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郑板桥诗词10首
|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清代“扬州八怪”领军人物,书画家、文学家。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创作背景】
该诗是郑燮于乾隆十一、二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包括是郑燮的年伯,郑燮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该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渔家》
卖得鲜鱼二百钱,籴粮炊饭放归船。
拔来湿苇烧难着,晒在垂杨古岸边。
【译文】
将鲜鱼卖了二百文钱,换了米粮,停好了船,准备开始做饭。
可是拔来的芦苇却是湿的,很难点着,于是,只好先暂且晒在种有垂杨的古岸边。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渔民平日的生活场景,郑板桥是一位画家,使得这首诗很具有画面感,将渔民有些艰难也有些悠闲的生活呈现出来。
《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译文】
兰花生长在山岩的顶处,它的香气飘散四溢,在突出的岩石和岩缝中,美妙的花香浓郁芬芳。
不是脚下没有浮云翻滚的喧闹,只是兰花不愿去理睬它们,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来到,更不会在它们离去时去挽留。
【赏析】
诗文赞美了兰花在艰苦恶劣的环境里卓尔独立的品行,歌咏了兰花淡泊的心态,借此表白自己坚持操守、淡薄自足、追求个性自由的情怀。
《新竹》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译文】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下年又有新长出来的,会长得更高。
【创作背景】
这首题画竹诗,后面落款是:“孏石十哥弄璋之兆。板桥弟郑燮。”可知这幅画竹和这首题画诗是祝贺其兄孏石生男孩的纪念品。
《咏梧桐》
高梧百尺夜苍苍,乱扫秋星落晓霜。
如何不向西州植,倒挂绿毛幺凤皇。
【译文】
高大的梧桐树在暮色下能够扫动天上的寒星,拂落晓霜。
为何不种在扬州,从而引来凤凰栖息?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的诗。诗中以“扫落秋星”的梧桐所生非地,无凤凰来栖比喻有才之士所生非时,无所成就。从诗中可以明显看出诗人对于自己或友人不平遭遇的愤慨。
《咏芭蕉》
芭蕉叶叶为多情,一叶才舒一叶生。
自是相思抽不尽,却教风雨怨秋声。
【译文】
芭蕉叶是那样多情,一片叶子才舒展开一片叶子又生长了。
芭蕉自己相思之情舒卷不尽,倒也罢了,风雨吹芭蕉作一片秋声,更能惹动无限愁思。
【赏析】
此诗是怀人之作。诗人把自己主观的情感赋予本为无情的芭蕉,认为“一叶才舒一叶生”,将芭蕉写得缱绻多情。诗人又用外来的风雨比喻外界对于芭蕉的摧残,益发增加了芭蕉哀怨的情致。
《满江红·思家》
我梦扬州,便想到扬州梦我。第一是隋堤绿柳,不堪烟锁。潮打三更瓜步月,雨荒十里红桥火。更红鲜冷淡不成圆,樱桃颗。
何日向,江村躲;何日上,江楼卧。有诗人某某,酒人个个。花径不无新点缀,沙鸥颇有闲功课。将白头供作折腰人,将毋左。
【译文】
我思念故乡扬州,就觉得扬州也在呼唤着我。首先入梦的是隋堤上杨柳,娇嫩得经不起雨蒙雾锁。那瓜步山下,夜半江潮拍打着岸边;似乎也拍打着倒映在江中的月亮。细雨洒满十里扬州路,灯光耀然醒目,映衬着如虹跨涧的红桥胜似火。更有那尚待成熟的樱桃晶莹红润,都无不令人魂系梦牵。
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故乡扬州,以归隐江村,频卧江楼?与诗朋吟和,同酒友对酌。在自家花园里时时点缀新鲜花草。如同沙鸥一样能自由自在生活。白头老人还为五斗米去屈身弯腰?岂不违背了自己的志趣!
【赏析】
此词抒写了对扬州的怀念,也透露了对仕宦生活的厌倦。全词平易浅近而内涵丰富,感情真挚,颇具特色。
《泜水》
泜水清且浅,沙砾明可数。漾漾浮轻波,悠悠汇远浦。
千山倒空青,乱石兀崖堵。我来恣游泳,浩歌怀往古。
逼侧井陉道,卒列不成伍。背水造奇谋,赤帜立赵土。
韩信购左车,张耳陋肺腑。何不赦陈馀,与之归汉主?
【译文】
泜水清澈且浅,水中沙石清晰可见。水流荡漾着轻波,连绵不断地汇入远处的河流。
众山倒映水中呈翠黛之色,群山乱石兀立岸边如墙壁之状。我来这里尽情地游泳,高歌缅怀往古。
狭窄的井陉道上,士兵无法排成行伍。韩信在背水设下奇计,攻占赵地,树立起汉的赤帜旗。
韩信悬赏活捉李左车,相较之下张耳心胸就有些鄙陋。张耳为何不赦免陈馀,与之一起共事刘邦?
【创作背景】
黄岗竹是至交好友,二人是乾隆元年同科进士,二人赴任路上,到正定分手,黄岗竹曾邀请郑板桥暇时到赞皇聚叙。乾隆十八年郑板桥从山东范县辞官返乡时,想起当年黄岗竹之邀,于是前往赞皇看望好友,游览赞皇名胜古迹大好河山,这首五言诗是郑板桥游览赞皇后写下的。
《淇澳青青水一湾》
渭川千亩入秦关,淇澳青青水一湾。
两地高风来拱向,中间突兀太行山。
【译文】
渭川的千亩良田延伸进入秦关,淇澳的青青草木环绕着一湾碧水。
这两地的高风亮节相互拱卫,而中间则耸立着巍峨的太行山。
【赏析】
该诗写秦关内的渭川与关外的淇澳两地有着高尚风操的君子竹茁壮翠美,隔着高耸的太行山脉遥相呼应。
《唐多令·思归》
绝塞雁行天,东吴鸭嘴船,走词场三十余年。少不如人今老矣,双白鬓,有谁怜?
官舍冷无烟,江南薄有田,买青山不用青钱。茅屋数间犹好在,秋水外,夕阳边。
【释义】
我行踪不定,到处漂泊,从事翰墨之事三十多年。年轻时就不如别人,更别提我现在老了!两鬃斑白,有谁会可怜我呢?
官衙从事冷清,我在家乡还有一些田产,况且家乡一带诸山,可随时登玩,不需付钱。夕阳下的池塘边,我的几间茅屋仍然还在。
后一篇:名人幽默故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