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言联壁(4)|清·金缨编著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

心一松散,万事不可收拾;
心一疏忽,万事不入耳目;
心一执著,万事不得自然。
——心如果松散了,则什么事都做不好;若用心疏忽,什么事都不能专心致志;若用心固执,什么事都不可见其本来面目了。
一念疏忽,是错起头;
一念决裂,是错到底。
——一念粗心大意,就会导致错误的开始;一念不能善,始善终就会一错到底。
古之学者,在心地上做功夫,
故发之容貌,则为盛德之符;
今之学者,在容貌上做功夫,
故反之于心,则为实德之病。
——古时候的学者在内心涵养上下工夫,所以从内在到容貌上都是德高望重的;现在的学者只在外表上下工夫,对于内心涵养而言便是德性的缺失。
只是心不放肆,便无过差;
只是心不怠忽,便无逸志。
——只要心不放纵便不会犯错误;只要心不懈怠不疏忽,就没有不能坚持的志向。
处逆境心,须用开拓法;
处顺境心,要用收敛法。
——身处逆境时,就要开拓思维开动脑筋;身处顺境时,就要收敛言行约束自己。
世路风霜,吾人炼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事颠倒,吾人修行之资也。
——人生仕途的沧桑是磨炼我们意志的环境,世情的冷暖炎凉是锻炼我们克制性情的地方,人情世故的是非颠倒是磨炼我们修身实践的依据。
青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屋漏中培来;
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
——光明正大的行为,是从拒绝诱惑克服困难中得来;扭转天地的治世能力,是从如履薄冰的谨慎挫折中得来。
名誉自屈辱中彰,
德量自隐忍中大。
——人的名望与声誉,在委屈侮辱中才能得以显扬,德行与度量在强力克制忍耐中才能得以发扬光大。
谦退是保身第一法,
安详是处事第一法,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
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谦虚礼让是保护自身的最佳方法,安静祥和是立身处世的重要方法,涵养宽容是屈己待人的最好方法,恬静淡泊是培养心境的重要方法。
喜来时,一检点。怒来时,一检点。
怠惰时,一检点。放肆时,一检点。
——沾沾自喜的时候要对自身检查约束,愤怒的时候要对自身检查约束,懒惰的时候要对自身检查约束,放纵的时候要对自身检查约束。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
无事澄然,有事斩然,
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个人独处时能超然世外,与人共处时能和蔼可亲,无事可做时能宁静,有事时能果断,得意时能淡泊,失意时能顺其自然。
静能制动,沉能制浮,
宽能制褊,缓能制急。
——安静能克服妄动,沉稳能克服浮躁,宽和能克服褊狭,舒缓能克服急躁。
天地间真滋味,惟静者能尝得出;
天地间真机括,惟静者能看得透。
——天地间万事万物的真谛,只有心静的人才能品出;天地间蕴含的玄机奥妙,只有心静的人才能悟透。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有智而气和,斯为大智。
——有才能而且性情舒缓的人,将来一定能成为有用的人才;有智慧而且心性平和的人,就可称得上大智慧者。
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脾气忌讳过于旺盛,心志忌讳过于自满,才情忌讳过于外露。
有作用者,器宇定是不凡;
有智慧者,才情决然不露。
——一个有作为的人,他的外表和风度一定与众不同;一个有智慧的人,他的才华和思想一定深藏不露。
意粗性躁,一事无成;
心平气和,千祥骈集。
——意念粗疏,性情急躁,将来一事无成;心态平淡,脾气温和,所有的吉祥就会汇聚。
世俗烦恼处,要耐得下;
世事纷扰处,要闲得下;
胸怀牵缠处,要割得下;
境地浓艳处,要淡得下;
意气忿怒处,要降得下。
——处于世俗烦恼中,要能忍耐;处于世事纷扰中,要能清闲;处于心胸牵挂中,要能割舍;处于境地浓艳中,要能淡定;处于情绪愤怒中,要能镇定。
以和气迎人,则乖沴灭;
以正气接物,则妖氛消;
以浩气临事,则疑畏释;
以静气养身,则梦寐恬。
——用心平气和待人,便不会有不顺心的事;用公平正直对待万事万物,便不会有不祥之气;用浩然正气处理事情,便不会有疑难恐惧的事;用恬静安然养身,便睡觉做梦也会甜美安详。
观操存在利害时,观精力在饥疲时;
观度量在喜怒时,观镇定在震惊时。
——看一个人的气节操守,在其利害得失的时候;看一个人的精神气力,在其饥饿疲倦的时候;看一个人的胸怀度量,在其喜怒哀乐的时候;看一个人的沉着镇定,在其遇到惊险恐惧的时候。
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度;
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识见。
——遇到大事与难事,可以看出一个人担负责任的能力;经历顺境和逆境,可以看出一个人胸襟气度的宽广与狭隘;遇到喜事怒事,可以看出一个人涵养的深浅;与同辈相处,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识见解。
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
褊当矫之以宽,执当矫之以圆,
傲当矫之以谦,肆当矫之以谨,
奢当矫之以俭,忍当矫之以慈,
贪当矫之以廉,私当矫之以公,
放言当矫之以缄默,好动当矫之以镇静,
粗率当矫之以细密,躁急当矫之以和缓,
怠惰当矫之以精勤,刚暴当矫之以温柔,
浅露当矫之以沉潜,溪刻当矫之以浑厚。
——轻佻要用稳重矫正,浮躁要用踏实矫正,褊狭要用宽宏矫正,固执要用圆润矫正,傲慢要用谦虚矫正,放肆要用谨慎矫正,奢侈要用勤俭矫正,残忍要用慈祥矫正,贪心要用廉洁矫正,自私要用大公无私矫正,话多要用缄默矫正,好动要用镇静矫正,粗心要用细心矫正,急躁要用舒缓矫正,懈怠懒惰要用勤劳矫正,刚强暴躁要用温柔矫正,肤浅暴露要用沉着矫正,尖酸刻薄要用淳朴宽厚矫正。
(东篱子解释)
前一篇:搭讪是最好的交友方式
后一篇:优雅女人的气质修炼法则(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