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国的文人至死是少年!

(2025-01-15 20:20:1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民国的文人至死是少年!
        民国时,叶公超借了吴宓的钱却忘了还。吴宓在日记中写道:“公超陪宓至交通银行,以国币三十五元,换得港币三十二元,公超借去宓港币十元(始终未还)。”某日又写:“我应当催他还,这是帮助他,怕他万一忘掉成为品德上的污点。”
        ————————————————
        学生祝贺叶公超荣膺“驻美大使”,叶微微一笑,附耳低声说:“别提了,是赔本儿生意!”
        ————————————————
        20世纪30年代中期,郑景康为齐白石照相,照了12张,还放大了一张三尺半的,白石老人送郑一幅虾图。周维善为齐白石画了一张像,老人送周一幅《东方朔偷桃》人物画。没过几天,齐白石便在客厅中写了块牌子,说“双方不合算”,表示以后再有人照相、画像,概不应酬。
        ————————————————
        朱维铮说:“平情而论,刘师培与何震,名为夫妇,情如狮羊。”
        ————————————————
        张爱玲为出版小说《传奇》,着奇装异服去印刷所校稿样,使整个印刷所的工人停了产。张很得意,对跟她聊天的女工说:“要想让人家在那么多人里只注意你一个,就得去找你祖母的衣服来穿。”女工不解,问:“穿祖母的衣服,不是穿寿衣一样了吗?”张说:“那有什么关系,别致就行。
        ————————————————
        北大学生每届毕业,按惯例都要印制同学录,将师生的写真、履历汇为一集,印刷费通常由教授们捐助。黄侃对此不以为然,既不照相,也不捐钱。待到同学录印出,学校一视同仁,也给黄侃送去一册,以作纪念。黄侃将册子随手丢入河中,愤然骂道:“一帮蠢货,请饮臭水!”持此态度的还有辜鸿铭,学生找他索要照片,他愤慨地说:“我不是娼妓者流,何用照片?你们要是不吝惜经费,何不铸一座铜像作为纪念?”
        ————————————————
        吴稚晖喜欢骂人,就连蒋某人、戴立也未能幸免。一次,他抡着拐杖追戴立,戴立在前面狼狈逃窜,他在后面气喘吁吁边追边骂:“可惜,撵不上这个狗杂种。”蒋某人扣押了他,他让卫队长转告蒋某人:“你个婊子养的。”
        ————————————————
        吴稚晖十分幽默。清末科举时,吴曾中举人,后来他对朋友说:这个举人是我骗来的,因为我写的文章不长,但全部是用大篆写的,所以科举考官看不懂字,又觉得字写得很好,就把我录取了。
        ————————————————
        刘文典去见蒋某人的时候,戴着礼帽,穿着长衫,大摇大摆就走进蒋某人的办公室了。蒋某人瞧见他这副模样,满脸怒容,上来就问:“你是刘文典吗?”刘文典一听蒋某人这么没礼貌,顺嘴就回了句:“我字叔雅,文典那是父母长辈才能叫的,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叫的。”
        ————————————————
        1925年11月22日,奉系大将郭松龄在滦州誓师反奉,《京报》社长邵飘萍将交战两军主帅的照片并排印在报纸上,其中张作霖照片下写:“马贼头目张作霖”,郭松龄照片下则写:“东三省救主郭松龄”。几年后被张作霖所杀。
        ————————————————
        金岳霖主讲逻辑学,有学生感到这门课十分枯燥,便问金教授:“你为什么要搞逻辑?”金答曰:“我觉得它很好玩。”
        ————————————————
        徐志摩这样描述逻辑学家金岳霖:“金先生的嗜好是捡起一根名词的头发,耐心地拿在手里给分。他可以暂时不吃饭,但这头发丝粗得怪讨厌的,非给它劈开了不得舒服。”
        ————————————————
        袁世凯之子袁克文每次南游,都要典当俱尽,又不愿开口求人,于是卖字换钱。他曾在《北洋画报》上登出广告一则:“联屏、直幅、横幅整纸每尺二元,半纸每尺一元。折扇每件六元,过大、过小别议。以上皆以行书为率,篆倍直,楷、隶加半,点品别议。先润后书,亲友减半,磨墨费加一成。
        ————————————————
        辜鸿铭喜欢妻子淑姑的小脚,每当无聊时,辜就让她脱掉鞋子,然后低下头,如闻花香;而写作需要灵感时,他就会将淑姑叫进书房,让她把玉足放到事先准备好的凳子上,时捏时掐,自得其乐,一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辉。辜曾对人津津乐道说:“前代缠足,实非虐政,我妻子的小脚,乃我的兴奋剂也。”康有为为此送过辜一张“知足常乐”的横幅,辜说:“康有为深知我心。”
        ————————————————
        郁达夫应邀演讲文艺创作,上台在黑板上写了“快短命”三个大字,台下听众不明所以。郁于是说:“本人今天要讲的题目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概念》,黑板上的三个字就是要诀,'快’就是痛快,'短’就是精简扼要,'命’就是不离命题。演讲和作文一样,也不可以说得天花乱坠,离题太远,完了。”从在黑板上写字到说完话,用时不到两分钟,正合乎“快短命”三原则。
        ————————————————
        郁达夫带王映霞到新加坡生活,对她说:“这里是一个新的所在,你没有什么人认识,我要和你在这里终老。”王闲不住,让郁达夫给她找工作,郁说:“你既觉得太闲空,不会去找些白米来数数?”
        ————————————————
        1929年,成舍我因在其主办的《世界晚报》上揭露军阀暴行,被张宗昌逮捕。成舍我夫人便求曾任北洋政府总里的孙宝琦保救。经孙说情,成得免一死,由张的副官持名片送回,名片上写“送去成舍我一名,请查收”。孙于是回曰:“收到成舍我一名。”
        ————————————————
        胡适提倡白话文,黄侃是反对的。有一回讲课的时候,黄侃夸文言文特别高明,还举了个例子呢。他说:“要是胡适的老婆没了,他家发电报肯定会这么写:‘你的太太死了!赶快回来啊!’这得十一个字。但用文言文的话,只要‘妻丧速归’这四个字就成了,光电报费就能省三分之二呢。”
        ————————————————
        汪曾祺刚到昆明时,电影院里放的都是美帼电影,有一人坐在包厢的一角加以译解,叫做“演讲”。一次影片中有一个情节:约翰请玛丽吃饭。“演讲”的人说:“玛丽呀,你要哪样?”楼下观众中有一个西南联大的同学大声答了一句:“两碗焖鸡米线!”此本是玩笑话,不料“演讲”人认真了,立即把电影停住,把全场的灯打开,厉声问:“是哪个说的?”差点没打起来。
        ————————————————
        梅贻琦从1931年起担任清华大学校长,直至在台弯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在他任校长之前,清华师生驱赶校长、驱赶教授是家常便饭,因此历任校长在任时间都不长。有人问梅贻琦有何秘诀,梅幽默地说:“大家倒这个,倒那个,就没有人愿意倒梅(霉)!”
        ————————————————
        袁称帝之日,宴请各界代表,康士铎、乌泽声和汪健斋三人以“新闻界代表”的名义出席。袁世凯敬酒完毕,三人北面叩首,三呼万岁,只有汪健斋一人叫了四声万岁。出宫之后,康士铎、乌泽声连声骂他有失礼仪。
        ————————————————
        黎元洪挺喜欢薛观澜的,就想把自家女儿黎绍芬许配给他。薛观澜呢,觉得黎元洪的女儿太洋派了,没答应这门亲事。最后啊,薛观澜娶了袁世凯的女儿袁仲祯,这可把黎元洪给气坏了。
        ————————————————
        章太炎一向讨厌伍廷芳。伍廷芳死后,其子伍朝枢拜访章太炎,说:“先父身体康健,只因总里(指孙中山)蒙难,奔走湘粤,操劳过度,遂致病倒,十天之中,须发皆白……”章插嘴道:“伍子胥一夜须白过昭关,君家早有先例。”伍朝枢又说:“火葬如在欧美,极为寻常。惟在中国,尚属创见。”章笑道:“我国古已有之,武大郎就是火葬。”次日,章太炎送去一副挽联:一夜白髭须,多亏东皋公救难;片时灰骸骨,不用西门庆花钱。”
        ————————————————
        学部侍郎乔君对辜鸿铭说:“您讲的那些话,全是王道那一套,可为啥在如今就行不通呢?”辜鸿铭回应道:“这世上的道就两种,不是王道,就是混蛋之道。孟子讲过:‘道仁,仁与不仁罢了。’”
        ————————————————
        谭鑫培的戏在北京特别火,好多大学里都有他的粉丝。有一天课间休息的时候,老师们闲聊起谭鑫培的《秦琼卖马》。胡适在旁边插了句话:“京剧太老套了,拿一根鞭子就当马,拿两面旗子就当车,应该用真的车和马才对呀。”在场的人都静静地听着他的高见,没人搭话。突然,黄侃猛地站起来说:“适之啊,适之啊,要是那样的话,唱《武松打虎》可咋整呢?”
        ————————————————
        熊十力和梁漱溟起了争执。熊十力能说会道的,梁漱溟呢,不善言辞,就转身想走。可熊十力气还没消呢,大喊一声:“想走啊?”话音没落,一下子就扑了过去,朝着梁漱溟的后背捶了三拳,还大骂:“蠢货!蠢货!”
        ————————————————
        18岁的时候,鲁迅跟林语堂都住在上海北四川路横滨桥那块儿。有一回,鲁迅不小心把抽剩下的烟头扔到林语堂的帐子下面了,蚊帐的一个角就给烧着了。林语堂把火弄灭之后,心里特别不痛快,就很凶地埋怨鲁迅。鲁迅觉得林语堂有点大惊小怪,就回嘴说:“全烧光了又能咋的?总共也就值五块钱嘛!”这两人大吵一架之后就掰了。
        ————————————————
        北京汇丰银行华人账房邓君翔挪用公款,托人找张作霖帮自己外逃。张听说亏空的是洋款,大笑着对来人说:“历来是外国人骗中国人的钱,你的朋友能骗外国人的钱,是好小子,有出息,有胆量!你叫他暂时在你家住着,我马上派两个兄弟到你家站岗!”         
        ————————————————
        杨森为了却“与民同乐”的心愿,率先垂范,命令自己的各房姨太太下河去游泳,顿时城中万人空巷,争先恐后去长江边看“女人洗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