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胡须的侍郎
明朝正德年间,户部侍郎王佑,模样很漂亮,只是不长胡须。
此人很不正派,好阿谀奉承,巴结权党。他专门讨好太监王振,二人拜为干兄弟。
一天,王振问王佑:“您为什么没有胡须呢?”
王佑说:“爹爹没有胡须,儿子岂敢有胡须。”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牛何之
有个人叫翟永龄,好逃学,好长时间不到学校去了。老师很生气,罚他作文,出的作文题是“牛何之”。翟不假思索,提笔就写,一会儿就写好了。
其文章结语说:“按何之”二字,在《孟子》一书中出现过两次,一次是‘先生将何之’,一次是‘牛何之’,如此说来,先生也就是牛,牛也就是先生,二而一,一而二,不过如此罢了。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神仙难做
当时的世风败坏,贿赂公开进行,上下沿习成风。有一个人装扮成八仙之一的吕洞宾的样子,手持拐杖,杖头上挑钱百文。一群儿童拉着他的衣服要钱,他给了一个儿童一文钱。
走了还没一步,又一个儿童拉着他的衣袖讨钱,他又给了一文。才迈步,另一个儿童又要钱。像这样讨钱的儿童,不止三四个。
吕洞宾拍着巴掌长叹一口气,说:“步步要钱,教我神仙也难做。”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富翁戴巾
有一个财主,好戴头巾。一次他命牧童晒头巾,牧童便把头巾晒在牛角上。
牛走到水边,一看到侧影,大吃一惊,就跑开了。牧童四处寻找牛,见了人就问:“您看见一头戴头巾的牛了吗?”
——明·浮白斋主人《雅谑》
借牛
有个人拿着一封信到一富翁家借牛,富翁正陪客人说话,便接过信来看。他不识字,但又恐怕别人知道他不识字,便装模作样地打开信来看,然后对来人说:“知道了,等一会儿我亲自去就是了。”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青盲
有个患青盲眼的人,涉及到一个案子,他自己诉说自己的眼瞎。官员说:“你长了一双青白眼,怎么能假装瞎呢?”那人答道,“老爷看小人是青白的,小人看老爷是糊涂的。”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你也是属狗的”
有一个普通老百姓得到皇帝的封赐,他初次拜见县官的时候,很是畏缩不安,坚决推辞不坐上席。县官说:“我与您儿子是同年生的,属于晚辈,您老理应坐上座,我理应陪坐。”
那人张大眼睛说:“那你也是属狗的喽!”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考试与难产
有个读书人多次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中,他的妻子又素患难产。一天,妻子对丈夫说:“你考不中这个事,就像我生孩子一般艰难。”
丈夫说:“你是有东西在肚里,我却无物在肚里。”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四等
亲家两个秀才在考试时都得了四等,四等要受杖责,两人在受罚挨打时曾见过一面。后来两人成了儿女亲家,在会亲之日相见了。
男方亲家说:“尊容我似乎在什么地方见过?”
女方亲家也说:“确实面熟,一时想不起在什么地方见过。”
各人都在回忆,忽然同时醒悟,男方亲家点头说:“啊!”女方亲家也点头说:“啊!”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做屁文章
有个秀才死了,见到阎王,自我介绍说自己如何才思敏捷,文章做得如何好。阎王偶尔放一屁,那个秀才即向前对屁吹捧了一通。阎王大喜,就命延寿一年。
一年后秀才又死了,又到阎王爷那里报到,恰好阎王刚刚退朝。鬼卒报有秀才求见,阎王问是什么人,鬼卒说:“就是去年那个做屁文章的秀才!”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读别字
有个人用米数石聘请了个家庭塾师,教孩子读书,并与塾师约定:读一个别字,罚米一升。
一年后解聘,按读一个别字罚米一升计算,仅剩下二升米,主人便把米取来放到桌上,作为塾师的报酬。
塾师大失所望,连声叹道:“是何言舆(兴)?是何言舆(兴)?”他把“是何言舆(与)”的“舆(与)”字又错读成“舆(兴)”了。
主人一听,便对孩子说:“连这二升也拿回去!”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道学相骂
有两个人在路上碰见,互相骂了起来。甲说:“你欺心。”乙说:“你欺心。”甲说:“你没天理。”乙说:“你没天理。”
这时正好有个道学先生路过,便对他的学生说:“你们好好听着,他们两个这是在讲学呢!”
学生问道:“他俩在那里对骂,怎么能说是讲学呢?”
先生说:“说心说理,不是讲学是什么?”
学生说:“既然是讲学,为什么互相对骂?”
先生说:“你看如今的道学辈,哪个是和睦的?”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问孔子
两个道学先生的学术见解不合,又都各自夸耀自己是得了道学的真传,拚命互相诋毁对方是假道学,相持不下,就一块走到孔子的讲坛前,请孔子给评判一下。
孔子慌忙走下台阶,先恭恭敬敬地鞠躬致敬,然后才说道:“我们的学说是非常博大精深的,两个的看法何必相同?您二位老先生都是真正的道学,我孔丘向来对二位尊崇佩服之至,二位的学问哪能是假的呢?”直说得那两个人笑逐颜开而退。
孔子的学生都不满意了,说:“夫子您为什么这样奉承那两个人?”
孔子说:“对这种浅薄无知的人,哄走就算了,何必招惹他们呢?”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好放债
有个人好放债,可谓放债成性,他家虽然已经穷到仅剩一斗米的地步,却还在思量着煮粥放债。有人问他:“你煮粥放债如何收利息?”他回答说:“讨饭!”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不请客
有个人非常吝啬,从不请客。一天,他的邻居借用他家的房舍设宴请客。有人路过这里,见热闹非凡,就问他家的仆人说:“你们家主人今天是在请客吧?”
仆人说:“要我家主人请客,要等到他下一辈子吧!”
不巧这话让主人听去,主人骂道:“谁要你许他日子!”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一毛不拔
一只猴子死了,在地府见到阎王,它求阎王让它下一辈子转化成人身。阎王说:“既然想做人,那好办,就得将毛全部拔去。”随即召唤夜叉给猴子拔毛。
才拔了一根,猴子就痛得大叫。
阎王笑着说:“看你一毛不拔,如何做人?”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中人
玉皇大帝修建凌霄殿,资金不足,想把广寒宫典卖给人间的皇帝,但他又不好直接同人间的皇帝讨价还价,须找一个中间人,但这个中间人也必须是一位皇帝才好,思来想去,便想到了灶君,于是便请灶君同人间皇帝讲价。
灶君来到人间朝廷,朝中大臣都吃惊地说:“天庭所选派的这个中人,怎么长得这么黑呀!”灶君笑着说:“天下哪有中人是(清)白的?”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
骆驼蹄
有个乡下人进城,看见有卖熟骆驼蹄的,因好奇,便停下来观看。卖蹄的人欺负乡下人不识货,便说:“你要是认识这物,我就白送你几个。”
那个乡下人笑道:“难道连这物也不晓得?是三个字。”
卖蹄人心想:莫非他知道?就说:“是的,是三个字。你且说说看,第一个字是什么?”
乡下人说:“落。”
卖蹄者一听,以为乡下人认得,就认输,白送给乡下人骆驼蹄吃。
等乡下人吃完,卖蹄者说:“我只是放心不下,你且说完这三个字。”
乡下人随口而道:“落花生。”
——明·浮白斋主人《笑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