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诗词鉴赏(6)
 (2025-03-22 20:29:58)
	
			
					(2025-03-22 20:29:58)		|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虞美人·春怨》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罍在,池面冰初解。烛明香暗画堂深,满鬓青霜残雪思难任。
【译文】
春风吹回来了,庭院里的杂草变绿了,柳树也生出了嫩叶,一年又一年的春天继续来到人间。独自依靠着栏杆半天没有话说,那吹箫之声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往年差不多。
乐曲演奏未完,酒宴未散,仍在继续,池水冰面初开。夜深之时,华丽而精美的君室也变得幽深。我已年老,忧思难以承受啊。
【赏析】
这首词应作于李煜亡国之后。李煜当了宋王朝的俘虏,被囚居。两年之间,李煜与旧臣、后妃难得相见,行动言论没有自由,笙歌筵宴都歇,有时贫苦难言。这首词就是在此背景下写成的。
《玉楼春》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译文】
晚上刚刚梳妆打扮好的嫔妃宫女肌肤如雪、光彩艳丽,在春天的宫殿里鱼贯而列。凤箫吹至极致时,其音飘荡使云水为之开合,悠扬的《霓裳羽衣曲》歌儿唱彻。
香料粉屑在春风中飘散,馥郁弥漫。我禁不住神驰心醉,手拍栏杆,耽溺于深切的情味之中。酒阑歌罢归去时,不要点燃红烛,要让马蹄踏着满路的如水月色。
【赏析】
此词当作于宋开宝八年南唐灭亡之前,是李煜前期的作品,反映的是李煜帝王生活中宫廷歌舞宴乐的盛况,是写得极为俊逸神飞的一首小词,充分显示了作者高妙的艺术功力。
《望江南(二首)》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
其一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其二
多少泪,断脸复横颐。心事莫将和泪说,凤笙休向泪时吹,肠断更无疑。
【译文】
其一
我有多少的恨,昨夜梦中的景象,还像以前我还是故国君主时,常在上苑游玩,车子如流水穿过,马队像长龙一样川流不息。正是景色优美的春天,还吹着融融的春风。
其二
我有多少的泪,纵横交流在脸上,我的心事不用将边哭边诉说,那笙萧不要在我流泪时吹起呀,我现在无疑已是极度伤悲了。
【赏析】
第一首词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第二首词正面写悲,思国流泪的情形。两首词表达对故国追恋,抒发亡国之痛。
《相见欢》五代十国·南唐后主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译文】
树林间的红花已经凋谢,花开花落,才有几时,实在是去得太匆忙了。也是无可奈何啊,花儿怎么能经得起那凄风寒雨昼夜摧残呢?
飘落遍地的红花,被雨水淋过,像是美人双颊上的胭脂在和着泪水流淌。花儿和怜花人相互留恋,如醉如痴,什么时候才能再重逢呢?人生令人遗憾的事情太多,就像那东逝的江水,不休不止,永无尽头。
【赏析】
此词这首词当作于李煜被俘之后,是即景抒情的典范之作。它将人生失意的无限怅恨寄寓在对暮春残景的描绘中,表面上是伤春咏别,实质上是抒写“人生长恨水长东”的深切悲慨。
《咏初日》北宋·太祖赵匡胤
太阳初出光赫赫,千山万山如火发。
一轮顷刻上天衢,逐退群星与残月。
【译文】
太阳刚刚升起时,光芒四射,照耀着千山万山,像火焰一样炽热。
一轮红日顷刻间便升上天空,驱赶着群星和残月,使它们退却。
【赏析】
此诗一气呵成,诗意质朴而又粗犷,境界开阔而又壮观,是一篇比较成功的述志之作。
《赐陈抟》北宋·太宗赵匡义
苍生往世弊凋残,今我如同赤子看。
大阐无为三教盛,承平方说四夷宽。
【译文】
百姓在过去的时代受尽苦难,如今我把他们当作婴儿般疼爱。
大力阐扬无为而治,儒释道三教昌盛,在太平盛世才说四方夷族归顺的宽广胸怀。
【赏析】
这首词中透露出的帝王情怀与对民生的关心,让人读来心生向往。
《燕山亭·北行见杏花》北宋·徽宗赵佶
裁剪冰绡2,轻叠数重,淡著胭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
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凭寄离恨重重,者7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译文】
剪裁好白色的丝绸,轻轻叠成数层,又将淡淡的胭脂均匀的涂抹,时髦的漂亮衣服,艳丽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简直羞杀了天上的蕊珠宫的仙女。红颜易凋零,更何况,经历了多少无情的风雨
,面对愁苦的情景,扣问凄凉的院落,还要经受几番春暮。
谁帮我寄去重重的离愁,这双飞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间的苦痛。天遥地远,万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园今在何处?只有在梦中有时曾去。就连梦也难做成,因我痛苦的彻夜难眠。
【赏析】
此词是宋徽宗赵佶于1127年覆国后与其子钦宗赵桓被金兵掳往北方五国城时途中,途中见杏花而托物兴感而作,是作者身世遭遇的悲惨写照。
《眼儿媚》北宋·徽宗赵佶
玉京曾忆昔繁华,万里帝王家。琼林玉殿,朝喧弦管,暮列笙琶。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管,吹彻梅花。
【译文】
回忆汴京往昔的繁华,万里山河都属于帝王之家。奢华的宫殿园林,弦管笙琶的声音日夜不断。
花城早已是空寂无人、萧索冷落,虽然身处黄沙漫天的胡地,那繁华如春的汴京仍然时常萦绕在梦中。家乡在何处,怎么忍心听到那羌笛吹奏凄凉彻骨的《梅花落》。
【赏析】
该词将北宋覆亡的史事,当时的社会风貌,以及亡国之君内心复杂的感情活动集于一体。
《渔父词(并序·其一)》南宋·高宗赵构
绍兴元年七月十日,余至会稽,因览黄庭坚所书张志和渔父词十五首,戏同其韵,赐辛永宗。
一湖春水夜来生。几叠春山远更横。
烟艇小,钓丝轻。赢得闲中万古名。
【译文】
绍兴元年七月十日,我抵达会稽,因为看到黄庭坚所书写的张志和的渔父词十五首,于是戏仿其韵,写下了这首词,并赠予辛永宗。
一湖的春水在夜晚悄然上涨。远处的几叠春山更显得横亘连绵。
轻烟中的小艇,轻轻的钓丝,这些都让我在闲适之中赢得了万古的名声。
【赏析】
宋高宗赵构,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写此词的前一年,金兵攻入南京、杭州,赵构不得不逃遁海上。在这种颠沛流离、风雨飘摇之中,他怎不羡慕那安定闲适的渔翁生活呢?
《鹊桥仙·待月》金·海陵王完颜亮
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
髯虬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
【译文】
停下酒杯不举起,停下歌声不要唱,等候那圆圆银月跃出东海。不知从哪里飘来一片云,做成了这么大、通天的大障碍。
龙须拈断,星眼瞪裂,只恨宝剑剑锋不快。我要猛地一挥斩断紫云的腰,仔细观看嫦娥仙女长得是什么体态。
【赏析】
完颜亮,金朝第四位皇帝。公元1161年,完颜亮倾举国之力南下攻宋,意图一举渡江覆灭南宋。他在瓜洲渡前写下这首词。词中杀气凛然,“唯恨剑锋不快”,充满英豪拔剑问天下的英雄气概。
《蝶恋花·聚骨扇》金章宗完颜璟
几股湘江龙骨瘦。巧样翻腾,叠作湘波皱。金缕小钿花草斗。翠条更结同心扣。
金殿珠帘闲永昼。一握清风,暂喜怀中透。忽听传宣须急奏。轻轻褪入香罗袖。
【译文】
独取湘妃竹制作扇子骨架,样式新巧,张开叠拢时有如水波起伏。金缕扇面上所绣的花草争妍斗艳,扇骨聚头处如同心扣结在一起。坐于金殿珠帘中,把扇清玩,扇子微摇清风入怀,真是喜不自胜。忽然听到有紧急文书需要批奏,只得轻轻将小扇收入袖中。
【赏析】
这是一首题扇词。小小聚骨扇,在作者笔下,是那样高雅而妩媚,仿佛是一位华贵脱俗而又玲珑小巧的美人,脉脉含情,凌波起舞。
《宫中绝句》金章宗完颜璟
五云金碧拱朝霞,楼阁峥嵘帝子家。
三十六宫帘尽捲,东风无处不杨花。
【赏析】
由皇上写皇宫,三十六宫七十二院,真不知从何说起。这首诗可说是王气十足,真正是帝王之诗,虽然带有那么一点自吹。
《自集庆路入正大统途中偶吟》元文宗图帖睦耳
穿了氁衫便著鞭,一钩残月柳梢边。
二三点露滴如雨,六七个星犹在天。
犬吠竹篱人过语,鸡鸣茅店客惊眠。
须臾捧出扶桑日,七十二峰都在前。
【译文】
穿上氁衫,我便挥鞭启程,一弯残月还挂在柳梢边。
两三点的露水滴滴答答,好似小雨落下;还有六七颗星星依旧挂在天边。
路过竹篱时,听到犬吠声和人语声交织;鸡鸣声中,旅店的客人被惊醒。
不一会儿,初升的太阳从扶桑树上升起,七十二座山峰都展现在眼前。
【赏析】
这首诗是元文宗在自集庆路(今南京)入京途中即兴创作的。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象和旅途的疲惫与期待,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望九华》元文宗图帖睦耳
昔年曾见《九华图》,为问江南有也无。
今日五溪桥上见,画师犹自欠工夫。
【赏析】
该诗写九华只作侧面渲染,不从正面着墨。前两句说九华图如此之美。
怀疑江南是否真有此山;后两句说看了九华山之后,才觉得画师远远没有画出九华的美来。
前一篇:人生小品(11)|季羡林
										后一篇:水浒人物今若在(外一篇)|吴晓波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