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17)

(2024-04-12 20:28:34)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17)

        《空闺》王凤娴
        壁网蛛丝镜网尘,花钿委地不知春。
        伤心怕见呢喃燕,犹向雕梁觅主人。
        【赏析】
        王凤娴,字瑞卿,号文如子,直隶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解元王献吉姊,宜春县令张本嘉妻。自幼聪颖,工文墨,有诗名。王凤娴有《悲伤二女遗物四首》,分咏空闺、闲针、剩粉和废线。王凤娴与二女张引元、张引庆感情深厚,常有诗词唱和。不料丈夫去后,二女亦皆早亡,白发送黑发,自是肝肠寸断;看到二女遗物,更是睹物思女,悲从中来。这是第一首,尤为感人。

        《临江仙·秋兴》王凤娴
        珠帘不卷银蟾透。夜凉独自凭阑。瑶琴欲整指生寒。
        鹤归松露冷,人静井梧残。天际一声新度雁。翱翔似觅回滩。
        浮生几见几悲欢。三秋今已半,枫叶醉林丹。
        【赏析】
        悲秋,是古代文人尤其是女性词人常用的题材。此词读来,颇有“浮生若梦,为欢几何”(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之感。

        《忆旧》方孟式
        一别江潭月几圆,相怜人面不如前。
        依稀旧日寻芳地,秋雨梧桐十二年。
        【赏析】
        方孟式,字如耀,桐城(今属安徽)人。大理寺卿方大镇长女,著名学者方以智姑,山东布政使张秉文妻。方孟式擅长诗词书画,时人比于徐淑、管夫人。此诗根据诗题“忆旧”,是诗人写旧地重游时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时光飞驰,斯人已老,物事已非的无限感叹。

        《旅夜闻寇》方维仪
        蟋蟀吟秋户,凉风起暮山。衰年逢世乱,故国几时还。
        盗贼侵南甸,军书下北关。生民涂炭尽,积血染刀环。
        【赏析】
        方维仪,名仲贤,字维仪,桐城(今属安徽)人。明末清初著名女诗人、画家。
        古人常通过描述昆虫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来表示时序更易。此诗由蟋蟀入室,感慨一年的时光又到岁末。这种感物惜时,借物抒怀的写法,对后来的诗歌影响很大。

        《死别离》方维仪
        昔闻生别离,不言死别离。无论生与死,我独身当之。
        北风吹枯桑,日夜为我悲。上视沧浪天,下无黄口儿。
        人生不如死,父母泣相持。黄鸟各东西,秋草亦参差。
        予生何所为,死亦何所辞。白日有如此,我心当自知。
        【赏析】
        方维仪有一篇《未亡人微生述》写自己的悲惨遭遇。这首诗应该就是在短期内遭受丧夫丧女之痛的方维仪对无情的命运发出的泣血悲号。

        《立秋夜感怀》沈宜修
        凉夜悠悠露气清,暗虫悽切草间鸣。高林一叶人初去,短梦三更感乍生。
        自恨回波千曲绕,空余残月半窗明。文园多病悲秋客,摇落西风万古情。
        【赏析】
        沈宜修,字宛君,吴江(今属江苏)人。山东副使沈珫长女,著名曲家沈璟侄女,工部虞衡司主事叶绍袁妻。这首七律录自《鹂吹》集。此集中的作品以其长女、幼女之死为界限,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部分。这首诗应该是两位女儿未去世之前的作品,其主题大概是思念丈夫。自女儿们去世之后,集中作品皆是哀伤惨痛、不忍卒读之作。

        《江城子·重阳感怀(其一)》沈宜修
        霜飞深院又重阳,漫衔觞,遣愁肠。为问篱边,能得几枝黄。
        聊落西风吹塞雁,罗袖薄,晚飘香。 韶华荏苒梦凄凉。
        望潇湘,正茫茫。木落庭皋,秋色满回廊。
        泣尽寒螀悲蕙草,空惆怅,暮年光。
        【赏析】
        此词情绪凄怆,当是悼女之词无疑。因重阳节临近亡女的忌日,沈宜修悲从中来,便作此词,排遣悲伤。

        春日看花有感》叶纨纨
        春去几人愁,春来共娱悦。来去总无关,予怀空郁结。
        愁心难问花,阶前自悽咽。烂漫任东君,东君情太热。
        独有看花人,冷念共冰雪。
        【赏析】
        叶纨纨,字昭齐,吴江(今属江苏)人。叶绍袁与沈宜修长女。这是叶纨纨《愁言》集开篇的第一首诗。应当作于婚后数年之中。作为大家闺秀,叶纨纨的才情与小纨、小鸾两位妹妹在伯仲之间。

        《菩萨蛮·感怀》叶纨纨
        茫茫春梦谁知道,绿杨一霎东风老。自恨枉多情,浮尘长苦憎。 
        草堂青嶂绕,曲岸溪声小。何日遂平生,相携上玉京。
        【赏析】
        叶纨纨集中有词十三调四十七首。风味与诗略同,处处是伤心恨语。

        《满江红·闻雁》叶纨纨
        梧叶飘翻,花阴转、露华明月。风正起,深闺乍冷,罗衣寒怯。
        络纬啼寒催短梦,怨蛩声咽悲长别。叹可怜、回首又关情,新鶗鴂。
        憔悴尽,清秋节。增怅望,肠如结。见几行征雁,锦书周折。
        唳落西楼飞不定,音传塞北浑难说。问天涯、归去是何时,情凄切。
        【赏析】
        纨纨诗词中总有无穷的怅恨及无限凄凉意,但与其母因思念丈夫或担心生计的忧愁又很不相同。沈宜修的愁苦中还有几许甜蜜、期盼,叶纨纨的愁苦中却没有任何出路。

        《采莲曲(其二)》叶小纨
        棹入波心花叶分,花光叶影媚睛曛。
        无端捉得鸳鸯鸟,弄水船头湿画裙。
        【赏析】
        叶小纨,字蕙绸,吴江(今属江苏)人。叶绍袁与沈宜修次女、曲坛盟主沈璟之孙沈永桢妻。叶绍袁一家住在汾湖北岸的叶家埭。汾湖(又作分湖)区域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无数江南才人都曾从汾湖分得灵秀之气,叶家诸女同样如此。

        《临江仙·经东园故居》叶小纨
        旧日园林残梦里,空庭闲步徘徊。雨干新绿遍苍苔。
        落花惊鸟去,飞絮滚愁来。探得春回春已暮,枝头累累青梅。
        年光一瞬最堪哀。浮云随逝水,残照上荒台。
        【赏析】
        据考辨,叶小纨存词12首,数量不多但首首可观,这一首更是深受选家们青睐的名作。

        《九日》叶小鸾
        风雨重阳日,登高漫上楼。庭梧争坠冷,篱菊尽惊秋。
        陶令一樽酒,难消万古愁。满空云影乱,时共雁声流。
        【赏析】
        叶小鸾,字琼章,又字瑶期,吴江(今属江苏)人。叶绍袁与沈宜修三女。这首诗为小鸾绝笔,作于崇祯五年重阳节。作此诗时,小鸾一家正在欢欢喜喜地张罗她的婚事,而她的身体也没有任何不适的迹象。九月十五日,夫婿家送来聘礼,是夜,小鸾忽然病倒,迁延至十月十一日早晨,终于与世长辞,离佳期不过五日。

        《浪淘沙·春闺》叶小
        终日掩重门,莺燕纷纷。昼眠微醒觅残魂,强起亭亭临镜看,重整双云。 
        倦倚碧罗裙,又早黄昏。侵阶草长旧愁痕,惟有垂杨千尺线,绾住余曛。
        【赏析】
        这首小词描述的是叶小鸾在春闺中的感受。所遣词语都是闺情闺怨诗词中的常用意象。重门,意谓庭院深深。“终日掩重门”,透露出绣闺中的静寂以及闺中人恹恹的春思。

        《玉蝴蝶》叶小鸾
        春愁梦破晓风庭院,粉墙花影,睡起恹恹。几日双蛾,愁损镜里春尖。
        看尽他、莺梭柳线,都织就、雾锦云缣。最难忺。催花小雨,依旧廉纤。
        堪怜。韶光淑景,芊芊芳草,寂寂钩帘。燕子归来,花香都向绿琴添。
        散闲愁、流红泛去,消酒困、湿翠飞粘。怯春衫。香烘袅袅,袖护掺掺。
        【赏析】
        此词在遣词造句上比《浪淘沙·春闺》更加精致,设色也更加秾艳。同时,词中还有一系列纤弱娇怯的闺情意象。

        《水龙吟》叶小鸾
        秋思,次母忆旧之作,时父在都门
        井梧几树凉飘,满庭景色仍如旧。啼鸦数点,斜阳一缕,挂残疏柳。
        有恨林花,无情衰草,风吹重又。看轻阴带雨,天涯万里,楼高漫频搔首。
        记泊石城烟渚,落红孤鹜常如绣。轻舟画舫,布帆兰枻,暮云天皱。
        水静初澄,蓼红将醉,早秋时候。对庭前、萧索西风,惟有寒蝉高奏。
        【赏析】
        崇祯三年,叶紹袁辞官归隐。沈宜修想起三年前在南京冶城随宦的经历,感慨系之,作水龙吟》两阕,并命三位女儿和之。小鸾也曾和作两章,其一即此阕。是年,小鸾刚满十五岁,但诗笔老成,面对姐姐的佳作,不遑多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