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停留(4)|李银河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

真切
快乐与真切地生活。唯有快乐,才对得起生命的短暂;唯有真切,才能应对生命的空无。
一刻不停
常常能够感觉到生命的脚步,像滴答滴答的时钟,一刻不停地走着,走着。眼看着时间过去,年华老去,心中怅然若失。
矛盾
所谓参透就是把一切放下,不再有任何执念,可是人只要活着就有欲望,就有情感,只有死时才能真正放下。这对矛盾怎么解决?
安静
安静的心境来自内心的定力。对于生命短暂的清醒认识,对于各种欲望的清醒认识,对于死亡和意义的清醒认识。
每日
每日应当自问:今天我写作了吗?今天我修行了吗?今天我爱了吗?
生命
人在世间,就像飞禽,无忧无虑地在空中滑行;就像走兽,漫无目的地在林间行走。愿意这样度过在人间的日子。
残酷
人不得不面对的痛苦是生命的短暂,无论生命的戏剧多么有声有色,精彩绝伦,最终还是要谢幕,要离去。这就是生命的残酷之处。
渺小
每当俯瞰世界,都痛感个人之渺小,脆弱,不堪一击。个人就像沧海一粟。主张权力意志和超人的尼采发疯的原因,恐怕就是这人太真诚了。如果他认真看待权力意志的话,仅仅从个人与宇宙的对比中的无力感这一点看,令他发疯的理由就足够了。
流逝
当你凝神观看,亿万像自己一样的人静静生活一段时间,然后静静消失了,这情形既恐怖,又美丽,既壮观,又无奈。当年悉达多在菩提树下看到的一定就是这一情景。
独处
深深感到,唯有独处才是人生的本真状态。在独处时,人才能真正感觉到存在,感觉到时间,感觉到空间。生命的脚步像座钟的滴答,敲响在心头。而在热闹的地方是听不到这声音的。
生命
我的生命由电脑上打出的一字又一字组成,由双脚走过的一步又一步组成,由认真度过的一天又一天组成。可惜,它还是在飞速地逝去。
活力
65岁恐怕真的要算进入老年了,但是心和脑并无衰老迹象,感觉跟年轻时并无丝毫不同。幸运的感觉。
新年
人在过年的时候,最易感觉时间的流逝,无论人快乐与悲伤,时光匆匆逝去,不舍昼夜,一年一年,一分一秒,很快一生就会过去,然后就是无尽的黑暗。
享用
生命是用来享用的,不是用来荒废或虚掷的。
不忍
每每想尝试完全无所事事的生活,却总是不能心安。我只有三万多天的时间,不忍心虚掷啊。
静谧
愿生活像深山般静谧,像森林般静谧,没有一丝噪音,只有清脆的鸟鸣。
无关
一个人的生活在多数情况下与他人无关,别人并不关心,对于他们来说,其实你并不存在。只有不超过十个人真正关心你的生活。既然如此,可以说,生活中的许多乐趣不过是自得其乐而已。
重复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就是永远的重复。只有创造和爱,给生活带来一点新意。
迫近
看到有人六十多岁即谢世,心中悲凉,宇宙尘埃之感更加强烈、迫近。这是无人可以回避的终极问题。
返璞归真
参透之后,人会返璞归真,有赤子之心,入童子之境。无事不可对人言。心中干干净净,没有杂念。
生死一线
所有的生命都是可怜的。它们裸露在这个荒凉的星球上,经受暴风骤雨,各种天灾人祸,很柔弱,很脆弱,生死一线间。
衰老
应当克服自己的厌倦情绪,因为那是衰老的预兆。保持生命活力,好好享受本已短到不能再短的生命。
静默
佛教讲究静默不语,因为万事皆空,无话可说。生的本质是静默不语,死的本质更是静默不语。人的语言不是无知妄语就是不知所云的呢喃。
凝神静思
只要凝神静思,人很快会进入空无状态。除非周围环境太不合理,太压抑,令人太过愤懑,就像前现代的中国社会。当进入现代社会之后,一切都越来越合理,人不须再挣扎,再抗争,就会失去方向,进入空无状态。
奔波
人生的化境不在奔波时,而在静止时。在奔波时,灵魂找不到归宿;在静止时,灵魂才找到了它的居所。
尘世
人只要还浸淫在尘世之中就有烦恼,会有切近的快乐和痛苦,心绪黏稠、沉重;唯有超越尘世,才有超脱的平静和喜乐,但与此同时心境变得稀薄和轻飘。重有重的好,轻有轻的好。重更有存在感,轻使得存在感变得虚幻。
逃走
常有一种从现世生活中逃走的冲动,包括从日常生活中逃走的冲动。想去过一种非现世的、飘逸的、纯粹精神领域的生活。
看淡生死
生与死就像每天的醒与睡,在睡去时人丧失了知觉,在死去时人永远丧失了知觉。仅此而已,岂有他哉。死一点也不难,一点也不可怕。
生命短促
看到小波生前的一份采访录像,其中的他用我熟悉的表情和声音闲散地说着什么。再想,时间已经过去20年了。深爱之人的逝去令人痛感生命短促,如白驹过隙。这残酷的事实就血淋淋地展示在眼前,令人不胜唏嘘。
沧桑
参加中学同学相识50周年纪念会,相识时是13岁,而今已63岁,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沧桑,有两位同学已经辞世,幸存者也没有一个还有50年时光,生命进入倒计时。
癌症晚期
只要想到空无,生命就无往而不胜。生命想透了其实与一个晚期癌症病人无异,什么都不必太过执着,喜欢干点什么事就干点什么事而已。
哲学问题
加缪所说“死亡是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想来是切中要害的。佛教主张人要时时思考死亡之事(《西藏生死书》),这一点很重要。这样做,抽象的好处是活得清醒,具体的好处是当死亡来临时能保持心情的平静。
重复
生活就是不断地重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永远地周而复始。其中仅有的快乐是读书,情感交流,写作。
新年
在新的一年来临之际,只觉得离终点又近了,心中悲凉,不胜唏嘘。
挥霍
看人们的活法,好像个个都能永生不死似的。他们随意地挥霍着自己的时间和生命。
轻与重
凡是宏观视角都是轻松的;凡是微观视角都是沉重的。从宇宙看,人只是尘埃,所以轻;从身边看,人的存在就是一切,所以重。
鸟鸣
每天凌晨,被鸟鸣唤醒。除了布谷的叫声有调,麻雀的啾啾声接近噪音,可为什么鸟鸣并不给人噪音的感觉?也许是因为鸟儿生命的单纯,它们的歌声也很单纯。
选择
人可以选择过诗意的生活,也可以选择过琐碎的毫无诗意的生活,在于自己。
刻意
诗意的栖居必定是刻意为之,先有追求这一境界的欲望;再有刻意追求的行动。所谓行动其实也只是在想象之中。把自己想象为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在世界的枝头短暂地停留。
泪流满面
每每想起生命之短暂,美好之罕见,爱情之虚幻,不由泪流满面。
蜷缩
希望蜷缩在一个小小的角落,安静地度过余生。其实所有并无这一主观愿望的人,客观也是蜷缩在一个小小角落,其他感觉都是自我夸张而已。
存在与占有
一位哲人提出这两种价值的对比。如果看重占有,那就总会失望,因为世上的物质和人是无穷无尽的,而人能占有的屈指可数;应当更看重存在,那就不会失望,因为所谓存在只不过是每天的活动及其感觉而已。
春花
生命如春花,不经意间已然飘落。美好,脆弱,偶然,无可奈何。
转瞬
生命是如此短暂,只是转瞬之间,即已倏忽而过。即使寿命长过百年,从宇宙之眼来看,仍不过是转瞬而已。
沉默
参透之人趋向于沉默,因为无话可说。就像高僧、禅师,大多数时间都是沉默的,诵经也是沉默之一种而已。
前一篇:咏端午|古诗词欣赏
后一篇: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你能看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