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的小品文集,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内容涉及修身、养性、立言、立德、为学、致仕、立业、治家等各方面,主要表达的是文人雅士淡泊名利、宁静致远、超凡脱俗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为明代清言的代表作之一。
醒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今之昏昏逐逐,无一日醉。
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
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依仗才华出众而傲然众人,就要提防背后害人的小人;装作忠厚老实的样子欺骗众人,就怕面前有能映照出邪恶的镜子。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
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不要怪小人颠倒是非黑白,正是因为他们习惯了颠倒是非才成为小人;不要感叹我们经受的磨难,正是因为历经磨难,英雄本色才更为彰显。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
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在纷纭复杂的环境之中,能够拨开层层迷雾,开辟出一条路径,这才是卓越的手段;在情况危急动荡的时期,能坚持自己的操守,守住自己的底线,才能显出这个人立场坚定。
澹泊之守,须从浓艳场中试来;
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过。
——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
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
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
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
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承受;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太高,要顾及到对方是否能做到。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
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不懂得人情世故,就会危机四伏;不懂得事物的特性及规律,一生都如同梦境般虚幻。
遇沉沉不语之士,切莫输心;
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遇到喜怒不形于色的人,一定不要急于推心置腹;遇到易怒且自以为是的人,要格外当心自己说出的话。
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
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
——不要在焦头烂额的时候系好帽带,端正帽子,以示从容;不要在救死扶伤的时候还循规蹈矩。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
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议论事情的人,自己置于事情之外,应该尽量了解事情的全部是非曲直;做事的人,自己处于事情之中,应当完全抛弃个人的利害得失。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
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节俭朴素本是一种美德,然而过分节俭就是小气,就会变成为富不仁的守财奴,如此反有伤正道。谦让本来也是一种美德,可是太过分就会变成卑躬屈膝处处讨好人,而给人一种好用心机的感觉。
藏巧于拙,用晦而明,
寓清于浊,以屈为伸。
——把巧捷包藏在朴拙中,用隐晦的手法作光明正大的事,在混浊的世态中寄托清廉的作为,以委屈求全作为日后发展的手段。
彼无望德,此无示恩,穷交所以能长;
望不胜奢,欲不胜餍,利交所以必忤。
——对方并不期望得到什么利益,我也不会故示恩惠,这是穷朋友能长久交往的原因。老是想有所获得,欲望又永远无法满足,这是以利益来结交朋友必然会反目的理由。
怨因德彰,故使人德我,不若德怨之两忘;
仇因恩立,故使人知恩,不若恩仇之俱泯。
——怨恨会由于行善而更加明显,所以与其让人感恩怀德,不如让人把赞美和埋怨都忘掉;仇恨会由于恩惠产生,与其施恩而希望人家感恩图报,不如把恩惠与仇恨两者都消除。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
天劳我形,吾逸吾心以补之;
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
——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命运使我的形体劳苦,我便安乐我的心来弥补它;命运使我的际遇困窘,我便扩充我的道德使它通达。
澹泊之士,必为秾艳者所疑;
检饬之人,多为放肆者所忌。
——品德高洁、性情淡泊的人,一定会遭到那些追名逐利之人的怀疑;言行谨慎处处检点的人,大多会遭受那些邪恶放肆的小人所嫉妒。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
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对于那些事业陷入困境的人,我们要探究他敢于拼搏的初心;对于一个事业成功而感到万事如意的人,要观察他是否永远坚持下去,考虑结局如何。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
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耗费千金而广结吸纳天下豪杰,哪里比得上拿出半瓢的米粟去接济饥饿的人呢?建筑千间屋舍以招揽天下宾客,哪里比得上搭建只有几根椽的茅舍来庇护孤苦贫寒的人呢?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
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恩惠不论多寡,给人度过困厄的一壶浆饭,可以得到献身之士;怨恨不在浅深,使人伤心的一杯肉羹,可以导致亡国之祸。
仕途虽赫奕,常思林下的风味,则权势之念自轻;
世途虽纷华,常思泉下的光景,则利欲之心自淡。
——仕进之路虽然显赫辉煌,经常想想退隐山林之后的清幽风味,追求权势的念头自然就会变轻了;人生历程虽然富丽繁华,经常想想死后归于黄泉的寂寞光景,贪恋私欲的心情自然就会变淡了。
居盈满者,如水之将溢未溢,切忌再加一滴;
处危急者,如木之将折未折,切忌再加一搦。
——处于志得意满之时的人,就好像水将要溢出还未溢出的时候,切忌再添加一滴;处于危急情形中的人,就好像树木将要折却还没折的时候,切忌再轻轻地一按。
了心自了事,犹根拔而草不生;
逃世不逃名,似膻存而蚋还集。
——能在心中将事情作了结才是真正将事情了结,就好像拔去根以后草不再生长一样;逃离了尘世却还有求名之心,就好像腥膻气味还存在,仍然会招来蚊蝇一样。
情最难久,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故任性人终不失性。
——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才子安心草舍者,足登玉堂;
佳人适意蓬门者,堪贮金屋。
——有能耐的人,若能够在茅屋草舍中安心读书,将来一定能够登大雅之堂;二八佳人肯瞩目出身贫困者,将来一定能够被金屋藏娇。
喜传语者,不可与语;
好议事者,不可图事。
——喜欢传递闲话的人,不要与他共话,否则将深受其害;好议论事情长长短短的人,不要与他一起图谋大事,否则必坏其事。
甘人之语,多不论其是非;
激人之语,多不顾其利害。
——谄媚、曲意逢迎之人的话,多半不分是非清白;想要激怒别人的话,大多不顾及利害得失。
真廉无廉名,立名者,正所以为贪;
大巧无巧术,用术者,乃所以为拙。
——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笨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