何时重获自由                     

八字形气运用及流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