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情深情浅《神雕侠侣》思想倾向辨析
(2015-01-09 22:12:21)
标签:
情感杨过郭襄李莫愁郭芙 |
分类: 心灵断想 |
大旨谈情:情魔疯癫恩怨起,情侠执剑走天涯
无论小说还是连续剧,《神雕侠侣》大旨谈情是毋庸置疑的。
全剧总体上以“情魔”李莫愁因情所困、为情着魔疯癫屠戮众生而起。李莫愁不听古墓派祖训和师尊教导下山私自发展儿女私情,被逐出师门,故她的爱情的成本很高。李莫愁人长的俊俏,武功极高,能力优秀,故她的心气也极高。偏偏陆展元言而无信,说娶并没有娶,却另娶了不如自己的何沅君。偏偏李莫愁重情义,入情太深,对私情“放不下”。古墓的清谈生活,不但让下山的李莫愁视第一个中意男子为终身唯一依靠,而且也使李莫愁不会处理感情的危机。一番波折后,本来温柔善良的李莫愁此由爱生恨,由一个温柔美貌的姑娘从此成了性情暴戾杀人不眨眼的女魔头。李莫愁因情产生心魔,自己也成了魔,见到“何沅君”的字眼就可能激起杀戮之心。长达十年的时间,也不能化解李莫愁心中的怨恨,因情迷乱疯癫,故是“情魔”,念念不忘、时时哀唱、终身不解“问世间情为何物”。而《神雕侠侣》的故事以此为开始。
故事以“情侠”郭襄情不知所起却一往而深、情根深种为结局。郭襄性格豪爽,不拘束,后为一代女侠,整体的一生入世而出世。郭襄钟情于杨过后,念念不忘,曾走遍天下,寻杨过不着。41岁时大彻大悟,出家为尼,开创峨眉派。期间,大胆喜欢过郭襄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回了昆仑开创了昆仑派;偷偷喜欢郭襄的张君宝开创了武当派,张三丰主导的武当派始终与峨眉派结好。而郭襄执剑走天涯携带的那把剑就是倚天剑。郭襄与李莫愁是关联着的:其一方生,其一方死。郭襄曾被李莫愁抱过,难道那时情毒已传,因其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习气,故可称“情侠”。
除了主角杨过的各种情事,神雕故事还有很多不容忽视的“情”节。王重阳之于林朝英,陆展元之于何沅君,武三通之于武三娘,尹志平之于小龙女,周伯通之于瑛姑……此外,根据情节,一灯大师可断定为“情僧”,裘千尺为“情鬼”,等等。
其实, 整体上,情花本身的设定,就是对情深刻的理解。人与物相互渲染和印证。此花结果,或酸,或甜,或苦,或无味。花上有刺,刺上有毒,称为情花毒……
杨过有过:情圣问题一箩筐,众女遭遇实堪伤
神雕侠侣多悲情。一对光鲜的神雕侠侣,背后连带的是一群失意之人,《神雕侠侣》的大团圆式结局终究是唬人的,一个华而不实的美丽尾巴而已,安慰人罢了。即便忽视即将国破家亡的郭靖一家,故事中大多数人的归宿也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好。整部神雕侠侣温馨的场面也不是很多,多的是争斗、报仇与结怨。甚至,有时有些情节还让人领略到了“人生的空幻感“。
杨过是极富魅力的。杨过长得帅,性格极富张力,成年后又有好的身手,整个是一个风流人物,很是有女人缘。除了小龙女,先后有郭芙、陆无双、程英、完颜萍、公孙绿萼、郭襄等喜欢过杨过。在性格方面,杨过最吸引人之处就是他的外向顽皮,而他的这种顽皮或轻薄可谓是害人不浅。杨过,正如他的名字,他缺少与女人相处的分寸感;同时,所有女人都喜欢听男人对她们说好听的话,而杨过亦正亦邪的性格偏偏使他极善于对女孩子说好话,偏偏他又不懂节制:偶遇陆无双,玩笑无羁,陆无双成了杨过嘴里的“媳妇儿“,而他成了陆无双嘴里的“傻蛋;帮助完完颜萍,因为完颜姑娘的眼睛神似小龙女,杨过就忘情地亲吻了完颜萍的眼睛;抵御李莫愁,杨过不但誓死保卫姑娘,还对程陆二女激情地大讲特讲大家一起死会好生快活,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说了很多的情话,很要姑娘命的;程英吹箫,意之绵绵,杨过听懂其意,更是表现出来我就是你知音的样子;初相识,郭襄过生日杨过即送三份极其大的礼物……程英等人因而”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倒也再正常不过了……
杨过很像是情圣。杨过多情而不算滥情,善于谈恋爱,又能择一而终,在乎一段情,很契合“情圣”这个褒贬交织的概念。神仙眷侣如杨过和小龙女二人,但他们却非神仙般完美。杨过断臂,小龙女失贞。只是这种残缺却更突显这二人的超脱世俗,只因在俗人之看来的残缺,却并非是他们眼中的残缺。杨过却有狂的一面,也不枉负黄蓉赐予他西狂之名,但狂傲如他,痴情亦如他,他前一刻知道姑姑的清白被尹志平所污,后一刻可以在重阳真人前与之成亲。杨过和小龙女之间的爱情的艰辛和不易的,这其中,先后超越了世俗之见,超越了时间,也超越了生死。
杨过也有意无意地“害了人”。当然,杨过杀伤的是重情的女子。感情是相互的,是需要互动的,即便杨过开始时有时有些轻佻,但没有杨过感情的后续浇灌,时间长了,知道杨过情况的现实的女子也就该淡忘了,所以说,杨过杀伤的都是重情义的女子。与其说杨过有杀伤力,不如说,杨过幸运又不幸地遇到多个极重情义的女子。这里有一生未嫁人的程英和陆无双姐妹,有用生命帮助杨过换取情花毒解药的公孙绿萼(注:杨过并没有重视,后来绝情丹也被徒劳丢弃了),也有后来大彻大悟成就事业的郭襄。这些女子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无私,是绝世好女子,始终希望杨过过得幸福。此外,这些女子自身多少是有些盲目的,但我们不能批评(扼腕)这些女子的盲目,正如我们无法批评杨过他的盲目一样(杨过对性格迥异、过于喜欢冷与静的姑姑的爱是盲目的,是难以有好的结局的);至于匹配,也不是很重要,按笔者的观察,就性格而言,与杨过最为匹配的,莫过于郭伯母黄蓉了,呵呵。
众女子与杨过无缘。要说众女子与杨过无缘所以不能在一起,那是瞎扯淡。这里不讲什么郭襄、程英等情深意重女子爱的错位或盲目,而是强调她们爱的“荒谬”,即,她们喜欢的杨过是她们永远得不到的杨过——她们爱的杨过,正是那个深爱着小龙女的杨过。杨过之所以是杨过,就是因为他对小龙女的生死不渝,而“杨大哥“重情这一点固然加码了她们对杨过的心动,但也限定了她们对杨过的主动追求(追求的结果会否定杨过的重情,更确切地说,会否定当初自己爱的理由)。而郭襄们之所以成了郭襄,是因为她们明知自己没戏,但却犹如飞蛾扑火一样。这一点就像现代有些女子喜欢对亡妻念念不忘的痴情男子,但也只能心里对之又爱又恨了。
自甘的感情外人是无法评定的。只要是自愿自甘的感情,我们甚至不必追究他们的爱的对象到底值不值得他们去爱,我们都不妨报以开放的态度视之,把自己的意见视为意见,不上升为“真理“,不阻拦他人的或肯定或否定。几个好姑娘多少因杨过终身未嫁甚至死去,笔者有时也大感不值,但也仅此而已,只嗟叹人生际遇,但不否定其行为。毕竟,终身未嫁,也并不能代表什么,生命的价值,并不在于长短,或你拥有什么,而在于你关怀什么。某种程度上,这些女子未尝说不是幸运。君不知,不知有多少人可不管什么”误终身“,不知有多么地希望自己能在有生之年遇到生命里的”杨过“呢;多少人,一生也没有得到爱情滋润过一次或别人对自己好过一次。笔者不认为爱情有多么的伟大,但也认为爱情很可贵。因为爱情是升华过的东西,与永恒有所关联,而任何与永恒关联的东西,不管关联多少,价值就难以计数了,这不是量的问题,而是质的问题。
浅浅深深: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只恨我生君已老,断肠崖前忆故人”是香港女作家林燕妮为郭襄做的总结。这里多的是叹息。一个灵魂叹息另一个灵魂。
真挚的爱,更是需要灵魂在场的。爱的太真,未免不会有时会失了魂。所以,在每段真心付出的感情中,总有一个人献祭了灵魂,收获了残忍——而郭襄,正是这个献祭者。
对于郭襄而言,且在最美的年纪风陵渡初遇杨过,那个大哥哥用漫天烟花为她点亮了一夜星空,不知她那时心里有多美,也不知道她记忆里的烟花有多么绚烂。痴情如郭襄者,她自己也如烟花一样美。从此大哥哥的身影终身挥之不去,似乎,再多的日日夜夜,也不过是那一年拖下的影子。她的爱情一次燃尽,寻访几十年未果,立派收徒,她给自己的徒弟起名叫:风陵。似乎,对徒儿的一声呼唤,就能时空交错,让她想到那业已远去的美好。任何男人再也无法能入她的眼,一生就是不收男徒。
郭襄是不是“误终身”还真不好说。换个角度讲,人这一生,能有这样一份曾经绚烂的爱情,哪怕它在片刻快意和欢悦之后就转瞬成空,哪怕它是一场错遇,只要它能够让人刻骨铭心,只要它无悔,又何尝不是一种美妙经历?若真有杨过,误了终身又何妨?!
当然,能够得到世俗意义上的好的结果,也是重要的。能够得偿所愿的爱情或婚姻,是令人钦羡的,就没必要计较是不是能回肠荡气了。
场景聚焦:退而求其次者活,此生但愿不蹉跎
《神雕侠侣》情节传达的或引导的更多的是情之浅浅,还是情之深深,这并不好说,但我们聚焦一个场景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启示:
在陈晓版《神雕侠侣》12集剧中,有一个大场面,即一众年轻小辈合力打退李莫愁,这些青年才俊,甚至连他们自己也都不知道,他们至此在此结缘建戚。这些后生分别为:杨过、程英、陆无双、耶律齐、耶律燕、完颜萍、郭芙、大武(武敦儒)和小武(武修文)。当他们成长起来,也如我们现代人一样,他们大致分化成了两种类型的人:一者是更现实些,对感情可以退而求其次;一者是更痴情些,对爱情从一而终,痴心不改。而程英和陆无双姐妹就是后者。有意思的是,可以退而求其次的俊彦日后都在世俗意义上取得了不错的“成功”。其经历大体如下:
耶律齐:出身显赫,后为周伯通之徒。父亲宰相耶律楚材被蒙古朝廷处死后,与妹子逃离蒙古来到宋境投靠郭靖、黄蓉等。后来成为丐帮帮主,协助郭靖镇守襄阳。初对完颜萍有些情意,后娶了对之青眼有加且有大背景的郭芙。至于为何娶郭芙为妻,原因比较复杂,但是,耶律齐自己要报家仇,郭靖黄蓉还能依靠得上,应该是其重要原因之一。
耶律燕:耶律齐的妹妹,豪爽和气,初对杨过有些许情意,但交集不多,后嫁给武敦儒,生有一子一女。
完颜萍:原为金朝贵族,疑似为完颜康(杨康)的后辈。杨过助其化解与耶律家族的仇怨。盈盈眼波与小龙女极为相似,杨过亲吻过其眼睛。初对杨过和耶律齐有情意,最终成为武修文的妻子。与武修文育有两子两女。
郭芙:刁蛮任性,为神雕剧情主要推动者。初对杨过有情意(没来由地对杨过有情感上的巨大波动),喜欢杨过而自己竟不自知,多年之后才自悟到。并没有看上苦苦追求的大武小武兄弟。后嫁与耶律齐,为帮主夫人。
武敦儒:一灯大师四大弟子“渔樵耕读”之一耕夫武三通和武三娘的大儿子,后来被郭靖收为徒弟。追求郭芙不成,后娶妻子耶律燕,一起生儿育女。
武修文:武敦儒的弟弟,拜郭靖为师。初喜欢郭芙,后娶美女完颜萍为妻。
总而言之,这批围攻过情魔李莫愁的年轻俊彦,所有的女子都或深或浅地喜欢过杨过,但又有所不同:有的更现实些,如耶律燕、完颜萍和郭芙,初恋也只是初恋,不得,可以退而求其次,嫁与同样可以比较现实的除杨过以外的男性俊彦(不是一样人不进一家门);有的更不现实些,唯有自己孤独终老了。
最后还有三点需要补充说明:首先,可以明确一点,孤独终老并不等于蹉跎人生,人生的内容是丰富的,爱情也只是人生内容的一部分;其次,情深情浅都是自己的选择,当然也应该和外部情势相符合,不管更现实些,还是更执着些,都应不蹉跎人生,而且,既在别人眼中或者说在世俗意义上不蹉跎,也在自己眼中不去蹉跎人生;我们接受《神雕侠侣》,与之互动,所以《神雕侠侣》中创作者的原有价值倾向就已经不再重要了,最重要的是在接受与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什么,甚至是想看到什么。笔者的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追究创作者的价值倾向,不若说是追究我们自己的价值倾向,或者说,我们到底想从神雕侠侣中看到什么、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