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读诗(3)|叶嘉莹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曲江二首
其一》唐·杜甫
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
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
江上小堂巢翡翠,苑边高冢卧麒麟。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
【评注】
春光易逝、及时行乐的主题数见不鲜,而杜甫这一首,当以“伤多”为诗眼。首联蕴含丰盈充沛的情意:一片花飞,在敏锐的诗人眼中已经标志着春天的消逝,何况风飘万点?梁启超称杜甫为“情圣”,就是指这种潜气内转中顿挫的深情。
《绝句》南宋·释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评注】
杖藜,藜木制成的手杖。
这首诗是一位僧人所作。诗的前两句写他系船水边,拄杖闲步,恬淡适意之中微露孤寂之感。后两句敏锐地描绘出春日里微风细雨那种细腻温和的感觉。“欲湿”可见雨小,“不寒”可见风柔。“杏花雨”、“杨柳风”造语清新而自然贴切,更见舒缓之致。
《清明》北宋·王禹
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
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评注】
清明是春光骀荡、饮酒观花的好时节,这首诗表达的却是与世长违的志趣。诗人既不赏花,也不饮酒,兴味萧然犹如出家修行的僧人。寒食节在清明之前,有禁烟火、吃冷食的习俗。清明既过,自然可以解禁。常人以火烹食,这原是最具人间烟火气的场景。然而诗人借了火种来,却是要点灯读书的,可想其寂寞茕独之状。
《海棠》北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评注】
崇光,繁盛的春光。
在歌咏海棠的名篇中,这首诗造语工,用意新,可谓脍炙人口。娇媚的海棠在春光下明艳动人,当月上清霄的时候,海棠便笼罩在朦胧的月色之中,暗香幽幽,氤氲如雾。苏轼恐怕海棠在深夜里睡去,闭合不开,竟想到点了蜡烛来给它照明。这个带着几分童心痴意的描写历来被视作惜花的妙笔,大文豪天真有趣的心地也可见一斑。
《乌夜啼》五代南唐·李煜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评注】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李煜的词往往直接浅白,热烈动人,纯任感情自然流溢,这首《乌夜啼》便是典型的代表。全词几乎都是口语般的陈述与感叹,却有直击人心之效。春花凋谢,“太匆匆”便是词人发自肺腑的一句惋叹。
《思帝乡》唐·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评注】
这首词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少女大胆热烈追求爱情的心理。与一般古代女性的含蓄不同,词中少女对爱慕之人的欣赏、对自己心意的剖白,均以斩钉截铁的口吻直接说出,爽利如北朝乐府。
《望江南·暮春》北宋·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评注】
超然台,苏轼知密州时所修台名。
苏轼在去国怀乡之中常常兴致盎然,陶醉于优美的景致。偶尔兴起一点点悲感嗟叹,立刻能以雅兴开解。他的词妙语如珠,当我们读到“休对故人思故国”这几句时,那个“依然一笑作春温”的亲切可爱的苏子如在目前。
《江城子三首·其一》北宋·秦观
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评注】
这首小词特别能体现秦观作为婉约派词宗的特点,清丽纤柔,宛转凄恻。词的上片由杨柳起兴,柔软的枝条挽不住离人的轻舟,却能牵动离人的轻愁。当日佳期如梦,此际空余流水,思之万般惆怅。
《定风波》北宋·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评注】
这首词是历来传颂的名篇,只是以十分口语化的词句直道眼前之事,却蕴含着苏轼可贵的人生哲学。他在“同行皆狼狈”的大雨之中吟啸徐行,丝毫不以为意。待到雨过天晴之时,风雨俱成往事。
《天仙子》北宋·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评注】
春事堪伤,又兼词人多病,情怀自然不乐。饮酒听歌,歌声也是掩不过愁心去的。内容虽常见,词人却以巧妙的匠心写出了新意。
《浣溪沙》北宋·晏殊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评注】
岁月不居,年华易逝,何况碌碌劳生中又常有不如意事,无怪乎人们总想借酒浇愁、及时行乐。词的下片发人深省:触摸不到的“满目山河”、挽留不住的“落花风雨”已经是无法改变的了,索性伴着眼前的歌儿舞女暂寻一乐,忘却烦恼。
《山中问答》唐·李白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评注】
窅然,幽深遥远的样子。
山水之乐,在热爱自然的诗人眼中,正如“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的白云,是无法分享给旁人的。李白“一生好入名山游”,然而面对“何事栖碧山”这样的问题,他也无法回答山林之趣何在。或许,飘逸的落花、潺潺的流水,就是最好的答案。
《蝶恋花·暮春别李公择》北宋·苏轼
簌簌无风花自堕。寂寞园林,柳老樱桃过。落日多情还照坐。山青一点横云破。
路尽河回千转舵。系缆渔村,月暗孤灯火。凭仗飞魂招楚些。我思君处君思我。
【评注】
楚些,《楚辞·招魂》中多以“些”(音“嗦”)为句末助词,后以“楚些”为《楚辞》或《招魂》的代称。
暮春之际,就算无风,花也到了凋落的时节。这种无可奈何、无从挽回的离去,正如人间不得不面对的离别。
后一篇:闫肃创作的经典歌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