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最著名的孤篇诗人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些诗人以一首诗而闻名于世,流芳千古——
《入若耶溪》南北朝·王籍
艅艎何泛泛,空水共悠悠。
阴霞生远岫,阳景逐回流。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此地动归念,长年悲倦游。
【译文】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这地方让我生了归隐之心,我因多年来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而悲伤起来。
【赏析】
诗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通过以动写静的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林的幽静。
《赠去婢》唐·崔郊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
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译文】
公子王孙竞相争逐在后面,貌美的女子流泪湿透了罗巾。一旦进入深幽如海的侯门,从此萧郎便成为了陌路之人。
【赏析】
崔郊与姑母家的婢女相爱,后来婢女被转卖别家,他念念不忘,两人相约寒食相见,备感悲伤,于是写下此诗。“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道尽了相爱却无法相守的悲剧与心伤。
《赠范晔诗》南北朝·陆凯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译文】
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给远在陇山的友人。江南别没有更好的礼品相送,姑且把一枝梅花送去报春。
【赏析】
某一年春天,陆凯正在赏梅,他想给远在长安的友人范晔带点东西,于是折下一枝梅,叫住信使带往长安,尽显诗意与浪漫。
《临江仙·未遇行藏谁肯信》北宋·侯蒙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风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馀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译文】
一直没有遇上圣明的君主,没作上官,过着隐居的生活,谁肯信服呢?而今才显现了名声和踪迹:画工将我画在风筝上,那么我正好借着风力,乘风直上。在半空中,风慢慢吹来,我觉得身体渐渐平稳了,只觉得要飘到月宫去了。此时正是雨后,夕阳西下之时,又有多少人身在平地,羡慕我登上了碧霄之中啊!
【赏析】
侯蒙早年未中进士且因貌丑被人嘲笑,有人将他的样子画在风筝上,他便写下此词,表达了自己的豁达与自信。
《酌贪泉》东晋·吴隐之
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
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译文】
古人传言此泉水,一饮就生贪婪心。试使夷齐饮此水,终当不改清廉心。
【赏析】
吴隐之路过石门“贪泉”时饮水赋诗,以伯夷叔齐不贪财权的情操自勉。
《题玉泉溪》唐·湘驿女子
红叶醉秋色,碧溪弹夜弦。
佳期不可再,风雨杳如年。
【译文】
红叶片片沉醉于动人的秋色,碧溪潺潺在夜里弹奏起琴弦。美好的日子逝去不可能再来,凄风苦雨无限让人度日如年。
【赏析】
此诗描绘了美丽的秋色和女子的忧伤,那曾经的美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唯有漫长的凄风苦雨陪伴着她。
《题临安邸》南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游人如痴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赏析】
这是林升写在南宋皇都临安一家旅舍墙壁上的“墙头诗”,揭露了南宋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沉迷于享乐的现状,表达了诗人的愤慨之情。
《答人》唐·太上隐者
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
【译文】
我偶尔会来到松树下,头枕石头睡觉。
深山中没有日历,所以到了寒气消失的时候,我都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赏析】
诗人以自己的隐居生活和山中的节气变化,展示出不食人间烟火的高人形象。
《断句》北宋·苏麟
近水楼台先得月,
向阳花木易逢春。
【译文】靠近水边的楼台,能先看到月亮的投影;而迎着阳光的花木,最容易形成春天的景象。
【赏析】
因全诗仅此两句,故称为断句。其由来是,范仲淹常举荐随员做官,而苏麟因外出办事不在跟前,未被举荐,于是作诗暗示。实则反映了人在仕途中,离权贵近的人更容易得到提拔重用。
前一篇:唐宋诗人故事-辛弃疾|张学淳著
后一篇:《独白下的传统》(6)|李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