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萤窗小语(3)|刘墉

(2024-07-04 20:40:17)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萤窗小语(3)|刘墉

        醉与疯
        很少有酩酊的人会承认他们醉了,也极少有精神病的患者认为自己疯了。尽管他们步履蹒跚,言行乖谬,但当你对他们说“你醉了!”“你疯了!”的时候,他们都要矢口否认。这是因为他们已经醉了,已经疯了,醉得不觉自己的醉,疯得不知自己的疯。
        所以如果你要劝一个人不醉,防一个人发疯,就该在他清醒的时刻警告他、疏导他。等到他已经带有三分醉意,几分错乱,再图挽回,就难上加难了。

        量出为入
        某次我访问一位九十高龄的老先生,请教他长寿的饮食之道。老先生说:“就饮食而言,要吃得够,不必吃得饱;要量出为入,不必量入为出。”
        我不解,请他进一步解释。
        老先生笑笑:
        “许多人吃饭,总要到饱得撑不下去,才觉得心安,却不想想自己的消耗量有没有那么多,结果不但多吃的是浪费,更增加了身体的负担。这就好比,只为了有口袋,不考虑需要,便总是装满东西;只为了有原料,不考虑机器的力量和市场的需求,就一个劲儿地生产。到头来,口袋当然容易破,机器也自然容易坏。”

        崇高的卑微
        有一个很小很小的岛,自惭形秽地向上帝诉苦:“上帝啊!您为什么让我生得这么渺小可怜呢?放眼世界,几乎任何一块土地都比我高,别人总是巍然而立,高高在上,甚至耸入云端,显得那么壮观伟大,我却孤零零地卧在海面,退潮时高不了多少,涨潮时还要担心被淹没。请您将我提拔成喜马拉雅山,否则就将我毁灭吧!因为我实在不愿意这样可怜地活下去了。”
        上帝笑笑:“且看看你周围的海洋,它们占地球面积的四分之三,也就有四分之三的土地在那下面,它们吸不到一点新鲜的空气,见不到多少和煦的阳光,尚且不说话,你又为什么要抱怨呢?”
        小岛突然汗如雨下:“请饶恕我的愚蠢,维持我崇高的卑微吧!感谢上帝,我已经太满足了!”

        打与骂
        我的水龙头漏水,请工人来修。原来是因为里面的橡胶磨损,造成无法锁紧。
        工人把新的橡胶装入,并重新扭上龙头,对我说:“以后关水不要扭得太紧,水恰恰止住就可以了!”
        “扭紧一点不是更好吗?”我问。
        “不!扭得太紧只会使橡胶磨损和弹性疲劳,反而造成漏水。”
        从此,每次我管教孩子,都会想到水电工的那句话。过严的管教,只可能造成孩子的习以为常、阳奉阴违,当孩子把打骂都看成家常便饭时,问题反而更多了!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的《终南别业》里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自古以来画家最爱描绘的境界。而我,除了喜欢以这两句诗入画之外,更爱反复吟咏,咀嚼其中的哲理。
        当我们纷忙劳碌,事业顺利,左右逢源的时候,往往并不快乐,因为我们没有宁静,不知休止,更不能体会闲适的美。只有等一朝势落成春梦,仿佛行到水穷处,才将俗务抛开,坐下来,静观烟岚云影幻化的美。
        李易安病中曾写过这样的句子:“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不也是在不得意处得“意”吗?

        爱河船声
        我有一次到高雄出差,晚上没事就跟当地的朋友坐在“爱河”旁边欣赏夜景。正在聊天的时候,远方河面上隐约传来“咚咚”的音响,那声调十分规则,有些像鼓,却又不及鼓声来得响亮,我就好奇地问:“那是什么声音啊?”
        “这个你都不知道?”朋友有点好笑地说,“这是河上拖木船的马达声,等下你就会看到了,一条小船用绳子拉着长长的几十根木头在河面行驶,有时浮木上还坐着人呢!他们抽烟、聊天,比我们更惬意。”
        “真的?那一定很有意思。”于是我就兴冲冲、眼巴巴地望着河的远方,希望看到拖木船和朋友描述的景象。可是那船似乎行驶得非常慢,只听到咚咚的音响不断传来,却等了半天也未见船的影子。
        “真是太慢了,我们一边聊一边等吧。”我说,于是又继续闲话家常,聊了一会儿,我突然想到那拖木船该已驶至眼前,赶紧转过头寻找,但是咚咚的声音依旧,却仍是一片空荡荡的河面。“怎么还没到?”我抱怨地说。
        “已经过了。”朋友讲,“你没发现这声音的方向与刚才相反了吗?”我闻言大惊,侧耳细听,果然那咚咚如鼓的音响,已移到了河的另一端,渐行渐远,最后只剩下一片苍茫的夜色、一流潺潺的水声和我一颗怅然若失的心。
        唉!人生机遇,稍纵即逝,谁说不对呢?

        天堂与地狱
        某人死后,灵魂来到一个地方,当他进门的时候,阎王对他说:“你不是贪吃吗?这里有的是东西随你吃。你不是贪睡吗?这里睡多久也没人打扰。你不是爱玩吗?这里有各种娱乐由你选择。你不是讨厌工作,不喜欢受拘束吗?这里保证没有事做,更没人管你。”
        此人于是高高兴兴地留下来。吃完就睡,睡够就玩,边吃边玩,但是三个月下来,他渐渐觉得有点不是滋味,于是跑去见阎王:
        “这种日子过几天倒还不错,但是时间长了,不见得好。因为玩得太多,我已经提不起什么兴趣;吃得太饱,使我身体不断发胖;睡得太久,头脑又变得迟钝。您能不能给我一点工作,早晨催我起床啊!”
        阎王摇摇头:“对不起!这里没有工作,更没人催你早起。”
        又过了三个月,这人实在太难受了,于是他又跑到阎王面前哭诉:“这种日子我实在受不了了,如果你再不给我工作,我宁愿下地狱。”
        “你以为这儿是天堂吗?这里本来就是地狱啊!”阎王大笑道,“它使你没有理想,没有创造,没有前途,逐渐腐化,这种心灵的煎熬,要比上刀山下油锅的皮肉之苦,更令人受不了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