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7)

(2025-03-23 20:09:43)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历代帝王诗词鉴赏(7)

《咏雪竹》明太祖朱元璋
雪压枝头低,虽低不着泥。
一朝红日出,依旧与天齐。
【译文】
尽管大雪的沉重将竹子压弯了腰,枝头眼看要沾着地上的污泥了。
等到天放晴,红日出,雪融化,那竹子依旧会丢掉负担昂首挺胸。
【赏析】
朱元璋出身贫寒,幼时还入寺为僧,他从普通列兵爬上皇帝高位,没有一种搏击命运的进取精神,何以成功?没有必胜的信念,岂能横扫元庭,席卷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雪竹即是朱元璋之自况。

《莺啭皇州·其二》明太祖朱元璋
禁城新柳叶成帷,隐映黄鹂深处啼。
晴蝶逐风翻上下,晨鸡阅日唱东西。
华衢紫陌人烟盛,绣户朱门烛焰低。
景物美看茶酒肆,粉钿遥拥坐轻蹄。
【译文】
禁城里新柳的绿叶如帷幕般垂下,黄鹂在柳叶深处婉转啼鸣。
晴天里,蝴蝶追逐着风儿上下翻飞;清晨时分,雄鸡迎着初升的太阳东西唱晓。
繁华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朱红色的大门内,烛光摇曳,显得宁静而温馨。
茶楼酒肆中的景色美不胜收,远处的女子们戴着精美的头饰,乘坐着轻便的马车款款而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禁城内的美丽景色,展现了盛世繁华的气象。

《早行》明太祖朱元璋
 忙着征衣快着鞭,转头月挂柳梢边。
两三点露不为雨,七八个星尚在天。
茅店鸡鸣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
等闲拥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译文】
忙着征衣快着鞭,匆忙穿上战袍,快速赶路,回头望去,月亮悬挂在柳树枝梢旁边;
微弱的露水无法变成雨水,但仍然有七八颗星星在天空中闪耀。
茅屋的鸡鸣声中传来行人的言语,竹篱墙旁的狗吠声惊醒了住客的睡眠;
平静地推开窗户,东方的太阳升起,
国家的山河景色尽在眼前。
【赏析】
此诗通过描绘清晨行军的场景,表达了朱元璋作为明朝的创建者和领导者的坚定决心和使命感。

《示僧》明太祖朱元璋
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汉,只恁哓哓问姓名。
【译文】
歼灭江南百万敌军后,腰间佩剑仍带着血腥。
山中僧人认不出盖世英雄,只知喋喋追问名姓。
【赏析】
洪武元年朱元璋称帝后巡幸汴梁途中,在嵩山少林寺墙壁题写此诗,展现了他既想威慑四方又需安抚民心的复杂心态。

《勃泥长宁镇国山诗》明成祖朱棣
炎海之墟,浡泥所处。喣仁渐义,有顺无忤。
慺慺贤王,惟化之慕。导以象胥,遹来奔赴。
同其妇子,兄弟陪臣。稽颡阙下,有言是陈。
谓君犹天,遣其休乐。一视同仁,匪偏厚薄。
顾兹鲜德,弗称所云。浪舶风樯,实劳恳勤。
稽古远臣,顺来怒趌。以躬或难,矧曰家室。
王心亶诚,金石其坚。西南蕃长,畴与王贤。
矗矗高山,以镇王国。镵文于石,懋昭王德。
王德克昭,王国休宁。于万斯年,仰我大明。
【赏析】
浡泥国,即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永乐三年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曾请求明成祖将浡泥国的后山封为一国之镇。新国王遐旺继位后又恳求。成祖于是封其后山为长宁镇国之山,命张谦等在那里立碑。朱棣御制碑文,并系之以诗。本诗虽专为封山而作,但重点却放在称赞浡泥前国王麻那惹加那的贤德,及对大明的忠心臣服。

《蝶恋花·九月海棠》明仁宗朱高炽
烟抹霜林秋欲褪。
吹破胭脂,犹觉西风嫩。
翠袖怯寒愁一寸,谁传庭院黄昏信。
明月羞容生远恨。
旋摘余娇,簪满宫人鬓。
醉倚小阑花影近,不应先有春风分。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笔调描绘了秋天中一种深情的景象。诗人用秋日的烟雾轻抚着霜色的林木,感受到了秋天的迟疑。当微风吹散了妆容上的胭脂,他感受到了西风的湿润。在诗中,翠袖是娇媚的象征,但在寒意中显得柔弱和忧愁。黄昏时分,诗人思念的对象究竟是谁,他期待着在谁家的庭院中找到黄昏的消息。明亮的月光映照下,诗人的容颜更加憔悴,他对远方的思念愈发深刻。他摘下余下的娇艳,将其簪入佳人的发鬓中。他醉倚在小阑的花影下,感受着花影的近在咫尺,却不应该先有春风的分离之感。

《汉江歌赐襄王》明英宗朱祁镇
汉江滔滔出嶓冢兮,伟兹巨浸壮南邦兮。
万有千里流无穷兮,逶逶迤迤志必东兮。
于戏汉水殆与天地同始终兮。
【赏析】
全诗只五句,用了古歌诗体,风格高古,语言质朴雄健,声调高昂,韵律明快,真正做到了 “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的完美境地。其一泄千里的气概,不仅与滔滔汉江的气势相符,也体现出这个以冲龄继宝命的天子的豪放气质。此诗曾受到后人的高度评价。

《赐贾咏诗》明世宗朱厚熜
卿本中州俊,简在登台衡。
君臣际良难,所贵德业并。
朕固亮卿志,夙夜怀忠贞。
卷阿有遗响,终听凤皇鸣。
【赏析】
贾咏,明朝内阁大臣。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八月,贾咏偶感脾疾,是月三十日卒,皇帝为悼念他,停止视朝一日,并派官御祭九坛,葬于南坞之阳。

《画眉山龙王庙碑诗》明神宗朱翊钧
於赫龙王!不显其光;上下帝旁,嘘翕无方。
为雷为霆,为云为雨;有开必先,靡求不与。
我求伊何?黍稷稻粱;尔与伊何?千仓万箱。
眉山之下,龙王之宇;迄用康年,谷我士女。
【释义】
龙王啊龙王!像晴空里的一个霹雳,威势何在?在于“不显其光”,大显其神威。龙王您腾飞于皇都的上空,但您的喷云吐雨的事人们却无从把握
龙王能“为雷为霆,为云为雨”。但云雨的不时也能给人们带来水涝和旱灾。好在此庙所祭祀的龙王是个福佑人间的善神,他对人们是“有开必先,靡求不与”。只要我们开口陈说,提出要求,龙王都会把它当作首要的事情去处理,没有不答应的。
既然龙王对我们是有求必应,那么我们祈求的是什么呢?当然是风调雨顺的年景,是旱时的甘霖,因为这意味着“千仓万箱”“黍稷稻粱”的收成!龙王适时下雨,也就给了我们“千仓万箱”的“黍稷稻粱”。
祈雨后回宫路上,又一次驻輦回望那“眉山之下”巍峨挺拔熠熠闪光的龙王庙,心中默默祷告龙王赐给丰年,佑我子民的身影。
【赏析】
据诗序可知,它是作者为了纪念求雨有验而作的称道龙王功德的颂歌。画眉山龙王庙建立于帝京西郊。不论是民间还是官府对向龙王祈雨的仪典一直是很重视的,从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贵为人中之龙的天子,在能“为云为雨”的龙王面前也不得不俯首称臣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