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7)

(2024-04-02 20:58:25)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7)
鱼玄机,唐懿宗咸通年间为补阙李亿妾,以李妻不能容,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后被京兆尹温璋以打死婢女之罪名处死。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

        《寄李亿员外》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译文】
        白天总是用衣袖遮住脸,春日里更添惆怅,连起来装扮都不愿意。无价之宝容易求得,而有情的郎君实在难以找到。无论是睡觉时,还是赏花时,都会暗暗垂泪,痛断肝肠。既然已有了这样的才貌,宋玉这样的才子也可以求得的,又何必去怨恨王昌这样的才子?
        【赏析】
        此诗以无价宝比有心郎,阐述了女子对爱情的重视和追求;以易求反衬难得,诉说了爱情追求的艰难与痛苦。全诗格调哀婉,含蕴深刻。从诗意可以看出,此诗是在咸宜观当道士时写的。

        《春情寄子安》鱼玄机
        山路欹斜石磴危,不愁行苦苦相思。冰销远磵怜清韵,雪远寒峰想玉姿。
        莫听凡歌春病酒,休招闲客夜贪棋。如松匪石盟长在,北翼连襟会肯迟。
        虽恨独行冬尽日,终期相见月圆时。别君何物堪持赠,泪落晴光一首诗。
        【译文】
        山路崎岖,石阶陡险,行路艰辛,思念更苦。你似那远涧冰消,清韵悠扬,又似远山雪盖,玉姿婀娜。
        不要听那俗歌,不要饮酒沉醉,不要邀请闲客,夜夜贪恋下棋。你我的盟约就像松树一样坚定,坚信你我当如比翼鸟长相聚、不分离,比翼连襟之期是不会很远的了。
        离别是暂时的,随着时光流逝,冬去春来,你我还会在花好月圆之时破镜重圆、相爱如初。离别时,何物可作为赠品,只能以一首诗表达心中的悲伤,泪水在晴朗的阳光下滑落,化作了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写于鱼玄机与李亿婚后的第一个冬日。诗人时年十五岁,因不容于大妇(即李妻),被李亿哄骗,遣她南下,独自前往江陵,南下途中,诗人把自己的一片痴情,统统和泪写入这首情诗,寄赠子安。全诗气局严整,思致绵密,述事陈请,从容流走,丝毫不露铺叙、转折、过接之迹。

        《冬夜寄温飞卿》鱼玄机
        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沉。
        疏散未闲终遂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处,暮雀啾啾空绕林。
        【译文】
        为了写诗在灯下苦苦思索,因孤单而彻夜难眠。庭院里树叶随风而起,透过帘幕纱窗看到月亮下沉不禁感到惋惜。
        眼见人事更替时光流转,自已心愿始终没有实现。平生无处安定到处漂泊,就像麻雀黄昏时在树林间乱飞。
        【赏析】
        鱼玄机与温庭筠平时常互赠诗文,这首诗便是鱼玄机在某个冬夜写给温庭筠,以抒发情感寂寞的。诗人向温庭筠吐露心声,表明没有归宿感。这首诗采用赋的手法铺陈叙述,诗句娓娓而来,似怨似诉,深刻表现了诗人的凄凉心境。

        《闺怨》鱼玄机
        蘼芜盈手泣斜晖,闻道邻家夫婿归。别日南鸿才北去,今朝北雁又南飞。
        春来秋去相思在,秋去春来信息稀。扃闭朱门人不到,砧声何事透罗帏。
        【译文】
        我握着满把的蘼芜,独自哭泣,此时已近傍晚,太阳西斜,洒下缕缕余晖,听说邻居家女子的丈夫已经回归。我与夫君去年离别之日,南方的鸿雁才向北飞去,而今朝北方的鸿雁又向南飞。
        春来秋去,景物变换,相思之情仍在,秋去春来,光阴似箭,仍不见夫君的消息。形单影只的我紧关房门,也整日无人从门前经过,在这寂静的夜里,不知从哪里传来了捣衣声,单调悠长的砧声透过了我的窗帘,来到床帏。
        【赏析】
        鱼玄机在长安咸宜观出家后,对夫君李亿仍旧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他的诗。这首《闺怨》即为其中之一。古人说闺怨”一般指未婚或初婚之情思,本诗所写则为被遗弃冷落后的怨情,与题不合,题目可能为后人所加。全诗没有一个“怨”字,却处处让人感到“怨”,无须言“怨”,其怨情自现。

        《暮春即事》鱼玄机
        深巷穷门少侣俦,阮郎唯有梦中留。香飘罗绮谁家席,风送歌声何处楼?
        街近鼓鼙喧晓睡,庭闲鹊语乱春愁。安能追逐人间事,万里身同不系舟。
        【译文】
        深巷里的穷门少有伴侣,只有阮郎在梦中停留。香气飘在谁家的席上,风将歌声送到何处楼。
        街道靠近鼓鼙喧闹,打扰了清晨的睡眠,庭院里鹊鸟的语言乱了春天的忧愁。我怎能追逐人间的事物,身在万里之外,不受舟船的束缚。
        【赏析】
        此诗首联一二句,写孤独寂寞,思念情人。颔联三四句,想象梦中情人的生活,一定很高雅、豪华。颈联五六句,居住穷巷,喧闹,不得安静。尾联七八句,希望过自由的生活。全诗抒写作者的孤独寂寞,对情人的思念,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

        《寄洛中诸姊》元淳
        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题书凭雁翼,望月想蛾眉。
        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
        【赏析】
        元淳,晚唐僖宗时洛阳女道士。本诗是作者寄给洛中的一群姐姐们的一首诗。作者在远离故乡的日子里感怀旧情,思念故乡,思念与姐姐们的相聚。
        首句“旧国经年别,关河万里思。”描绘了作者离乡已久,思念故国的感受。第二句“题诗凭雁翼,望月想蛾眉。”通过借雁和月的形象来表达作者对姐姐们的思念之情。接下来的两句“白发愁偏觉,归心梦独知。”表达的是作者离乡困忧,思乡之情愈发强烈。最后两句“谁堪离乱处,掩泪向南枝。”则描绘了作者离乡困苦,愿姐姐们保重身体,不再流泪。

        《闲居寄杨女冠》元淳
        仙府寥寥殊未传,白云尽日对纱轩。只将沉静思真理,且喜人间事不喧。
        青冥鹤唳时闻过,杏蔼瑶台谁与言?闻道武陵山水好,碧溪东去有桃源。
        【赏析】
        唐代称女道士为女冠,到宋徽宗时改女冠为女道。这首诗是元淳赠送赞美另一位女冠的,可以看出二人应有同样的旨趣追求,都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安享这仙山楼阁般的道观特有的清幽寂静,这正是女冠们理想的修炼环境。

        《寓言》元淳
        三千宫女露娥眉,笑煮黄金日月迟。
        鸾凤隔云攀不及,空山惆怅夕阳时。
        【赏析】
        这首七绝以《寓言》为题,“寓言”此处意为托辞以寓意,借事来说明自己内心的旨趣。全诗两联写了宫中与空山两个场景,“笑”与“惆怅”两种情绪,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人所寓之言已十分明显。身在空山道观,却羡慕宫中宫女们的炼丹生活,可见诗人出家为女道士是无奈的,心有不甘的。

        《赠所思》崔仲容
        所居幸接邻,相见不相亲。一似云间月,何殊镜里人?
        目成空有恨,肠断不禁春。愿作梁间燕,无由变此身。
        【译文】
        幸运地住在相邻的地方,相见却没有亲近感。就像是天空中的月亮,与镜中的人有何不同。
        红颜真诚却只是梦想,内心痛苦无法抵挡春天的到来。愿意成为梁上的燕子,却无法改变自己的身份。
        【赏析】
        崔仲容,唐代女诗人,生平无考。这首赠诗,是崔仲容对自己心上人的一种痴情的单相思,表达了咫尺天涯的相思之苦。“所思”即所思慕之人。全诗格律严整,中二联对仗精巧,是崔仲容今存诗中的佳构。

        《拜新月》张夫人
        拜新月,拜月出堂前。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
        拜新月,拜月妆楼上。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
        拜新月,拜月不胜情,庭花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生。
        东家阿母亦拜月,一拜一悲声断绝。
        昔年拜月逞容辉,如今拜月双泪垂。回看众女拜新月,却忆红闺年少时。
        【赏析】
        张夫人,约唐代宗、德宗时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吉中孚之妻。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女子拜月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月亮的景仰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她在拜月的仪式中,看到了许多细节,如暗魄初笼桂,虚弓未引弦,鸾镜始安台,蛾眉已相向,展示了她对美的敏感和细腻的情感。诗中还揭示了拜月的意义,月亮不仅给予人们光明,也见证着人们的岁月流逝。最后,作者回顾了自己的青春岁月和与众多女子一起拜月的时光,激发起对往昔的回忆和对时光的感伤。

        《拾得韦氏花钿以诗寄赠》张夫人
        今朝妆阁前,拾得旧花钿。粉污痕犹在,尘侵色尚鲜。
        曾经纤手里,拈向翠眉边。能助千金笑,如何忍弃捐。
        【赏析】
        钿是古代女性装饰的一种,为贴在脸上、双鬓或眉间作为装饰的金箔或纸片,以花状为主,故名“花钿”。古代花钿对女性很重要,韦氏不好好保存,而被张夫人拾得,就有些不同寻常的意味了。花钿委落尘土无人看顾,暗示着主人韦氏久已不入妆阁,也久已不再注意自己的妆容。在诗的最后一句中,张夫人终于揭示出此枚花钿是被“弃捐”而非失手掉落,正是因为韦氏已经再不是梳妆之人。花钿委顿于尘土中的失落与女性独守空闺的孤寂正是双生一体。

        《古意》张夫人
        辘轳晓转素丝绠,桐花夜落苍苔砖。
        涓涓吹溜若时雨,濯濯佳蔬非用天。
        丈人不解此中意,抱瓮当时徒自贤。
        【赏析】
        这首诗以古典的意境表达了作者对平凡生活的理解和赞美。首句描述了辘轳的循环转动,隐约感受到黎明即将到来的喜悦;第二句则描写了夜晚传来的桐树叶落下的声音,暗含了岁月的流逝和时光的更替;第三句从雨点中借喻了温和的春风,以形容作者内心涓涓的感受;最后两句表达了真正的智者对于世俗名利的超脱,不随世俗所动,宁愿担负辛劳也不屑于沉醉于功名利禄之中。

        《夫下第》赵氏
        良人的的有奇才,何事年年被放回?
        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来时近夜来。
        【赏析】
        唐德宗李适当政时期,年号贞元。有个读书人叫杜羔,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人,才学不错,但进京赶考了几年都没有录取。贞元四年,杜羔又落榜了。他心灰意冷,收拾行囊准备回家。远在家乡洹水的妻子赵氏听到他落榜的消息,心里既“急”又“恨”,急的是他有才学而不中,恨的是他心灰冷无志向不进取。于是手书此诗寄给他。
        杜羔见诗后羞愧难当,当即折返京城,发愤苦学。在贞元五年,杜羔终于考中了进士。
  
        《闻夫杜羔及第》赵氏
        长安此去无多地,郁郁葱葱佳气浮。
        良人得意正年少,今夜醉眠何处楼?
        【赏析】
        杜羔考中后,对赵氏夸下海口,等取得了高官厚禄,便回来接她和家人进京。赵氏听了,既欣喜又担心。欣喜的是,夫君终于考上了进士,担心的是夫君做了高官后沉湎于寻欢作乐而误了事业。于是,又给杜羔作了这首诗。
        虽然前后两首诗的言辞有些刻薄,但通过这样的讽刺,体现了赵氏对夫君的爱护。第一次讽夫是为了激励杜羔发愤苦读;第二次讽夫是提醒杜羔不要忘本而误事业。
        像赵氏这样的人,是一位难得的贤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