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毒月”的来由《印光 大师
.挽救劫运篇.诫欲戒淫.保身节欲》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其中,五月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以及二五、二六、二七,此九天为
“天地交泰九毒日”;“十四”为天地交泰日,一共十天。这十天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否则严重伤身损气耗精元。农历五月,是最要注意的一个月份。能不同房,对身心都有极大的好处。所以古代有习俗,五月让妇女回娘家住一个月。其中的九毒日更要慎重。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
农历五月,大家慎重注意五月的九毒日。(佛教日历上皆能查到)
禁忌:该期间内,务必端容肃己,严禁杀生,行淫!(注意:正淫也要克制,邪淫更不能有)。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夏小正》中记:“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大戴礼》中记,“五月五日畜兰为沐浴”以浴驱邪认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传说也很多。《史记·孟尝君列传》记历史上有名的孟尝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认为“五月子者,长于户齐,将不利其父母。”《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杀父与母,不得举也。”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人的生命是由于淫欲而得,所以人的这种习气偏重。稍有禁戒不谨慎,多数导致死亡。古时的圣王,出于爱护子民的原故,就是夫妇之间的房事,在禁忌的日子,也令人敲响木铎(大铃),行走于街巷道路,希望以此警戒世人,不要误送了性命。其慈悲爱民是何等的无所不致呀!
到了后世,不但国家政府的法令不再提及,就是父母对自己的儿女,也不讲说戒淫保命的道理,致使大多数少年,因此而断送了宝贵的生命,实在太可悲了!
【2013年五毒月历】
以下是2013年农历五月份的「九毒日」及「十四」,请千万谨慎这十天,甚至是一整个月喔。
2013年九毒日——行房纵欲不宜(农历)
五月初五(阳历 6月12日):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犯者削禄夺纪,又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杨公忌。
初六(阳历 6月1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雷斋日。
初七(阳历 6月1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初毒日」)
十五(阳历 6月22日):月望,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四天王巡行。
十六(阳历 6月23日):九毒日,又天地元气造化万物之辰,犯者三年内夫妻俱亡。
十七(阳历 6月2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以上三日为「中毒日」)
廿五(阳历 7月2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月晦日。
廿六(阳历 7月3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
廿七(阳历 7月4日):九毒日,犯者夭亡奇祸不测,又斗降。
(以上三日为「末毒日」)
十四(阳历 6月21日)——四天王巡行,夜子时为天地交泰,三年内夫妇俱亡。
更多精美博文请点击:
算命请进(预测须知/服务内容/收费标准)
我有出人头地的一天吗?
他何时才能走出破财困顿的日子
婚姻,百分之百命中注定?
改善命运的原理与唯一的方法
放生感应文章二篇
109颗念珠
自杀前,我在峨眉山遇到的旷世奇缘
世间最珍贵的是什么?
最“脏”,阴气最重的地方
;提倡素食
从佛法的角度看网络游戏
一个美艳女子的三生三世
仓央嘉措诗集
献给所有喜欢旅行的朋友——行至水尽
海獭的母爱---真实故事,一位出家僧人亲自口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需八字、六爻排盘及阅读更多命理文章请登录秦烽先生官网http://www.qinfengmingli.co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