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默是生活的解药(4)|汪曾祺散文摘录

(2025-09-25 20:20:3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幽默是生活的解药(4)|汪曾祺散文摘录

汪曾祺认识一个演员,夸那个人真是个吃辣椒专家!
《四方食事》:
我认识一个演员,他一天不吃辣椒,就会便秘!我认识一个干部,他每天在机关吃午饭,什么菜也不吃,只带了一小饭盒油炸辣椒来,吃辣椒下饭。顿顿如此。此人真是个吃辣椒专家,全国各地的辣椒,都设法弄了来吃。据他的品评,认为土家族的最好。有一次他带了一饭盒来,让我尝尝,真是又辣又香。

汪曾祺高度肯定:生的鲜蚌,好吃极了!大胆吃!
《四方食事》:
“生的”,为什么就不敢吃呢?法国人、俄罗斯人,吃牡蛎,都是生吃。我在纽约南海岸吃过鲜蚌,那是绝对是生的,刚打上来的,而且什么作料都不搁,经我要求,服务员才给了一点胡椒粉。好吃么?好吃极了!

汪曾祺吃饭见闻:在本店吃河豚中毒致死,主人可以偿命!
《四方食事》:
河豚很好吃,江南谚云:“拼死吃河豚”,豁出命去,也要吃,可见其味美。据说整治得法,是不会中毒的。我的几个同学都曾约定请我上家里吃一次河豚,说是“保证不会出问题”。江阴正街上有一家饭馆,是卖河豚的。这家饭馆有一块祖传的木板,刷印保单,内容是如果在他家铺里吃河豚中毒致死,主人可以偿命。

汪曾祺吐槽:女同志看我吃手抓羊肉太香,她又不吃羊肉,她都生气了!
《吃食和文学》:
有人不吃羊肉。我们到内蒙去体验生活。有一位女同志不吃羊肉,——闻到羊肉气味都恶心,这可苦了。她只好顿顿吃开水泡饭,吃咸菜。看见我吃手抓羊肉、羊贝子(全羊)吃得那样香,直生气!

汪曾祺夸下海口,说没有他不吃的东西,但实际他不爱吃苦瓜,结果,同学请他吃苦瓜,打脸了。
《苦瓜是瓜吗?》:
我曾经吹牛,说没有我不吃的东西。他请我到一个小饭馆吃饭,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我咬咬牙,全吃了。从此,我就吃苦瓜了。

汪曾祺:我从黄永玉那里听来的八卦,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食道旧寻》:
听黄永玉说,有一次有几个朋友在一家会餐,规定每人备料去表演一个菜。王世襄来了,提了一捆葱。他做了一个菜:焖葱 。结果把所有的菜全压下去了。此事不知是否可靠。如不可靠,当由黄永玉负责!

汪曾祺:我精力跟不上了,老伴说我已经“退出烹坛”了。
《〈吃的自由〉序》:
我原来能做几个家常菜,也爱看谈饮食的书,最近两年精力不及,已经“挂铲”,由儿女下厨,我的老伴说我已经“退出烹坛”,对符先生的书实在说不出什么,只能拉拉杂杂写这么一点,算是序。

广东室友郑智绵吐槽汪曾祺,“识听呣识讲”。
《炸弹和冰糖莲子》:
我和郑智绵曾同住一个宿舍。我们的宿舍非常简陋,草顶、土堑墙;墙上开出一个一个方洞,安几根带皮的直立的木棍,便是窗户。睡的是双层木床,靠墙两边各放十张,一间宿舍可住四十人。我和郑智绵是邻居。我住三号床的下铺,他住五号床的上铺。他是广东人,他说的话我“识听呣识讲”,我们很少交谈。

汪曾祺吐槽广东室友郑智绵,警报响了也不跑,因为他要留下来煮冰糖莲子!
《炸弹和冰糖莲子》:
那二年日本飞机三天两头来轰炸,一有警报,联大同学大都“跑警报”,从新校舍北门出去,到野地里待着,各干各的事,晒太阳、整理笔记、谈恋爱……直到“解除警报”拉响,才拍拍身上的草末,悠悠闲闲地往回走。“跑警报”有时时间相当长,得一两小时。郑智绵绝对不跑警报。他干什么呢?他留下来煮冰糖莲子。

汪曾祺不太喜欢花茶,但喜欢老舍的花茶!
《寻常茶话》:
北京人爱喝花茶,以为只有花茶才算是茶(很多人把茉莉花叫作“茶叶花”)。我不太喜欢花茶,但好的花茶例外,比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

汪曾祺的儿子谈恋爱了,他了解,但不干涉,然后儿子和一个小学同学好上了。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对儿子的几次恋爱,我采取的态度是“闻而不问”,了解,但不干涉。我们相信他自己的选择,他的决定。最后,他悄悄和一个小学时期的女同学好上了,结了婚。有了一个女儿,已近七岁。

汪曾祺说,沈从文老师的作品看起来轻松自如,但其实都是苦心雕琢出来的。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他的作品看起来很轻松自如,若不经意,但都是苦心刻琢出来的。《边城》一共不到七万字,他告诉我,写了半年。他这篇小说是《国闻周报》上连载的,每期一章。小说共二十一章,21×7=147,我算了算,差不多正是半年。

沈从文老师走的时候,汪曾祺看了一眼又一眼,难受得哭了。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参加仪式的人也不戴纸制的白花,但每人发给一枝半开的月季,行礼后放在遗体边。不放哀乐,放沈先生生前喜爱的音乐,如贝多芬的《悲怆奏鸣曲》等。沈先生面色如生,很安详地躺着。我走近他身边,看着他,久久不能离开。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

汪曾祺:“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
《老舍先生》:
老舍先生是历届北京市人民代表。当人民代表就要替人民说话。以前人民代表大会的文件汇编是把代表提案都印出来的。有一年老舍先生的提案是:希望政府解决芝麻酱的供应问题。那一年北京芝麻酱缺货。老舍先生说:“北京人夏天离不开芝麻酱!”不久,北京的油盐店里有芝麻酱卖了,北京人又吃上了香喷喷的麻酱面。老舍是属于全国人民的,首先是属于北京人的。一九五四年,我调离北京市文联,以后就很少上老舍先生家里去了。听说他有时还提到我。

汪曾祺保证:“刚出屉的莜面,真香!你们一定要信我!”
《七里茶坊》:
不大一会,莜面蒸上了,屋里弥漫着白蒙蒙的蒸汽,很暖和,叫人懒洋洋的。可是热腾腾的窝窝已经端到炕上了。刚出屉的莜面,真香!用蒸莜面的水,洗了脸,我们就蘸着麦麸子做的大酱吃起来。没有油,没有醋,尤其是没有辣椒!可是你得相信我说的是真话:我一辈子很少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那是什么时候呀?——一九六〇年!

汪曾祺对同事的请假理由很震惊,竟然是“我要坐一天”
《七里茶坊》:
我发现不止一个人有这个习惯。一年到头的劳累,坐一天是很大的享受,也是他们迫切的需要。人,有时需要休息。他们不叫休息,就叫“坐一天”。他们去请假的理由,也是:“我要坐一天。”中国的农民,对于生活的要求真是太小了。

汪曾祺表示:“完全没有幽默感的文章是很烦人的。”
《西窗雨》:
最后,希望文章不要全是理论语言,得有点文学语言。要有点幽默感。完全没有幽默感的文章是很烦人的。

汪曾祺建议:青年作者趁还年轻,多背几篇古文。
《揉面——谈语言运用》:
我要劝告青年作者,趁现在还年轻,多背几篇古文,背几首诗词,熟读一些现代作家的作品。即使是看外国的翻译作品,也注意它的语言。我是从契诃夫、海明威、萨洛扬的语言中学到一些东西的。读一点戏曲、曲艺、民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