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联故事(10)

(2025-04-26 20:02:46)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对联故事(10)

兄妹巧对互戏
据说,苏东坡脸较长,苏小妹额较高。一日,两人见面,苏小妹先发制人,取笑苏东坡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流不到腮边。
东坡毫不示弱,随即挖苦道:
未出房门三五步,额头先到画堂前。
接着,苏小妹端来一盘破开的盐蛋给他下酒,并又吟一联曰:
剖开舟两叶,内装黄金白玉;
这是就破开的盐蛋而言的“谜语对”。东坡一时想不到对句。小妹正准备讥笑他。忽然一颗石榴从树上掉下,石榴壳被摔碎了。东坡顿悟,立即对道: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解缙应对不甘受辱
明朝的解缙在为官之前就才学出众,名声在外。一天,朝廷里有位大官将解缙传去,却又不让他进大门,而让他进旁边的侧门。解缙不愿受这侮辱,坚决不进去,大官闻讯,叫人送出了个上联来:
小犬入门嫌路窄;
解缙随口对曰:
大鹏展翅恨天低。
大官开了大门让他进来相见,看见解缙穿的绿色衣袄,就奚落他说:
出井蛤蟆穿绿衣;
解缙指着大官身上的红袍答道:
落锅虾公着红袍。
大官领着解缙漫步在府宅的园林内,园中奇花异草,生机盎然。大官又出了上联:
蒲叶,桃叶,葡萄叶,草本木本;
解缙对曰:
梅花,桂花,玫瑰花,春香秋香。
从此以后,大官对解缙的才学甚是钦佩。

解缙谐音巧改联
解缙的一个朋友想和他开玩笑,在门口贴了这样一副对联:
闲人免进;
盗者休来。
解缙一看,便在上下联后各添了三字,巧用了谐音字“贤”和“道”,这样使原来的对联变成了: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由此可见这位对联大师的生花妙笔非同一般。

解缙巧写婚丧联
明朝时期有个大户人家,腊月二十九这天准备娶媳妇。不料,这天刚吃过早饭,老当家的死了。按照习俗:年前死了人,必须年前埋。这年偏偏是个小尽——第二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改婚期吧,不行,亲戚朋友早已到齐,贺礼也收了一大堆。于是,决定先埋了人,再举行婚礼。
这对联怎么写呀?账房先生自知写不了,就连村里的几个秀才也不知如何下笔。恰巧,解缙这天也在这家帮忙,有人见他挑着水桶走了过来,就提议让他编一副对联。账房先生不以为然地摇摇头。解缙一见他这副神气样,便放下水桶,拿起笔来,蘸好墨汁,写出了上联:
遇丧事,行婚礼,哭乎笑乎,细思想,哭笑不得;
账房先生一见,吃了一惊:“呀,起笔不凡。”
解缙头也不抬,又是一阵紧写,下联又出来了:
辞灵柩,入洞房,进耶退耶,再斟酌,进退两难。
解缙把笔一放,挑上水桶走了。
账房先生忙喊:“解先生,对联还没有横批。”
解缙回过头来,喊了横批是:“乐极生悲。”

“神童”出口成对
明朝神童高则诚,六七岁时就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但却顽皮快嘴,不习礼仪。大人吟诗对句,弈棋绘画,他总要指手画脚。
一日,他父亲请一个乡绅吃饭。父亲立在门口迎接客人,他穿了一件绿袄随父跑去门前左顾右盼。有位乡绅穿着红袍向父亲鞠躬施礼,他也随父躬身还礼。乡绅见他活泼可爱,出一联戏耍他:
出水蛙儿穿绿袄,美目盼兮;
高则诚立即对道:
落汤虾子着红衫,鞠躬如也。
父亲端来茶点款待客人,他趁父亲沏茶之机,迅速从桌上偷去两个“状元红”就吃。乡绅见他如此大胆,故意对他父亲说:
小儿不识道理,上桌偷吃;
高则诚把头一歪,瞪他一眼说:
村人有甚文章,中场出对。
“中场出对”一语双关:既怪客人不该对其父“告状”,又说出对联。主人与客人会心而笑。

叶宰相留宿状元家
明朝天启元年,宰相叶向高路过福州府,看望新科状元翁正春。在谈笑中,叶向高说:“老夫今晚恐怕回不去了。”翁正春知他今夜想在此留宿,便道:
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
叶向高见联中用的全是宝盖头的字,先是一惊,沉思片刻,对道:
客官寓宫宦,富室宽容。
次日早饭后,翁正春送叶向高上路,经过一池塘,叶向高说:“翁公昨夜讲‘穷窗寂寞’,我看不对,您看——”说完出了一联曰:
七鸭浮塘,数数数三双一只;
翁正春被将了一军,看了看池塘,眉头一皱,当即对道:
尺鱼跃水,量量量九寸十分。
说罢,二人会心地笑了起来。

同名人巧联
明朝文学家李梦阳,曾任户部郎中。有一天,他发觉有一个青年人与他同名,在当时一般老百姓是要避忌与朝廷官人同名的。李梦阳对这个青年说:“你怎么和我同名呢?现在我出一联给你对,若对得不好,你得改换名字。”说完,他出一上联曰:
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大臣,司马相如,西汉辞赋家,名同人不同,此联切合他们两人的情况。那青年听后,眉头微微一皱,略微思索片刻对出下联曰:
魏无忌,长孙无忌,尔无忌,吾亦无忌。
魏无忌,战国时有名的“信陵君”,长孙无忌,系唐初大臣。下联用“无忌”系双关语,说他们二人都不要忌讳。李梦阳听了,十分欣赏这个青年的才智,不但没有忌讳,还亲自向上级举荐他。

张居正自傲招祸
明代宰相张居正自幼才思敏捷,“神童”“才子”的桂冠戴了不少;但由此亦使他产生了骄傲自满、目空一切的思想。据说,张居正同艾自修是好朋友,这年两人同时中举,但张居正名列前茅,而艾自修却列榜尾。这时,张居正洋洋自得,出一上联给艾自修对:
艾自修,自修没自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联中挖苦艾自修是“背榜”的书生。艾自修羞愧万分,一时不能答复,但从此埋下“怀恨报复”之心。后二人又都中进士,并同在京城为官,可张居正却官运亨通,位极人臣,当了宰相;艾自修仍居其下,一直无缘报复,只有耿耿于怀,长期忍耐。
忽一日,艾自修发现张居正与太后有“私通嫌疑”,于是续对张的下联交给皇帝。联曰:
张居正,居正不居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皇帝闻之大怒,将张居正革职,发配边疆。由此可知“满招损,谦受益”其言不谬;刻薄、戏言真是惹祸之根。

唐伯虎野外拾趣联
有一天,唐伯虎闲来无事,一人来到野外游玩。他到了一个村庄,看见一个中年妇女一边打扫地上乱放着的柴,一边喊她的小叔子快来帮她把柴捆绑起来,以便搬回家去。唐伯虎于是得一上联:
嫂扫乱柴呼叔束;
此对颇为奇妙,“嫂”与“扫”,“叔”与“束”都是同音义异。唐伯虎一时也想不出下联来,只好边走路边想,不觉来到另一个村庄,见一少女挑着一担水,由于扁担没扎稳,桶掉下地来摔散了,忙叫她小姑拿去箍紧。小姑笑着说:“她小姨,不用慌,由我来箍。”唐伯虎见此情景,于是又得出了下联:
姨移破桶令姑箍。
此对也很奇妙,“姨”与“移”,“姑”与“箍”都是音同义异。该上下联对仗工整自然,可谓是妙手偶得,别出心裁呀!

一联两读
明朝著名画家祝枝山,对吟诗作对也很擅长。有一次,他被一员外请去写春联。他想跟员外开一个小小的玩笑,凝思片刻,便提笔写下一副妙联,只听员外念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读完,员外便把脸沉了下来,很不高兴。祝枝山大笑一声,说道:“员外不必生气,你念错了,请听我念。”说罢高声念道: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员外一听,转怒为喜,立刻准备酒席款待他。

陈也罢
明朝有个陈愧斋,此人性子温顺。当翰林时,有客人来,他叫人倒茶,夫人说:“没有泡。”他说了声“也罢”,又问茶叶在哪儿。夫人答:“没有买。”他又说了声“也罢”了事。客人一听,不禁笑出声来,当时的人因此称他为“陈也罢”。
后来陈愧斋升为南京太常卿,赴任前与门生饯别,有的人竟流下了泪。当时大学士李东阳也在场,见这情形不觉吟了一句谐语联:
师弟重分离,不升他太常卿也罢;
“陈也罢”一听,马上应声对道:
君臣难际会,便除我大学士何妨。
人们一听,不禁大笑;一个说“不升也罢”,一个还嫌官升得太小。不过,应对十分敏捷,却也难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