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子杂说|宋·苏轼撰(4)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虾有三德
艾子一夕梦一丈夫,衣冠甚伟,谓艾子曰:“吾东海龙王也,凡龙之产儿女,各与江海为婚姻,然龙性又暴,又以其类同,少相下者。吾有小女,甚爱之,又其性尤戾,若吾女更与龙为匹,必无安谐,欲求耐事而易制者,不可得,子多智,故来请问,姑为我谋之。”
艾子曰:“王虽龙,亦水族也,求婿,亦须水族。”
王曰:“然。”
艾子曰:“若取鱼,彼多贪饵,为钓者获之,又无手足;若取鼋鼍,其状丑恶;唯虾可也。”
王曰:“无乃太卑乎?”
艾子曰:“虾有三德:一无肚肠,二割之无血,三头上带得不洁,是所以为王婿也。”
王曰:“善。”
【译文】
一天夜里,艾子梦见一位身高一丈的男子,此人的仪表神态非常端庄美好,对艾子说:“我是东海龙王,凡是我的女儿,各个都与江河湖海联为婚姻,然而龙性情暴躁,品类大致相同,不相上下。我有一小女,非常可爱,但性情也非常暴躁,假若小女与龙子结婚,必然两人无法和睦相处,但要找个既有能耐又性情温和的人为伴,实属不易。艾子你机智多谋,我特来请教你,你一定要为我出谋划策。”
艾子说:“您虽是龙王,但也是水族;择婿,要选水族中的为佳。”
龙王称:“是”。
艾子说:“找条鱼吧,鱼又贪吃鱼饵,容易被人钓去,再说又没有手脚;找只海龟吧,虽有手脚,但相貌丑陋;找只蟹吧,虽说相貌堂堂,手脚齐全,可太爱横行霸道;我看最合适的莫过于虾了。”
龙王皱眉道:“虾的地位,难道不太低贱了吗?”
艾子答:“不能这么说,虾至少有三德:一是没有肚肠,二是割肉不出血,三是头脑能容污纳垢,这些德行非常适宜做您的贤婿啊。”
龙王说:“你说的很好!”
鬼怕恶人
艾子行水,途见一庙,矮小而装饰甚严。前有一小沟,有人行至,水不可涉。顾庙中,而辄取大王像横于沟上,履之而去。
复有一人至,见之,再三叹之曰:“神像直有如此亵慢!”乃自扶起,以衣拂饰,捧至座上,再拜而去。
须臾,艾子闻庙中小鬼曰:“大王居此以为神,享里人祭杞,反为愚民之辱,何不施祸以谴之?”王曰:“然则祸当行于后来者。”
小鬼又曰:“前人以履大王,辱莫甚焉,而不行祸;后来之人,敬大王者,反祸之,何也?”
王曰:“前人已不信矣,又安祸之!”
艾子曰:“真是鬼怕恶人也!”
【译文】
艾子巡视水道,路上瞧见了一座寺庙,庙很矮小,但装饰得整齐庄严。在庙的前面,横着一条水沟。这时,有个人不敬鬼神,只图个人方便,见无桥,不能徒步涉水而过,就搬出庙中的神像,搭在沟上,踩着过去了。
不久,又来了一个人,瞧那神像搭在沟上,他责怪前一个人对神像的亵渎、轻慢,不仅将神像扶了起来,用自己的衣服把它上上下下揩抹干净,捧着放到庙里的宝座上,而且恭恭敬敬地磕了头,这才走开。
过了一会,艾子听到庙里的小鬼说:“大王居此为神,享里人祭祀,反为愚民侮辱,何不降祸那些侮辱你的人,并惩罚他们呢?”不想,大王的回答却出人意料:“如果要显灵的话,应该把祸事加到后来的人身上。”
小鬼对此难以理解,又问:“为什么呢?不是先前那人侮辱大王,后来那人对大王恭敬吗?”
大王则明确地回答说:“先前的那个人已经不信神了,又怎么能给他降灾行祸哩!”
艾子畅然地说:“原来鬼神也怕厉害的人啊!”
神狗
艾子有从禽之僻,畜一猎犬,甚能搏兔。艾子每出,必牵犬以自随。凡获兔,必出其心肝以与之食,莫不饫足。故凡获一兔,犬必播尾以视艾子,自喜而待其饲也。
一日出猎,偶兔少,而犬饥已甚,望草中二兔跃出,鹰翔而击之,兔狡,翻复之际,而犬已至,乃误中其鹰,毙焉,而兔已走矣。
艾子匆遽将死鹰在手,叹恨之次,犬亦如前摇尾而自喜,顾艾子以待食。艾子乃顾犬而骂曰:“这神狗犹自道我是哩。”
【译文】
艾子有打猎的癖好,养了一条猎犬,很能抓兔子。艾子每次出猎,,必定牵猎狗跟着他。凡是猎得了兔子,必定剖出兔子的心肝给它吃,它的食物没有不足够的时候。所以凡是抓到一只兔子,那狗必定摇着尾巴看着艾子,自觉得意而等待着它的食物。
一天出猎,碰巧那天兔子少,而狗已经很饿了,忽然,望见草丛中两只兔子跃出,鹰飞过来袭击兔子,兔子狡猾,闪躲翻滚之时,狗也已经赶到,狗失误咬中了他的鹰,鹰死了,然而兔子也已经脱逃。
艾子慌忙拿起死鹰,端在手里看,正处在叹息和愤恨之中,那狗还象以前一样地摇着尾巴自觉得意,看着艾子等待食物。艾子看着它骂道:“这蠢狗还自以为我说它对哩。”
哭夫
艾子出游,见一妪,白发而衣衰粗之服,哭甚哀。
艾子谓曰:“妪何哭而若此之哀也?”妪曰:“吾哭夫也。”
艾子曰:“妪自高年,而始哭夫,不识夫谁也?”曰:“彭祖也。”
艾子曰:“彭祖寿八百而死,固不为短,可以无恨。”
妪曰:“吾夫寿八百,诚无恨;然又有寿九百而不死者,且不恨邪?”
【译文】
一次,艾子出门,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穿着孝服,在路边悲哀。
艾子问:“你为何哭得这么伤心呢?”老妇人答道:“我的丈夫死了。”
艾子又问:“您年事已高,还为丈夫悲伤,您丈夫是谁?”老妇人回答:“彭祖。”
艾子说:“彭祖寿八百岁而死,不算短了,你何必这样伤心呢?”
老妇说:“我丈夫八百岁死,固然不算短,可世上还有活到九百岁而不死的人,这叫我怎么能不怨恨呢?”
肉智
艾子之邻,皆齐之鄙人也。闻一人相谓曰:“吾与齐之公卿,皆人而禀三才之灵者,何彼有智,而我无智?”一曰:“彼日食肉,所以有智;我平日食粗粝,故少智也。”其问者曰:“吾适有粜粟钱数千,姑与汝日食肉试之。”
数日,复又闻彼二人相谓曰:“吾自食肉后,心识明达,触事有智,不徒有智,又能穷理。”其一曰:“吾观人脚面,前出甚便。若后出,岂不为继来者所践?”其一曰:“吾亦见人鼻窍,向下甚利。若向上,岂不为天雨注之乎?”二人相称其智。艾子叹曰:“肉食者,其智若此。”
【译文】
艾子的邻居,都是齐国的粗人。他听见一个人和另一个人聊天时说:“我打交道的齐国的大官们,都是禀赋天、地、人的灵气的人,为什么他们有智慧,而我没有智慧呢?”另一个人说:“他们每天吃肉,所以有智慧;我平日都吃粗粮,所以没什么智慧。”那个问话的说:“我正好有卖粮食所得的几千枚铜钱,姑且给你天天吃肉试试看。”
几天后,又听他们俩聊道:“我自从吃肉以后,思维见识清晰高明,遇到事情都有能力解决,不但有解决问题的智慧,还能深刻探究其中的道理。”另一人说:“我看人的脚面,从前面伸出很合适,如果朝后面伸出不是要被后面来的人踩到吗?”那人说:“我也看到人的鼻孔,向下长很好,如果向上,岂不要被天上下的雨装满吗?”两人互相称对方聪明。艾子叹道:“吃肉的人智力不过如此啊!”
信口
艾子病热,稍昏,梦中神游阴府,见阎罗王升殿治事,有数鬼抬一人至,一吏前白之曰:“此人在世,唯务持人阴事,恐取财物,虽无过者,一巧造端,以诱陷之,然后摘使准法,合以五百亿万斤柴于镬汤中煮讫放。”王可之,令付狱。
有一牛头捽执之而去,其人私谓牛头曰:“君何人也?”曰:“吾镬汤狱主也,狱之事皆可主之。”其人又曰:“既为狱主,固首主也,而豹皮裩若此之弊!”
其鬼曰:“冥中无此皮,若阳人焚化方得,而吾名不显于人间,故无焚贶者。”
其人又曰:“某之外氏,猎徒也,家常有此皮,若蒙狱主见悯,少减柴数,得还,则焚化十皮,为狱主作裩。”
其鬼喜曰:“为汝去亿万二字,以欺其徒,则汝得速还,兼免沸煮之苦三之二也。”于是叉入镬煮之,其牛头者,时来相问,小鬼见如此,必欲庇之,亦不敢令火炽,遂报柴足。既出镬,束带将行,牛头曰:“勿忘皮也。”
其人乃回顾曰:“有诗一首奉赠云:‘牛头狱主要知闻,权在阎王不在君;减刻官柴犹自可,更求枉法豹皮裩。’”
牛头大怒,叉入镬汤,益薪煮之。
艾子既寤,语于徒曰:“须信口是祸之门也。”
【译文】
艾子病了发高烧,有些昏昏沉沉,在睡梦中灵魂去游阴曹地府,看见阎罗王升堂问事。有几个鬼抬上一个人来,一个鬼吏向前汇报说:“这个人在阳世上,只顾干些挟制别人隐私的缺德事情,用恐吓的手段诈取财物;就连清白无过的人,也被他巧设机关,诱惑下水,然后按他的指使照他的办法去干坏事。对此人应该用五百亿万斤柴火放在锅底下去烧煮他,煮过之后再放他回去。”阎王认为可以,命令交付牢狱去执行。
有个牛头鬼上来揪住他,押了下去。那个人便私下询问牛头鬼说:“你是什么人呀?”“十八层地狱的狱主,狱中的事都有我主持。”
那人私下里探头问牛头鬼:“你既然主管牢狱,为啥穿着这么破烂的豹皮裤子呀?”
牛头鬼说:“阴间没有豹皮,如果阳间有人焚化才能得到。”那人立即说:“我舅家专门打猎,这种皮子多着呢。如果你肯怜悯,减少些柴火,假若我能够活着回去,定为你焚化十张豹皮。”
牛头鬼大喜,答应减去“亿万”两字。煮烧时也只是形式而已。待那人将归时,牛头鬼叮嘱道:“可千万不要忘了豹皮呀!”
那人回头对牛头鬼说:“我有一诗要赠送给你:‘牛头狱主要知闻,权在阎王不在君;减刻官柴犹自可,更求枉法豹皮裩。’”牛头鬼大怒,把他扠入滚沸的水锅里,并且加添更多的柴煮了起来。
艾子醒后,对他的徒弟们说:“必须相信口是祸之门啊!”
前一篇:道德模范的榜样故事(3)
后一篇:相思莫相负·白落梅谈宋词(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