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梦笔山人
梦笔山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28,639
  • 关注人气:1,06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优雅女人的气质修炼法则(27)

(2024-05-14 20:42:33)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优雅女人的气质修炼法则(27)
林志玲

        第七章|温婉地交际,展示你的无穷魅力

        女人的气质有时也体现在与人交际时的婉转流畅。
        擅长与人交往、有贵人帮助的女人最有魅力。人脉关系不能和气质相提并论,但却是一种无形的资产,没有丰富的人脉资源,没有贵人的雪中送炭,你可能会孤家寡人、举步维艰。
        人气的本质就是气质的量化器。你的人脉资源越丰富,你的人气自然就高,你的魅力自然就强。

        让美貌成为你的资本
        在交际能力上,漂亮女孩有优势的。但女孩子不能因为漂亮就以为赢定了,若是被美貌冲昏了头脑,失去理智,漂亮对于你的个人成长不是资本,而是杀手。
        她在H城的汽车界小有名气,是一位车模,城里每次举办车展,车商们都会找她。在车模这个圈子里,她是一个“大腕”级的人物,每年收入颇丰。但这一次,和她合作多年的车商却没有找她。她知道,车商对她的美貌和身体特别感兴趣,但是她对车商却没有任何兴趣。她想是不是因为这个,她被那位每年出高薪聘请她的车商冷落了。
        后来证实不是,因为这家汽车销售公司易主了,传过来的话说:“你太高傲了,我们老板喜欢低调的女人。”
        当然,城里有许多车商,她有许多机会。
        ……
        她不以为意,因为她自己有美丽,美丽是可以创造价值的。现在她还是车模,一个怕被车商抢了车子风光的车模,而她的同学已经开出了第八家店,过上了夏天到日本看海、秋天到加拿大看枫叶的日子。
        有一天,她看到画报上的一些照片,一位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女人坐在老式洋房的窗前,脸上写满了忧郁。她是曾经惊艳无比的美帼好莱坞影星海迪·拉马尔。拉马尔当年在电子科学方面颇有造诣,她曾获得过美帼电子科学基金会授予的荣誉奖章,还是美帼“光谱扩展”学科的中坚研究人员。但是,因为美丽,她却走上了演艺道路,放弃了自己的研究。拉马尔的人生感悟是:“如果我不美丽,也许现在会更好。”
        拉马尔的遭遇对她的触动很大。她突然发现,原来,美丽是要耽误人的,还会埋没许多机会。从那时起,她想到了改变。
        一般来说,女孩子到了十几岁后,就开始意识到美貌在交际领域发挥的作用了。夸她们的人多,追她们的人多,因为漂亮,所以很惹眼,很受欢迎。慢慢地,在漂亮女孩眼里,美貌可以掌握足够的发言权。这样的想法是危险的,美貌可以是你的资本,在适当的时候使用一下,它可以开启你人生中的很多困境,但你不能因为有了美貌就可以陷入自满中,否则就会像那个拉马尔和故事里的“她”那样沉沦。
        漂亮又智慧的名女人也大有人在,比如林志玲。从“台弯第一名模”到《赤壁》《刺陵》的女主角,林志玲俨然已是台弯娱乐圈的大姐大。除了身材好、样貌好之外,林志玲的气质和口碑也是一流的,教养也不是一般的好,从来都是面带微笑、礼貌有加。你可以说这和她的家境有很大的关系。在台弯,林志玲也是数得上的名媛了,父亲林繁男的事业横跨铝制品及科技业,母亲吴慈美也是大美女。但在现代社会,名门出身却个性张扬、特立独行的可不是一两个,差点被网友的口水淹死的也不在少数,而林大美人的持续走红绝对与她为人处世的风格和交际场上真正的名媛范儿分不开。
        像林志玲那样有着美丽的外表又有着智慧的内在才是优秀的女人,所以女孩们务必合理利用自己的美貌,千万不能因为自己短暂的美貌而让自己沉沦。
        不要高估自己的美貌,也不要低估男人的智商
        女人最容易高估的两件事情,一是自己的美貌,二是男人的感情。美貌是一种短暂的视觉优势,绝不是核心竞争力。对你相貌感兴趣的男人,闯入你的生活,多数是为了索取一把就开溜。千万别低估了男人的智商,他们知道自己要什么。对于男人来讲,江山永远都比美人重要得多。

        低调圆融的交际艺术
        她是“山中高士”,她具有举案齐眉的美好品德,她就是薛宝钗。这些年,有人讨厌她,有人喜欢她,但对她的圆熟处世方法却值得借鉴。确实,薛宝钗是极善于处世的,她和各方面的人都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未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少言寡语,人谓“装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就连对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她也未曾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那孩子细致,凡事想得妥当”;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宝姑娘是个极妥当的”。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薛宝钗的这种态度自然比林黛玉的任性逞才更容易被人接受,更容易赢得别人的好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她的处世哲学和交际艺术是怎样的?
        儒道互补的处世哲学
        总的来说,薛宝钗采取的是一种儒道互补的处世哲学。对待亲人,薛宝钗采取的是儒家的孝悌之礼;对待其他人,薛宝钗体现的是儒家的“仁爱”思想,但这种“仁爱”绝非“兼爱”,其本质是“爱有差等,推己及人”。从道家角度看,薛宝钗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善于回避矛盾、弱化矛盾;对己则做到修心养性、独善其身。薛宝钗用这种儒道互补的严正的生活态度来处身涉世,将自己塑造成近似完美的气质女神形象。
        低调做人,一朵解语花
        薛宝钗从来不事张扬,做人做事一向低调,也因此对别人的心思总是有着极好的敏感度。比如“省亲应制”一节,写她悄悄警告宝玉、元春不喜用“玉”字,把“绿玉”改为“绿蜡”。而后来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了。也许有人要将此讥为揣摩和迎合人心的世故,但这不正是一个善解人意的女人应该有的品质吗?对于林黛玉屡次的讽刺挑衅,她也只是抿嘴一笑,或是装作没听见,或是转身而去,不给林黛玉制造直接冲突的机会。
        《红楼梦》第三十回有这样的描写:
        当时宝钗说热,故而没有看戏,宝玉就拿宝钗跟杨妃比,宝钗听说,登时红了脸,待要发作,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上越下不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个好哥哥好兄弟可做得杨国忠的!”正说着,可巧小丫头靛儿因不见了扇子,和宝钗笑道:“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指着他厉声道:“你要仔细!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她们去。”
        这边,林黛玉听见宝玉奚落宝钗,心中着实得意,才要搭言也趁势取个笑,不想靛儿因找扇子,宝钗又发了两句话,她便改口笑道:“宝姐姐,你听了两出什么戏?”宝钗因见林黛玉面上有得意之态,就明白她一定是听了宝玉方才奚落之言,遂了她的心愿,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骂了宋江,后来又赔不是。”宝玉便笑道:“姐姐通今博古,色色都知道,怎么连这一出戏的名字也不知道,就说了这么一串子。这叫《负荆请罪》。”宝钗笑道:“原来这叫作《负荆请罪》!你们通今博古,才知道‘负荆请罪’,我不知道什么是‘负荆请罪’!”一句话还未说完,宝玉林黛玉二人心里有病(上回里,宝玉和黛玉刚闹过矛盾,才和好),听了这话早把脸羞红了。宝钗再要说话,见宝玉十分讨愧,也就不好再说,只得一笑收住。
        设想一下,若是黛玉情形会如何,就凭着她那小性子,好容易逮着机会,会“一笑收住”吗?必是得理不饶人,弄得让人下不来台。
        装愚守拙,内敛自持
        因为宝钗能够装愚守拙,能够低调处世,所以她的处世水准和境界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红楼梦》第四十七回,在“呆霸王调情遭苦打”里,薛姨妈见薛蟠遭了打,又是心疼,又是发恨,骂一回薛蟠,又骂一回柳湘莲,意欲告诉王夫人,遣人寻拿那柳湘莲。宝钗忙劝道:“这不是什么大事,不过他们一处吃酒,酒后翻脸常情。谁醉了,多挨几下子打,也是有的。况且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如今妈先当件大事告诉众人,倒显得妈偏心溺爱,纵容他生事招人,今儿偶然吃了一次亏,妈就这样兴师动众,倚着亲戚之势欺压常人。”薛姨妈听了也不得不服:“我的儿,到底是你想得周到,我一时气糊涂了。”接着,宝钗又进一步给薛姨妈降温:“这才好呢。他又不怕妈,又不听人劝,一天纵似一天,吃过两三个亏,他倒罢了。”
        自家吃亏的麻烦临头了,怎么办?儒、释、道三家之学是讲往内里找自责的,不要先怪对方,这就是演化到现代所说的自我检查、自我批评的方法。宝钗说:“这才好呢。薛蟠做了不少坏事,让他吃些亏,还些债,多少令他要收敛些,有何不好?”宝钗此处的高定力不光在王熙凤、林黛玉等优质女性那儿不可得,就是在贾政、贾琏等须眉男子那儿也是难寻的。
        更加可贵的是,薛宝钗遇事不是千篇一律都采取低调的办法,遇到必须出头的事情,她也能出手果断。例如对被她嫂子夏金桂虐待的香菱,她就果断地将其要到自己的身边,给予温暖照顾,使其免受凌辱。
        低调处世,装愚守拙,这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定力。薛宝钗能够圆熟处事,得到贾府上下人等的称赞,得力处在此。
        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在她的身上体现了很多现实的、世俗的美好东西,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的女子,高调外向、自作聪明的太多,所以就鲜见高士之风。假如大家能从宝钗身上学些收敛内向,明媚的女子就会多出许多。

        (本书作者:苏瑾、紫檀、马丽、孔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