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半农诗歌选
|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

刘半农(1891—1934),江苏江阴人,中国新文化运动先驱,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
《叫我如何不想她》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微风吹动了我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
月光恋爱着海洋,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这般蜜也似的银夜,教我如何不想她?
————
水面落花慢慢流,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燕子你说些什么话?教我如何不想她?
————
枯树在冷风里摇。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西天还有些儿残霞,教我如何不想她?
《相隔一层纸》
屋子里拢着炉火,老爷分付开窗买水果,
说“天气不冷火太热,别任它烤坏了我。”
————
屋子外躺着一个叫化子,咬紧了牙齿对着北风喊“要死”!
可怜屋外与屋里,相隔只有一层薄纸。
《落叶》
秋风把树叶吹落在地上,
它只能悉悉索索,发几阵悲凉的声响。
它不久就要化作泥;
但它留得一刻,还要发一刻的声响,
虽然这已是无可奈何的声响了,
虽然这已是它最后的声响了。
《铁匠》
叮当!叮当!
清脆的打铁声,激动夜间沉默的空气。
小门里时时闪出红光,愈显得外间黑漆漆地。
我从门前经过,看见门里的铁匠。
叮当!叮当!
他锤子一下一上。
砧上的铁,闪着血也似的光,
照见他额上淋淋的汗,
和他裸着的、宽阔的胸膛。
我走得远了,还隐隐的听见,
叮当!叮当!
朋友,你该留心着这声音,
他永远的在沉沉的自然界中激荡!
你若回头过去,
还可以看见几点火花,飞射在漆黑的地上。
《奶娘》
轻轻的拍着孩子睡。
孩子不要睡,我可要睡了!
孩子还是哭,我可不能哭。
————
我呜呜的唱着,轻轻的拍着;
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孩子才勉强的睡着,
我也才勉强的睡着。
————
我睡着了,
还在呜呜的唱,还在轻轻的拍,
我梦里看见拍着我自己的孩子,
他热温温的在我胸口睡着……
————
“啊啦!”孩子又醒了,
我,我的梦,也就醒了。
《三十初度》
三岁唱的歌,至今我还爱:
“亮摩拜,拜到来年好世界。世界多!莫奈何!
三钱银子买只大雄鹅,飞来飞去过江河。
江河过边,姊妹多,勿做生活就唱歌。”
我今什么都不说,勿做生活就唱歌。
(注:亮摩,犹言月之神;亮摩拜,谓拜月神,小儿语。过边,谓那边,或彼岸。)
《稻棚》
这情景是不能再得的了,所以把它追记下来。
————
凉爽的席,松软的草,铺成张小小的床;
棚角里碎碎屑屑的,透进些银白的月亮光。
————
一片唧唧的秋虫声,一片甜蜜蜜的新稻香——
这美妙的浪,把我的幼年的梦托着翻着……
直翻到天上的天上!……
————
回来停在草叶上,看那晶晶的露珠,
何等的轻!何等的亮!……
《我们俩》
好凄冷的风雨啊!
我们俩紧紧的肩并着肩,手携着手,
向着前面的“不可知”,不住的冲走。
可怜我们全身都已湿透了,
而且冰也似的冷了,
不冷的只是相并的肩,相携的手。
《尽管是……》
我们间远隔着疏疏的一园树。
我虽然天天的看见她,却还是今天不相识。
正好比东海的云,关不着西山的雨。
————
只天天夜晚,她窗子里漏出些琴声,
透过了冷冷清清的月,或透过了屑屑蒙蒙的雨,
叫我听着了无端的欢愉,无端的凄苦;
可是此外没有什么了,我与她至今不相识,
正好比东海的云,关不着西山的雨。
————
这一幸的一天可就不同了,我没听见琴声,
却隔着朦胧的窗纱,看她傍着盏小红灯,
低头不住的写,接着是捧头不住的哭,
哭完了接着又写,写完了接着又哭,……
最后是长叹一声,将写好的全都扯碎了!……
最后是一口气吹灭了灯,黑沉沉的没有下文了!……
————
黑沉沉的没有下文了,
我也不忍再看下文了!
我自己也不知怎么着,
竟为了她的伤心,陪着她伤心起来了。
————
我竟陪着她伤心起来了,
尽管是我们俩至今不相识;
我竟陪着她伤心起来了,尽管是我们间
还远隔着疏疏的一园树;
我竟陪着她伤心起来了,
尽管是东海的云,关不着西山的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