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烟记
戴敷,筠州人,年少时常常和父亲在外经商,后来缴纳钱粮入了太学,娶了一位酒家女王氏,两人恩爱非常。
几年后,戴公子父亲去世了,他便经常结交一些浪荡子弟,不久家资散尽,王氏也被她父亲接回家中,打算劝她改嫁。
与妻子分别后,戴公子整日以泪洗面,王氏也伤心欲绝。王氏对家里人说,我宁死也不会嫁与他人。
果然没过多久,王氏便一病不起,家里人看见如此便都劝她父亲将王氏送回。
没想到父亲固执的很,认为戴敷无法养活女儿,迟早要饥寒交迫而死。
王氏见与丈夫重聚无望,便私下让丫鬟告诉丈夫,让丈夫把自己的死后的骸骨拿到家里,以后还可以同穴合葬。
戴敷听说后,趁着一个夜晚潜入王家的后花园,拿回了妻子的骸骨。
自此之后,戴敷越来越贫寒,只好在河边做了蒿工,每日钓鱼自给。
岸边人散之后,戴敷便时常想起妻子。此时已值深秋,草木摇落,秋风萧瑟,戴敷沿着江边漫步,江上泛起了阵阵烟波,里面仿佛有个人望着他。
此后接连数天,戴敷都未曾钓到过鱼,只能看见江上烟波中的那个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人离他越来越近,仔细一看,原来是自己的亡妻。
王氏牵着戴敷的手说道,自从你把我的骸骨拿回去后,我就一直跟随这你。但是你阳气旺盛,我无法接近。如今你我相会的时机已到,说完王氏牵着戴敷的手进入了水中。
不久后,戴敷的尸体浮到了水面上,容貌仿佛还活着一般。
焦生见亡妻
焦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客居在洛阳很久了。读过《诗》、《易》,颇有学问,曾经以讲课为生,在洛阳西宫南里。附近有一家人姓刘,家业丰实。有一天,这个老刘突然死亡,留下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大的才10多岁。老刘的妻子无依无靠,村里人觉得她太可怜,就张罗着为她找个丈夫。刚好村里有人认识焦生,就托媒人牵线搭桥。刘妻也知道焦生人品不错,两人就结了婚。
焦长期贫困憔悴,现如今成了家,又得到了一份家业,他也觉得很满足。这个焦生毕竟读过书,头脑还算灵活,他经营家业,十年之间,产业越来越大,家里牛羊满圈,粮食满仓。焦生过着自在的生活。他经常去城里喝酒,常常在黄昏喝醉了回来,妻子倒实在是贤惠,不但没有怨言,反而率领儿女们在庄门,命令壮丁一二里等候的。
好景不长,焦生的妻子也突然死亡,焦生悲痛追念不已。妻子安葬后,焦生经常昼夜哭泣。他在洛阳的许多朋友经常到家里劝说安稳,焦生的情绪才逐渐好转。
几个月后,焦先生又城里与朋友喝酒,黄昏才回家。他半醉半醒的骑着毛驴,不知不觉到了柿园,这个柿园,就是武则天皇后时御花园中柿园,现在多种梨的,名为梨园。他的家丁在这里等候,焦生喝醉了酒,用马鞭乱打这些家丁,家丁们都很生气,丢下焦生跑回家了。
焦生独自一人骑着驴,信马由缰,跑进了荒地。
焦生半夜不回家,家里人也着急了,怕他被狼吃了,于是找来一群人,拿着棍棒去找。找了半天,在一片荒地找到了他,众人渐渐接近,焦生大声说:“前几天我和人约定在这附近见面,你们回去吧,不要跟着我了”。
焦生骑着驴,直接到洛河崖边最深险处,用鞭子抽打着毛驴往前走,驴子看见河岸又陡又深,不敢向前走,焦生乘着醉意,跳下毛驴用手用力推它,谁知这毛驴也不是好惹的,抬起蹄子就是一下,把焦生踢倒在地。
当时已经是十月寒冬。悬崖下的水深处,河道弯弯曲曲,河中有几十只木筏。筏上人看到这一幕,都觉得焦生是个疯子,于是大喊:“不要再往前走了,这里水深会淹死你的”焦生听到之后,像是受到了惊吓,脱光衣服,向西北方向跑去。
焦生一夜未归,第二天,家人又出去寻找。来到昨天相遇的地方,看到草丛中有血迹斑斑,这实际上是因为赤脚被棘刺所伤原因。但是苦苦寻找没有结果。又过了几天,有人在山后草丛中,看见一个人坐在,没有衣服,仔细一看是焦生。给他说话也不回答,双目呆滞,流露出惊恐的表情。这人赶快通知焦生家人,焦生见到家里人来了,撒腿就跑,但还是被几个壮年人追上,把他绑了回来。只见他整个身体和手足多被荆棘刺破,血污狼藉,焦生不吃不喝,只是说:“放我走回老家。”
家人认为焦生这是撞邪了,于是找来道士驱邪。当时有道士叫丁自然,能使汤火符禁,衣袖捉鬼魅精怪多验证。他来了以后设坛施法,只见丁自然拿起一张符,贴在焦生身上,随后为焦生松绑,奇怪的是,焦生再也不乱叫乱跑了,仿佛被镇住一样。这道士呼叫焦生死去妻子的姓名,大声地拿着剑叫责问他说:“你是鬼,焦生是活着的人,人鬼殊途,你为什么总是跟着他?”突然间,焦生倒地抽搐,汗流浃背,过了很久才回过神。
此时的焦生已经恢复正常,家人于是为他拔除棘刺,准备热水洗澡,扶他躺下睡觉。几天,也不吃不饿,只觉得肌骨间疼痛。又过了几天,焦开口说话了:“我到柿园店,看到妻子在前面走,以为妻子还活着,心里高兴,就追了过去。但是刚好你们赶去拉我回家,我妻子用手指了指你们几个,好像是说让你们几个不要跟着。我怕把妻子跟丢了,情急之下,用鞭子把你们打走。于是鞭打驴子就往东南去追妻子。追了很久,你们又来找我,妻子看到你们说:'我害怕,让那些人走吧',于是我就骗你们说:‘前几天我和人约定在这附近见面,你们回去吧,不要跟着我了’。于是我就和妻子一起向前走。走了几里路,妻子指着前面一所庄园说:‘这就是我们的家’。这时,有两个红衣女子,一大一小,出来迎接二人。只见这所宅院有一个奇怪的大门,与平常宅院不一样,妻子先进入,红衣女子也先入。我骑着驴子准备进去的时候,谁知这驴子驴不肯前行,鞭子打也不动。我很生气,从下用手推他,驴一下把我踢倒了,我就觉得胡昏沉沉,随着他们往前走去。过了很久,我跟着他们进入山涧,每天都跟着他们漫无目的的行走。直到你们请来了道士,妻子和那两个女子看到道士后,就哭着离去了,以后再也没见过。”
他家里人都很惊恐,对焦生说:“两个女孩,是刘氏夭折的两个女儿”
其实,焦生由于过度伤心,魂魄已经散了,鬼怪趁其身体虚弱,就依附在他身上。过了几年,焦生也死了。家人按照焦生说的地点去查看,发现亡妻所指的宅院,焦生推驴的地方,前面是深渊,四面是荒草,稍有不慎,就会掉下去摔死。他的妻子这么做的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甘陵异事
供奉官宋缗被调派河北路七州巡检,公署在甘陵。故人赵某久贫前来依附,宋缗把他留下教子侄们读书。赵某的住处是前学政官卧室,在公署西侧。
一个月后的晚上,赵某刚要熄灯,一个美妇人推门而入,吟诵道:“郎行久不归,妾心伤亦苦,低迷罗箔风,泣向西窗雨。”赵某问她从何而来,妇人说:“妾身丈夫在这为官,后调派京城,把我留于这暗室之中,孤苦一人。回想以前,良人年少翩翩、满腹诗文,寒夜苦读只留我一人相伴。”
说着泪滴衣襟,又吟诵起来:“一自别来音信杳,相思瘦得肌肤小,秋夜迢迢更漏长,守尽寒灯天未晓。”赵某很同情,拉着她的手安慰,二人遂成偶。天未亮妇人辞别,约定晚上再来。临行前叮嘱:“妾身孤寂,看郎君也单身一人身处他乡,惺惺相惜,所以自荐枕席,望郎君保密,不然恐祸及彼此。”赵某连连应承,妇人还是神色戚戚,慢慢离开。
早晨,赵某开始教学,脸色苍白,提笔忘字。宋家子弟感到奇怪,问先生是否身体不适,赵某敷衍搪塞。
晚上,妇人果然到来,这次吟诵的是:“独依柴扉翠黛颦,伤嗟良夜暂相亲,如今且伴郎君宿,应为才郎丧此身。”赵某听了有些不高兴,说道:“为何出此不祥之言,让人心意不快。”妇人不答,和他同床共枕。
又到了早晨,赵某状态更是不佳,魂不守舍,言语无序。学生们把情况报告了宋缗。宋缗说:“必是晚上有事,不要声张,我亲自侦之。”
当天晚上,宋缗潜伏在赵某窗下窥视。只见赵某高烛踱步,似乎等待什么人。二更时一个美妇人飘忽而来,进到房内相拥欲就寝。宋缗大喝一声,闯入房内把妇人抱住,觉怀中身躯甚细,仔细观看,怀中是一木质灯架。宋缗当即把灯架烧掉,赵某还是精神恍惚,天亮就死了。
(出自宋代《云斋广录》)
张夫人
张子龙年纪轻轻就科甲中第,他们乡里有个姓宗的人家,是个豪门望族,有个女儿非常美丽,嫁给了他。结婚后,张子龙青年才俊,被众人夸奖羡慕,妻子却对他不满意。夫妻感情不太好。
后来张子龙当了太学博士,妻子忽然对他说:“我其实是某个地方的神,因为过错被罚到人间做你妻子。现在罚期已满,我要回去了,不要想念我,你将来还会有发展,进一步光大你家门第。但有三件事要嘱咐你,第一件:平时咱们感情不好,我死后父母必定来查看,不要揭开盖在我脸上的布。第二件:不要再娶妻。第三,我有两个婢女,都不算丑,以后足以帮你管理家里的事,不要把她们赶走。如果你违背我说的话,我就让你不得好死。”说完离世。
宗家父母果然到来,张子龙说了不要揭开蒙脸布。岳父岳母更加怀疑,硬是揭开,看到女儿变成了夜叉的样子,好像要起来咬人,急忙把布盖上,然后正常下葬。
不久,张子龙升官,得到皇帝的喜欢信任。某日,徽宗对他说:“你妻子已经死了好几年,为什么没再续弦?邓枢密的女儿很美,很贤惠,还有学识。她跟着母亲进过内宫,宫女都称呼她为邓五经,我给你做媒人娶她。”
张子龙推辞,但是皇帝坚持,只好娶了邓氏。邓氏不喜欢前妻留下的两个婢女,张子龙只好把她们卖掉。进洞房的那晚,夫妻二人刚要上床,忽然床下起了火,被褥床帐都烧毁了。第二天,张子龙去厕所,看到前妻还是死后的样子,狰狞恐怖,上前来打他,把张子龙打残废,成了太监。靖康末年,张子龙投降金国,后来又跑到湖南,被朝廷(南宋)赐死。
(出自《投辖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