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博弈论案例(续3)

(2024-11-18 20:35:13)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博弈论案例(续3)

        未卜先知,算命先生的策略欺骗
        有一个算命的道士,占卜吉凶、推演因果很有一套。有一次,有三个书生进京赶考,听说那道士算命非常灵验,便一同前去道士那里算命,虔诚地向道士说:“我们三个此番进京赶考,劳烦道长算一算谁能考中?”
        那道士眼都没睁,嘴里煞有介事地叨念了一会儿,向他们伸出一根手指,但一言不发。三个书生疑惑不解,有个着急地问道:“我们三人谁能考中?”那道士还是一言不发,依旧伸出一根手指,算是回答。三个考生见道士迟迟不肯开口,以为是天机不可泄露,只好心怀疑惑地走了。
        三个考生走后,道士旁边的小道童好奇地问:“师父,他们三人到底有几个得中?”
        道士胸有成竹地说:“中几个都说到了。一根手指可以表示他们中的一个人中,可以表示只有一个不中,还可以表示三个人一齐中,当然也可以表示一个人都不中。”
        小道童这才恍然大悟。
        正是因为道士知道自己的一个手势便能将可能的四种结局都概括了,事实上这种两头堵的策略是很多“未卜先知”者惯用的手法,这就涉及博弈论中的策略欺骗。
        明朝正德年间,福州府城内有位秀才郑堂开了家字画店,生意十分兴隆。有一天,一位叫龚智远的人拿来一幅传世之作《韩熙载夜宴图》押当,郑堂当场付银八千两,龚智远答应到期愿还一万五千两。一晃就到了取当的最后期限,却不见龚智远来赎画,郑堂感觉有些不大对劲,取出画一看,竟是幅赝品。郑堂被骗走八千两银子的消息,一夜之间不胫而走轰动全城。
        两天之后,受骗的郑堂做出一个让人大跌眼镜的决定。他在家中摆了几十桌酒席大宴宾客,遍请全城的士子名流和字画行家赴会。酒至半酣,郑堂从内室取出那幅假画挂在大堂中央,说道:“今天请大家来,一是向大家表明,我郑堂立志字画行业,绝不会因此打退堂鼓;二是让各位同行们见识假画,引以为戒。”待到客人们一一看过之后,郑堂把假画投入火炉,八千两银子就这样付之一炬。郑堂的烧画之举再次轰动全城。
        第二天一大早,那个本已销声匿迹了的龚智远早早来到郑堂的字画店里,推说是有要事耽误了还银子的时间。郑堂说:“无妨,只耽误了三天,但是需加三分利息。”铁算盘一打,本息共计是一万五千二百四十两银子。龚智远昨夜已得知自己的那幅画已经被烧了,所以有恃无恐地要求以银兑画。郑堂验过银子之后,从内堂取出一幅画,龚智远冷笑着打开一看,不由得头晕目眩两腿发软,当下就瘫倒在地。
        原来,郑堂依照赝品造了另一幅假画,而烧掉的是自己仿造的假画。
        郑堂的欺骗策略之所以能奏效,在于郑堂将计就计,运用自己的策略,请骗子龚智远入瓮,聪明的龚智远反倒成了傻子。这里的关键在于为了赢对方而自愿增加自己的行动步骤,甚至付出微小的代价以诱敌深入。

        信息环境下的优劣转换
        有一次,魏国和赵国联合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王派田忌率领军队前去救援,径直进军大梁。魏将庞涓听到这个消息,率师撤离韩国回魏,而齐军已经越过边界向西挺进了。当时齐国的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那魏军向来凶悍勇猛,看不起齐兵,齐兵被称作胆小怯懦。善于指挥作战的将领,就要顺应着这样的趋势而加以引导。兵法上说:‘用急行军走百里和敌人争利的,有可能折损上将军;用急行军走五十里和敌人争利的,可能有一半士兵掉队。’命令军队进入魏境先砌十万人做饭的灶,第二天砌五万人做饭的灶,第三天砌三万人做饭的灶。”
        庞涓行军三日,看到齐国军队中的灶越来越少,就特别高兴地说:“我本来就知道齐军胆小怯懦,进入我国境才三天,开小差的就超过了半数啊!”于是放弃了他的步兵,只和他的轻装精锐部队日夜兼程地追击齐军。
        孙膑估计他的行程当晚可以赶到马陵。马陵的道路狭窄,两旁又多是峻隘险阻,适合埋伏军队,孙膑就叫人剥去树皮,露出白木,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然后又命令一万名善于射箭的齐兵隐伏在马陵道两边,规定晚上看见树下火光亮起就万箭齐发。庞涓当晚果然赶到砍去树皮的大树下,看见白木上写着字,就点火照树干上的字,上边的字还没读完,齐军伏兵就万箭齐发,魏军大乱,互不接应。庞涓自知无计可施,败局已定,就拔剑自刎。齐军乘胜追击,把魏军彻底击溃,俘虏了魏国太子申,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孙膑使用的信息战,就是利用魏国人日常观念中“齐国军队胆小怯懦”做文章,一边减少军营中的灶,一边增加军队数量,让己方的军事实力超过对方,然后进行伏击。而魏国的将军庞涓之所以失败,就在于他过于相信自己所知道的常识,认为齐国军队真的军心涣散逃亡过半了。一方面是孙膑准确掌握了双方的实力对比,另一方面是庞涓茫然无知,最终的结果也正是齐国军队把魏国军队杀得片甲不留。

        在东汉末年,曹操率领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曹操的队伍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做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劲敌。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已经酝酿成熟。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并且故意在桌上留了一封信。蒋干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所写,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深信不疑。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的时候,才发现中了周瑜的计。
        从周瑜所施的这个计谋来看,不仅可以看出周瑜聪明,还有周瑜的设局之策,如果他不采取这个策略,那么蒋干就会处于主动的地位,即使是不被蒋干说服,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
        然而,他采用了反间计,不仅没有给蒋干做说客的机会,而且还除掉了蔡瑁、张允两个劲敌,可谓是一举两得。曹操派蒋干来刺探军情,是想充分了解敌人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将计就计无疑是最佳策略。因为表面上虽然曹操掌握了对方的信息,而实际上正中了周瑜的将计就计,这其实是一种虚假的信息环境。

        春秋时伍子胥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的祖父伍举、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俱是楚国忠臣。公元前522年,楚平王怀疑太子“外交诸侯,将人为乱”,迁怒于太子太傅伍奢,将伍奢和伍尚骗到郢都杀害,伍子胥只身逃往吴国。
        在逃亡中,伍子胥在边境上被守关的斥候抓住了。斥候对他说:“你是逃犯,必须将你抓去面见楚王!”伍子胥说:“楚王确实正在抓我。但是你知道楚王为什么要抓我吗?是因为有人跟楚王说,我有一颗宝珠,楚王一心想得到我的宝珠,可我的宝珠已经丢失了。楚王不相信,以为我在欺骗他。我没有办法了,只好逃跑。现在你抓住了我,还要把我交给楚王,那我将在楚王面前说是你夺去了我的宝珠,并吞到肚子里去了。楚王为了得到宝珠,就一定会先把你杀掉,并且还会剖开你的肚子,把你的肠子一寸一寸地剪断来寻找宝珠。这样我活不成,而你会死得更惨。”
        斥候信以为真,非常恐惧,赶紧把伍子胥放了。伍子胥终于逃出了楚国。
        在伍子胥被斥候抓住以后,人们禁不住为他捏了一把汗,他当时所处的几乎是一种绝境了。但是伍子胥毕竟不是平庸之辈,他采取了一个绝妙的策略,让自己绝处逢生。
        其实,伍子胥是利用了他和斥候的信息不对称:他知道楚王抓他的真正原因,但是斥候不知道。他利用这一点设了一个局,在他设的局中,斥候只能帮助他。对于伍子胥的话,斥候为了小心起见,一定会抱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而这种态度对伍子胥大为有利,并最终帮助他摆脱了困境。
        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伍子胥三言两语巧妙地改变了自己的劣势处境,并且把个人的困境与对手的困境捆绑在了一起,迫使其作出帮助自己解围的选择。

        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萧萧是一个开朗乐观、美丽大方的女孩,进大学的第一天,她就和宿舍的姐妹熟悉起来。即使是内向的小洁也无法拒绝她热情的微笑,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女孩很快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萧萧漂亮、活泼、又多才多艺,她会打排球,还会拉小提琴,所以很快就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到大二的时候,萧萧当选了校学生会的文艺部部长,她很忙,忙着组织各种活动,忙得顾不上吃饭、睡觉,甚至是学习,因为小洁是她最好的朋友,所以很多事情她自然会想到请小洁帮忙。“小洁,今天中午帮我买一下饭啊!”“小洁,帮我复印一下这份笔记好吗?”一开始小洁都会毫无怨言地帮她做这些事,可是次数多了,敏感的小洁觉得自己俨然是萧萧的使唤丫头,因此当萧萧又喊她帮忙时,她冷着脸说:“我是你的保姆啊?”萧萧诧异地看了她一眼:“你没事儿吧?”也没放在心上,说完就去忙其他的事了。
        在校园里,像萧萧这样的女生自然会得到许多男生的青睐,隔三差五就会有男生捧着鲜花或者各种零食来宿舍找她。她很大方,鲜花往宿舍桌上的大花瓶里一插,至于零食嘛,大家共享。她是好意,可小洁不知怎么就觉得她是在向大家炫耀,每次看到那些美丽的鲜花,小洁总会觉得心里堵得慌。
        大二下学期的时候,学校里有两个去国外访问的学生名额,萧萧幸运地获得了其中的一个,在为她送行的班会上,小洁勉强地微笑着,内心却愤愤不平:同样是人,为什么她就这么幸运呢?
        那天晚上,小洁终于不能控制自己,她以萧萧高中同学的名义写了三封极尽编造之能事的匿名信,分别寄到学校、系里和学生会。由于萧萧平时说过很多自己的情况,她编造起来居然滴水不漏。信里的内容迅速传开了,校方信以为真,取消了萧萧的出国资格,老师、同学都用异样的目光注视萧萧,她在人们心中成了卑鄙、欺骗的代名词,这对于一向自信、顺利的萧萧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她日渐沉默和消瘦,几乎不和任何人说话,每天苍白着脸游荡在教室和宿舍之间,像一个没有灵魂的空壳。虽然后来证明匿名信中的内容全是谎言,萧萧还是选择了退学。她悄悄地办好了手续,悄悄地收拾好东西离去,没有向任何人告别。从匿名信中那些逼真的细节,她一眼就看出是谁的大作。与失去出国机会相比,被最好的朋友出卖让她受到更大的伤害。这件事在她心中留下了永远的阴影。
        萧萧没有防人之心,将自己的所有信息都透露给小洁,如果她们一直是好朋友,这当然没有什么大碍,但是,如果她们成了博弈中的对手,那么后果便真的不堪设想了。

        人生从某种角度看也是一场战争,在这种战争中,为了求生存,必须要有谨慎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这样才不至于上某些人的当,吃大亏。那么,什么样的朋友应该提防呢?
        (1)得了便宜还卖乖的。这种人的特点是占了你的便宜以后,还说你欠了他的。
        (2)无事生非的。这种人的特点是总说不腻别人的闲话,听风就是雨,跟狗仔队差不多。可以想象背过头去,你马上也会成为他的谈资。
        (3)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这种人是最可怕的,他永远不会对你表示出反感,可是也许某一天你的落魄正是拜他所赐。
        (4)言行不一的。这种人的特点是说得到,做不到。与这种人交往不要抱有期望,他就算给了承诺,也永远不会履行诺言。
        (5)嫉妒心特别强的。这种人是埋藏在你身边的“定时炸弹”,起初还好,一旦你表现出了你的优秀和不凡,便会立刻点燃他心中的妒火。与这种人交朋友,等于让自己处于一个极其危险的境地。
        (6)易践踏别人自尊心的。这种人其实是最可悲的,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自卑心理,就拼命地用践踏别人自尊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自信心。他们几乎永远不会说出赞美的话,言出必伤人。

        (摘自《博弈论的诡计大全集》,作者欧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