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古代四大美人(1)|古诗词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沉鱼·西施
《咏苎萝山》唐·李白
西施越溪女,出自苎萝山。
秀色掩今古,荷花羞玉颜。
浣纱弄碧水,自与清波闲。
皓齿信难开,沉吟碧云间。
勾践徵绝艳,扬蛾入吴关。
提携馆娃宫,杳渺讵可攀。
一破夫差国,千秋竟不还。
【译文】
西施是越国溪边的一个女子,出身自苎萝山。
她的魅力过去今天都在流传,荷花见了她也会害羞。
她在溪边浣纱的时候拨动绿水,自在的像清波一样悠闲。
确实很少能见她笑起来露出洁白的牙齿,一直像在碧云间沉吟。
越王勾践征集全国绝色,西施扬起娥眉就到吴国去了。
她深受吴王宠爱,被安置在馆娃宫里,渺茫不可觐见。
等到吴国被打败之后,竟然千年也没有回来。
《西施咏》唐·王维
艳色天下重,西施宁久微。
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
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罗衣。
君宠益娇态,君怜无是非。
当时浣纱伴,莫得同车归。
持谢邻家子,效颦安可希。
【译文】
艳丽的姿色向来为天下器重,美丽的西施怎么能久处低微?
原先她是越溪的一个浣纱女,后来却成了吴王宫里的爱妃。
平贱时难道有什么与众不同?显贵了才惊悟她丽质天下稀。
曾有多少宫女为她搽脂敷粉,她从来也不用自己穿著罗衣。
君王宠幸她的姿态更加娇媚,君王怜爱从不计较她的是非。
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纱的女伴,再不能与她同车去来同车归。
奉告那盲目效颦的邻人东施,光学皱眉而想取宠并非容易!
《西施》唐·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译文】
国家的兴亡是有它自己的原因的,吴国人何苦要怨恨西施。
如果西施能使吴国灭亡,那越国的灭亡又是谁的原因呢?
《吴宫怀古》唐·陆龟蒙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译文】
吴宫繁华的采香径和长洲苑如今荆棘丛生,吴王昔日的穷奢极侈和歌舞宴乐只剩下风声悲鸣。
吴王种种迷恋女色和昏庸腐败的事都导致亡国,吴国覆灭未必是西施的美胜过六宫的粉黛所造成。
《西施》唐·崔道融
苎萝山下如花女,占得姑苏台上春。
一笑不能忘敌国,五湖5何处有功臣。
【译文】
本是苎萝山下的像花一样的少女,却在吴王的姑苏台上占得头筹。
虽有欢笑却始终不忘国仇家恨,灭吴而身退后隐遁不知何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译文】
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艳丽,看起来很美;雨天时,在雨幕的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也显得非常奇妙。
如果把这美丽的西湖比作绝代佳人西施,那么无论浓妆还是淡抹都是那么地美丽多娇。
《咏史(其八)·西施》明·何吾驺
若耶溪畔好莲花,最似西施出浣纱。
一入吴宫叹殊绝,当年同伴始生嗟。
【译文】
若耶溪畔的莲花非常美丽,最像西施在溪边浣纱的样子。
当西施进入吴宫后,她的美貌令人惊叹,当年的同伴们也开始感叹她的命运变化。
《五美吟·西施》清·曹雪芹
一代倾城逐浪花,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头白溪边尚浣纱。
【译文】
倾国倾城的一代美女,早已葬身无情的浪花。吴王宫里的人们啊,只能白白地怀念她。
轻薄的人儿哟,不要把东村丑女笑话:她虽然年老白了头发,尚能在溪边怡然浣纱。
前一篇:四季读诗(7)|叶嘉莹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