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5)|李银河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

年轻时的李银河
入定
对入定状态极为向往。世事纷繁,人欲横流,要想不为所动,需要极大定力。常常对老僧入定状态神往,内心深处知道这才是开悟的人生。开悟的人生必定是物质上的极简,精神上的通透。
愧对
如果我不快乐,愧对生命;如果我有任何烦恼,愧对生命。
存在
存在是最重要的哲学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也许是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先不必说意义的问题,仅仅是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件不易做到的事情。
重要
与存在的自觉相比,所有的事情都不重要。存在是最终的哲学问题,是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而且,它是世间人所能遭遇的一切烦恼的解药。
无常
无常就是偶然性。世间万物虽有大致规律,但无常是常态,偶然性是常态。比如人的生命按理论假设是120岁,死亡实际发生是80岁,60岁就死去的也常常发生。还有小波这样45岁就发生的,更彰显无常。
波涛
海上的波涛最易令人联想到人生的无奈,它们翻滚着,奔涌着,一次次扑上海岸,但是又一次次无奈地退去,直到完全归于平静,波澜不惊,有气无力。
物我两忘
修行讲究修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既无外在,也无内在;既无物质,也无自我;既无客观,也无主观。仿佛人已化入虚空,不复存在。我想,这一定是修行的最高境界。
直指内核
对于存在及其意义,应当直指内核,不必在其表面徘徊。表面多是虚饰的,无聊的。内核才是存在的本质。
不食人间烟火
常有出世之念,想不食人间烟火。可实际上却总是做不到。也许正如有人所评,我这个人烟火气重。也许正因为烟火气重,才会向往不食人间烟火。
龟缩
常有龟缩一隅的冲动,想摆脱一切世事,一切人间烦恼,像乌龟躲入乌龟壳,什么也不看,什么也不想,颐养天年。
幸运
看到那位30多岁因癌症去世的人的笔记,痛感生命的偶然和脆弱。噩运无缘无故地降临,人只有默默承受。这么看,每一个人只要能够健康地活着,没病没灾,都已是绝大的幸运。
自由
对待世事,不应像激流中的一叶舟,被无奈地冲刷,裹挟,而应像天上的一只鸟,自由地鸣叫,飞翔。
钟摆理论
叔本华的钟摆理论像一张大网,将绝大多数人网入其中:人在生存问题未解决前是痛苦的,生存问题解决后变作无聊。人生像钟摆一样在这两极之间摆动。要想摆脱这个钟摆,唯有追求美与爱。所以美与爱才是人生真正的奢侈品。
热闹
一切的热闹最终都会归于寂静。与空间的广袤和时间的绵长相比,所有的热闹都是小打小闹。
生日
生日是过去生命的一块墓碑——它已经消失了,不会再来。
参禅
参禅是哲思的一种,我只能把宗教当成对人生和世界的一种哲学思考,宗教只在这一意义上吸引我。
沉浸
沉浸在精神生活之中,沉浸在内心世界之中。那里才是人生真正的归宿。物质的世界是虚的,精神的世界才是实的。听上去是悖论,细想却是真的。
新年
新的一年第一天。虽然只是人为设置的一个时间刻度,真实的时间流动中并不存在这个刻度,但是感觉还是有些微异样,就像一个匀速往前跑的人绊了一下。今天和昨天没有区别;今天和明天也没有区别。
远离
在信息爆炸时代,一瞥之下,只觉周围世事喧闹,如波涛汹涌,心境竟是只想远离,出世,躲进精神的桃花源。
出离
常怀出离之心,不是出家人的出离,而是世俗之人的出离。远离所有的诱惑,所有的热闹,所有的虚荣,来到那个最纯粹最洁净最愉悦的世界。
沧海一粟
常有沧海一粟的感觉。无论有多少粉丝,无论被多少人知道,仍会有沧海一粟的感觉。人其实就是沧海一粟。这是确切描述。所以有人觉得自己伟大就会招人反感,即使他名副其实也会招人反感。人们对他的反感主要来自自怜。
出世与入世
最佳状态是既入世,又出世。入世带来快乐和痛苦;出世带来超脱和平静。
有限
一切都是有限的:生命是有限的,能力是有限的,影响是有限的,地球的寿命是有限的(还有约50亿年)。要经常想到这一点,以便使心情变得平静。
天籁
人生在世,耳中多数的声音都是噪音,完全没有意义的嘤嘤嗡嗡;只有少数的声音是天籁,其中包括音乐和诗歌。
安歇
生命像小溪,静静流淌,大海像生命的终结。小溪最终流到大海才得安歇。
最可宝贵
人生中最可宝贵的是生命,其次是快乐,其中包括肉体的快乐,交友的快乐,精神的快乐。
无趣
如果生活中的一切都是现世的,实在的,可以触摸到的,不也很无趣吗?
无声无息
绝大多数人的生命都是无声无息的,如果能发出一点声音,证明自己曾经存在,那就是一件值得一做的事情。
大树
对自己的生命有大树的感觉是非常好的,独立支撑,不为微风所动,对所有的攻击责难不屑一顾。不但在经济上独立支撑,而且在人际关系上也不依赖任何人。
野生动物
在野生动物自由徜徉的草原,看着它们恬静的生活方式,总觉得有种哲学的意味频频袭来。那是什么?就是生命的本真状态:存在而已,意义是没有的。人又何尝不是如此。
睡觉
睡觉是人每天对死的练习,有梦的睡眠和死去已经十分相像,无梦的睡眠就更加相像。
猝死
每当有猝死发生,都令人不得不正视人生。这样突兀的戛然而止,最让人意识到生命的偶然和无意义。
时间
时间是人生最残酷的要素。看年轻时的照片,在其中看到的主要就是时间。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时间都不屑一顾,自顾自地赶路。
惆怅
每当想到生命在浩瀚宇宙中的渺小和偶然,可有可无,心中都有难以忍受的惆怅。所有的欢乐和悲伤终将散去,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像从来都没有存在过一样。
通透
通透之人应当在几个方面看透:一是宇宙与人的关系;一是人际关系;一是自我实现。
哀乐
凌晨听到哀乐,遂上网去查看是谁去世。没有查到。因此想到:每天每时每刻都有人死去,区别仅仅在于有的人死去会有哀乐,有的没有。可是,二者区别很大吗?
无语
人们总是喋喋不休,其实,人生的基本状态是无语的。出家人就处于典型的无语状态,禅师禅语其实也什么都没说,是一种答非所问的机智对话,其实质还是无语,一切尽在不言中。
清醒
对于生命始终要有清醒认识,它的空无,它的无足轻重。所有的虚名浮利都只是一时的热闹而已,最终都会烟消云散。
岑寂
无论周边有多么热闹,我的内心深处依然岑寂。这岑寂来自宇宙的空旷与荒芜。
本真
远离所有的虚荣和应酬,本真地生活。日日享受快乐,咀嚼痛苦,沉浸在生命的体验之中。
静观
每日静观生命的脚步,聆听它沉重无比的足音,窥测它一分一秒地离去,心中既平静又焦急。
愿
愿将对存在的清醒意识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永远冷静,永远超脱,永远乐观。在万事皆空这一点上从不动摇。
时间
当时间完全属于自己,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的时候,生活才是自己的,存在才是本真的。只做自己想做的事,从内心深处喜欢的事。
冲动
生命的冲动表现在做事的冲动,爱的冲动,写的冲动。什么时候这些冲动变弱了,生命力就衰竭了;什么时候这些冲动没有了,生命就结束了。
失望
人生就是一连串的失望。对自己失望,对他人失望,对社会失望,对世界失望,对人的存在本身失望。
挣扎
人在世间挣扎,幼时为了生存,中年为名为利,渐入老年,向死而生,等待一切最终结束。整个过程中,鲜有快乐,鲜有与他人灵魂的真正交流。只觉寂寥无比,凄凉无比。即使热热闹闹,人声鼎沸,仍无法改变内心之孤寂。
痛苦
生命多数时间处于痛苦状态,少数时间处于快乐状态,盖因成长、活动和存在,全都免不了与周边环境的争斗和摩擦。要想得到肉体的舒适和精神的愉悦,机会不多。
欢欣
每天凌晨醒来,感到生命的欢欣。太阳照常升起,这一天能写出什么?能读到什么样的文字?能看到什么电影?都在未定之天,都令人感到一种欢欣的期待。
快乐
快乐是生命最佳状态,也是最值得追求的价值。归根结底,生命除了快乐的感觉和痛苦的感觉之外,其实什么都不能真正拥有。
前一篇:唐·刘禹锡《竹枝词》11首
后一篇:高情商聊天术(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