败也悟空,成也悟空(下)
所有的人包括孙悟空自己,觉得“齐天大圣”特牛的原因都是因为玉皇大帝派了十万天兵没捉着他。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对于天宫里的诸位神仙来说,捉拿妖猴只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就算打败了妖猴又有什么用呢?顶多赏俩零花儿钱,给个口头奖励。天宫里提级靠的是资历和关系,根本不看业绩。对于天宫星官们来说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都已经长生不老了,能捞点实惠,混个逍遥自在就齐了,没哪个傻瓜像孙猴儿那样在乎什么“齐天大圣”这样的虚衔儿。再者说这猴头也算有两下子的,和他动起手来如果真有个闪失,丢不起这份儿脸不说,这好几百年的修行就全瞎掰啦!所以众位天兵天将披挂整齐、杀声震天,热热闹闹的拿了几个小妖,让玉皇大帝看看咱老哥几个也都忙活着就成了,谁玩真的呀!再者说了,一下就派出了十万天兵,大伙都是神仙,谁也不比谁软,都互相相看着,谁也不伸头儿。太白金星的玉瓶,明明可以把猴头吸进去化成脓血,可这会儿老先生却不知道躲哪去了。太上老君的金刚套,明明能收了金箍棒,却只是用来敲打敲打猴头。也就观音菩萨这位外来的和尚还能念上两句有用的经,推举出了玉皇大帝的亲外甥二郎神。冲玉皇大帝这人头儿,除了他的亲外甥,谁为他卖命?其实众神仙心里都特明白,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关键时刻,领导总是圣明的,和玉皇大帝相处了好几千年,大伙知道他老人家一定会有办法的!
果不其然,玉皇大帝不愧为道教世界的最高领袖,真正掌握了无为而治的诀窍,自己根本没动手就把这点事儿给办了。这不,玉皇大帝派人请来了西方的如来佛祖。这时的孙猴儿正兴奋着呢,看看这么多天兵天将都奈何不得自己,还真以为自己是很了不起的大圣呢!于是他开始做一个伟大的梦,竟然提出要玉皇大帝把位子让出来给自己坐。
谁都有做梦的权利,但用梦来指导生活可就要犯错误了。“我会七十二变哪!还有筋斗云,还有这根铁棒也不软呀!”孙悟空把这些小孩子的把戏讲给云端里笑眯眯的如来佛祖听。这时的猴头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人大凡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时候危险也就悄悄降临了。“好吧!就给你一个展示自己的小舞台吧!”佛祖微微一笑,伸出了不满一尺的手。“那就上来试试吧!猴头。”
猴头自己跳进了如来佛的手掌心儿,可他并没有在这个舞台上展示出什么。如来佛祖很清楚,假如让孙悟空坐了玉帝的宝座,那天宫非闹塌了不可!其实就在跳进如来佛手掌的瞬间,这猴头就已经认输了,把心放在别人手心儿里攥着还能不输?
五百年的风风雨雨,一天天地过去,头上长满了青苔的孙悟空,灵魂深处到底经历了怎样的革命,我们不得而知,直到有一天,观音菩萨路过此地,五行大山下的孙悟空发自肺腑地喊出:“我已知悔了。给我指条路吧,我情愿修行!”悟空懂得了认命。
懂得了认命,一切重新开始了。五行山变成了两界山,东土大唐来的圣僧揭了那象征纯净的智慧和圣洁的爱的封贴,一声山崩地裂,两界山里跳出了赤条条的悟空,石猴又一次开始了新生。
“师父,我跟你去取经吧!”“好呀!我再给你起个名字,你就叫孙行者吧!”取经,取经,“经”就是“道”,“道”就是“路”,而“路”是走出来的;修行,修行,重要的在于行。昨天狂妄的齐天大圣又了一个新的名字——孙行者。
孙行者已经不再做那个伟大的梦了,而是尝试着以实际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五行大山下的日子使猴头成熟了起来,他下定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孙悟空从失败中站起来。最大的成就就是从失败中站起来,这一点对人和神都一样。
护送唐僧取经的过程也是孙行者修行的过程,悟空开始了修行。修行,修行,首先要修正自己的观念。大闹天宫的教训让孙悟空明白了,作为一个有品位的神仙只可以跟别人比魅力,切忌不要跟别人比能力。当初齐天大圣为了显示自己的能力,把天宫给折腾个底儿朝天,到头来不是还没能跳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孙悟空渐渐懂了,如果仅把护送唐僧取经的过程看成是打打杀杀,那就太幼稚了。历史的教训告诉猴头,要利用取经这个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魅力才是重要的。
孙行者接受前两次上天的教训,不再搞个人英雄主义,不再孤立自己,而是要把自己融入到神仙世界的网络体系中,让更多的神仙理解和接受孙行者,从而获得最广泛的支持。他看出来了,要想让众位神仙了解自己,并不在于干了多少事儿,而在于有神仙知道你在干事儿和有多少神仙知道你干的事儿。比如你打了十个妖精,没有人知道,还是等于零。而你做了一回妖精,向十个神仙汇报十次,那就变成了是一百回了呀!所以,要让尽量多的神仙知道俺老孙在打妖精才是。如果动不动就把瞌睡虫掏出来让妖精们全睡着了,然后一棒子打死,那妖精的可利用价值也未免太低了!所以要讲一点经济学,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要把取经的过程变成积攒人脉的过程,变成向各级神仙汇报思想和沟通感情的过程,要借此机会,充分和各级神仙们特别是那些能决定自己将来前途的高级神仙们多汇报思想,要时不时地在他们眼前晃悠晃悠,多多表示自己在思想方面与神仙们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且,那些平时没有机会交流的神仙,像什么德高望重的老前辈黎山老母啦、荡魔天尊啦、国师王菩萨啦,还有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小张太子啦、太子摩昂啦,也可以趁这个机会好好联系联系感情。神仙世界有一张火眼金睛也看不见的网,关系太复杂太微妙,说不准谁就和谁链接着。隐姓埋名多年的毗蓝婆老太太竟然是昴日星官的妈,谁能想得到呢?看来,不但要让在职的知道,而且也要让离休的、隐居的、江湖的都知道,俺老孙现在是如来佛祖的人了。俺已经接受思想改造,正在努力修行,重新做人。
悟空开始虚心向各路神仙学习。真正有本事的神仙,像什么镇元大仙、真武大帝等等并不在天宫里,他们喜欢研究学问,真爱学问的人是做不了官的。要借取经的机会到各处去拜访这些名人,关键是要知道谁有什么能耐,一旦用得着的时候好去请他。
对于那些原来看不上眼的神仙,孙悟空也渐渐地学会了采取包容的态度,懂了能够包容别人,不再轻视别人,自己就比较好过了。天宫里的神仙尽管大都和天蓬元帅似的在技术上差点儿意思,但在某些方面,比如处理各类关系方面都是高手,所以,也要虚心向他们学习。这也怪不得他们,要是真的有知识会害了他们。有了知识就会独立思考,总觉得自己特棒,这可是在天宫里从政的大忌。你看人家猪八戒,多能讨师父喜欢呀!这就是当初在天宫里练出来的。要不是一不留神没玩儿好,猪八戒怕是早就被提拔为第五大天王了。再有,不管神仙的外表是什么样子,也不管是什么级别。其实很多都和猪八戒差不多,是农民出身。一张嘴:“俺们连蟠桃会上的小点心都吃过。”就这个水平。和这些神仙共事的方式方法必须适应农民习惯,要搞短期效益,比如请个客吃个饭送点东西什么的,人家寿星老头和赤脚大仙那么有品味的神仙不都是这么干的嘛!必要的时候拜个把兄弟也不为过。否则人家就会觉得和你有距离,他们没法理解你,也不会接受你,你自己就脱离了神仙的群体了,其后果可想而知。
离西天的距离越来越近,孙悟空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孙悟空的认识越来越深,离悟道成佛的距离也越来越近。渐渐的,猴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绝大多数妖怪都和各路神仙有着微妙的关系。也是,要和神仙没点关系,做妖精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因此,孙悟空明白了打妖精之前最好先搞清楚那家伙的背景,先打听好了再说怎么办为妙。倒不是孙悟空怕妖精,这牵扯到和各路神仙的关系。即使以后成了佛,不也还要和各路神仙共事呢嘛!何必找麻烦呢?你看,连如来佛祖也是顾及到方方面面关系的。以如来佛祖的法力,早就知道独角兕大王是谁的人。可如来佛祖偏就不直说,而是暗示猴头自己去找太上老君。所以,凡是与各路神仙有关系的妖怪,不管打得过打不过,孙行者原则上一律请出和他有关系的那个神仙领回家去,这样不但完成了任务,而且团结了领导和同事,何乐而不为呢?
再者说了,有背景的妖怪即使打了也是白打,既费了事又得罪人,何苦呢!取经刚开始不久的时候,那两个号称金角、银角的大王放出话来说:“若是吃了唐僧肉就可以延寿长生,我们还打什么坐,立什么功,炼什么龙与虎,配什么雌与雄?只该吃他去了!”多么狠毒的强盗!孙大圣费尽心机地把这俩家伙收到宝葫芦里化成脓水了,到头来还不是被他们的靠山太上老君当面又给恢复了原形?!这种神仙尽管无耻,但没办法。由金、木、水、火、土这些俗物组成的世界就是这样,很多东西是悟空的能力改变不了的。既然改变不了,那就适应这个世界吧。
至于像白骨精、豹子精那些和谁都没有关系的野生妖怪,神仙们是不屑于动手的,打赢了不长脸,打输了丢份儿,只好让孙行者来收拾了。那个虎力、鹿力、羊力大仙,即使没有要吃唐僧肉的念头,也该彻底消灭,这是为民除害!最可恨的是青龙山三头犀牛,敢冒充佛爷骗香油,悟空上天问了一大圈,竟然发现谁的人都不是,好大的胆子!悟空把他的犀角剁下来,让帮忙的星官带四个回去进贡给玉帝,再留一个献给佛祖,也是老孙的一份孝心。看看,比起独自一个人吃桃子的时候,悟空进步了多少!
孙行者不仅努力改变着各路神仙对自己的认识,而且还变得学会赞美领导。在被独角兕大王收走金箍棒以后,孙行者上天去求玉皇大帝的时候表现得何等的敬畏和斯文。“伏乞天尊垂慈洞鉴,降旨查勘凶星,发兵收剿妖魔,老孙不胜战栗屏营之至!”听听,说得多么的谦卑!这哪像是从齐天大圣嘴里说出来的话?然后,悟空竟然对这位昔日很不以为然的领导深深地鞠躬。难怪葛仙翁笑着问他:“猴子是何前倨后恭?”悟空竟然学会了鞠躬!
猴头接下来的举动就更出人预料了。请看:在查遍天宫也找不出结果的时候,孙行者对可韩丈人真君说道:“既然这样,我老孙也不用再上灵宵殿了,打搅玉皇大帝,深为不便,你自回旨去罢。我就在这儿等你回话就成了。”要知道这时候唐僧、猪八戒、沙和尚连同白龙马可都在妖怪手里受罪呢!可悟空好像一点儿也不急。若依齐天大圣从前性格,早就吵吵闹闹着冲进去了。说不定还得抡起金箍棒呢!孙行者学会了耐心等待。没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到来,只好用更大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沉思良久之后,这猴头竟欣然作了一首诗:
风清云霁乐升平,神静星明显瑞祯。
河汉安宁天地泰,五方八极偃戈旌。
这个时候猴头竟然想得起以诗歌的形式来歌颂玉皇大帝的丰功伟绩,而且是在天宫里当着那么多神仙的面儿。这哪里还有一点儿大闹天宫那时候齐天大圣的影子?有人说这叫拍马屁。这话说的一点文化底蕴都没有。当年安天大会的时候,寿星老头和赤脚大仙这样的高级文化人不也是逮着如来佛祖一通猛拍吗?你看人家拍得多有文化呀!几个胶梨几个枣外加一段打油诗,就让如来佛祖舒舒服服的。千万不要以为拍马屁只要豁出脸皮就行了。那可是一种高级的行为艺术,一种文化。在妖魔鬼怪横行的世界上,得到各位已经得道成仙的神仙的赏识是混入上界的惟一途径,别的都是形式。在这么一个关键的时刻,孙行者抛出他一生中惟一的诗作,其意义非常重大。不但表明了自己身遇逆境的时候仍然能保持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且表现出自己思想认识的深刻变化。
取经的过程让孙行者深深懂得,领导也是需要理解、关爱的,也是需要别人表扬的。要多发现领导的长处,多赞美领导的好处,多体会领导的苦处,多解决领导的难处。从此以后,孙悟空对玉皇大帝的态度更是一天比一天的恭敬。那次遇上六耳猕猴假冒自己招摇撞骗,孙悟空再一次来到天宫请求玉帝帮忙。这猴头竟然高呼:“万岁!万岁!臣今皈命,秉教沙门,再不敢欺心诳上。”孙悟空变了,变得多么谦卑!一颗歉卑的心对待昔日看不上眼的领导,远离了虚荣与炫耀。还是那个许旌阳真人说得好:“此一时,彼一时,大不同也!”
悟空总算懂了要想做好神仙就要因势利导,要善于联合异己,而不是盲目敌对。悟空改变了自己。猴头的功夫不是变浅了,而是变得更深了;孙行者不是变得比齐天大圣了,而是变得比齐天大圣成熟了。改变自己是需要勇气的,这本身是一种大智慧。
取经路上的孙行者,既发挥了自己降妖捉怪的技术特长,维护了正义的事业,还学会了为人处世,在降妖捉怪的同时注意到了尽最大努力处理好和各路神仙的关系,不但没有让一位神仙失望,而且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制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悟空,悟空,就是“我心空”,就是心里没有负担,提得起放得下,失败成功都可以承担。悟了这一点,一颗千年的石头心,完成了自身的七十二变,经历千锤百炼,总算战胜了自己,磨成了斗战胜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