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宝宝教育 |
分类: 宝贝喂养 |
http://s15/middle/66cfe6dfg9cd61595d2ee&690
(看见小鸭子,总是很兴奋!)
最近在看一本育儿经,书上说孩子一岁左右,就能听明白大人的意思,能读懂大人的表情了。所以,妈妈们说话也要注意方式,甚至在和别人谈论孩子,或者给大夫讲述病情的时候,都要注意孩子的反应。和老公讲,专家说的有道理,可似乎也夸张了一些。可是,这两天闹的表现,让我觉得和孩子说话真的也是一门大学问了,就连个“提醒”,都要讲求艺术了!
昨天把他拉粑粑的时候,他拿着音乐盒玩。我怕他一只手拿会掉,就想说,闹,别一只手拿,会掉的。但是,话到嘴边,改成了“闹,两只手拿吧,这样可以拿的很稳哦!”,然后闹就两只小手抱着他的音乐盒,继续边玩边拉粑粑。这让我想到,之前很多次,我都会说,闹,不能那样拿,东西会掉地上的!然后,闹必然那样拿,而且会让手里的东西掉到地上!
闹也特别喜欢我的眼镜,一开始,我总是担心他把眼睛腿给我掰断,所以,我总是在他耳边不停的说,闹,别掰眼镜腿哦!千万别掰哦!结果是,每次他都想往外掰。最近两天,当他再拿我的眼镜的时候,我会绝口不提掰坏的事情了,只是看着他玩,偶尔会说,对,就这么那拿着,恩,往里,恩,小心。奇怪的是,他并不再会那么费劲的和眼镜腿斗争了,而是,顺着眼镜折叠的放心轻轻的打开又合上。
其实,很多时候,小朋友并不知道什么是“破坏”,更不会去破坏。更多的,是大人的提醒在告诉宝宝怎么去犯错误!诸如“不要碰,会烫着”,“不能摔,会摔碎”,“不要打小朋友”这样的话,我想爸爸妈妈们应该都或多或少的会说,而结果往往是事与愿违了,宝宝不仅没有住手,反而“变本加厉”了。然后,我们就责备宝宝说“越不让干越干,越来越不听话了”!其实,好奇心的天性必然会驱使宝宝们去碰,去看看“烫着”是什么,看看“摔碎”是怎么回事。虽然宝宝可以听懂话,可是,孩子现在还不能准确分辨大人的意思,会误解的以为妈妈让他这么做。
所以,作为宝贝成长路上的指引者,我们要讲究说话的方式和方法,学会如何“提醒”,给宝宝创造好的语言环境,多用“是”,“对”去鼓励孩子肯定孩子,少用“不行”、“不能”、不要”来限制、否定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