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人的书房对联,傲骨中见风流!(上)

(2023-11-30 21:39:40)
分类: 图文:古典诗文
古人的书房对联,傲骨中见风流!(上)

古人的书房,有两幅字是必须要挂的, 一是斋号,即书斋的名字;二是书房联,凸显主人的情怀。
林林总总的书房楹联,有的抒发了主人的情志,有的体现了主人的身份,有的意趣十足,有的则发人深省。

黄庭坚:自撰书斋联
诗罢春风荣草木;
书成快剑斩蛟龙。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黄庭坚的书斋已不仅是读书的屋子了,同时兼作“创作间”。上联言作诗如坐春风,每每吟罢一诗,便觉春光在眼,似见草木荣发,妙手回春了。下联体现的是作为书法家的书功,那笔力千钧,犀利锋快的铁划银钩犹似顿现眼底。对联语出不凡,足以惊人。

张载:题书房联
夜眠人静后;
早起鸟啼先。
——张载,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此联勉励自已要抓紧时间,刻苦读书。联语虽写的通俗流畅,但用字绝对符合书房楹联的规则,例如,“夜对“早”,“眠”对“起”,“人”对“鸟”,“静”对“啼”,“后”对“先”,字字对应,无一遗漏,可见平谈中藏有奇诡。

陆游:自题“书巢”联
万卷古今消永日;
一窗昏晓送流年。
——陆游,南宋诗人,以“巢”为书斋之名,足见其沉迷于书,不可自拔。万卷伴终生,是放翁的真实写照。放翁嗜书,老而弥笃。有“ 读书有味身忘老”之名句传世。晴窗万卷,耽书如年,是真名士!

徐渭:题书房联(三则)
(一)
雨醒诗梦来蕉叶;
风载书声出藕花。
——徐渭,明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读此联仿佛在眼前出现一幅韵味别致的写意画,我们能从“雨”声“风”响中,清晰地看到“蕉叶”之碧绿,“藕花”之艳红。联中“醒”、“载”二字新颖奇丽,别具匠心。
(二)
未必玄关别名教;
须知书户孕江山。
——题“青藤书屋”联。此联刻在青藤书屋的石柱上。书能孕育出大千世界,非读书人能有此奇想,因此他给自已的书楼取名也叫“ 孕山舫”。
(三)
水隔笙簧,白日鸟啼花竹里;
庭园锦绣,青春人在画图中。
——题“张氏书室”联。本联以绘声绘色的笔调,描绘了张氏书室的优美环境, 水鸣鸟啼、花艳竹翠,尽收眼底。下联由景及人,缘景入情,大自然使生命重焕青春。

徐霞客:自题书房联
春随香草千年艳;
人与梅花一样清。
——徐霞客,明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
自题小香山梅花堂。 梅的特性深受中国文人的宠爱,梅的清高、脱俗、孤赏、冰清,是中国多少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寄托。上联的“千年艳”,点出梅花的悠久历史,暗喻本家族爱梅风尚代代相传。下联的“一样清”,道出了自已志洁行高的情怀和不随俗流的人格。

邓子龙:自题书房联
月斜诗梦瘦;
风散墨花香。
——邓子龙,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邓子龙自题书房联以意境取胜,上联通过视觉描绘梦境,下联以嗅觉传达书香。由此可见, 充满诗情画意的书房,乃主人的理想世界。

左光斗:题书斋联
风云三尺剑;
花鸟一床书。
——左光斗,明末官员,著名水利专家。武能叱咤风云,持剑啸天;文则花鸟怡性,嗜书晓理。
此联虽简短,却将其文武双全之本领描写地淋漓尽致。

史可法:题书屋联
斗洒纵观廿四史;
炉香静对十三经。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
看史要有豪情,斗洒壮胆,纵横于历史长河。读经须练静功,一柱清香,万念俱灭。联语从不同角度告诉我们,看不同的书要有不同的心态,用平常心观史,以激昂心念经,那么看到的将是一团解不开的迷。

吕留良:自题居室联
囊无半卷书,惟有虞廷十六字;
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
——吕留良,明末清初杰出的学者、思想家、诗人和时文评论家、出版家。先生是晚明抗清志士,作此联以明已志。上言“虞廷十六字”,系指《书·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一语;下云“目空天下士”者,乃不耻屈节者所为之谓也。口气大,气节高。

石涛:题书室联
耽文艺如嗜欲;
以古人为朋曹。
——石涛,清初画家,“清四僧”之一。
食色,性也,人之常欲,大画家石涛的欲望已超越于此。精艺通文成为他的本能欲望,常人是不能达到如此高的境界。

刘熙载:题书房联
东壁图书西园翰墨;
南华秋水北苑春山。
——刘熙载,清代文学家。联语连用方位词东、西、南、北四字,囊括了文化人理想的生活环境。有书有画,有山有水,在这种充满艺术气氛的书室内挥毫泼墨,有多少文人能不向往。

袁枚:自题“随园”联(四则)
(一)
放鹤去寻三岛客;
任人来看四时花。
——袁枚,清朝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此公平生好味、好色、好游、好友、好花竹泉石、好古玩字画,尤好书籍。袁枚此联集晚唐诗句以署其园,体现了他热情好客的本性,试想,随园中,骚人墨客,窈窕淑女,云集于此,放酒豪歌,及时享乐,大有“独乐乐不若与众乐”之概!
(二)
此地有丛山峻岭茂林修竹;
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
——据传曾有友人想寻袁枚开心,故意向他借阅这坟、典、索、丘四部书,袁枚见状只好收起这幅对联,因为这是失传了的书,他只是自吹而已。
(三)
不作公卿,非无福命都缘懒;
难成仙佛,为爱文章又恋花。
——此联有魏晋遗风,“懒“是愤世嫉俗的缘故,意为淡薄官场生活,这是明清时代退隐政台、独善其身的文人士大夫的生动写照。
(四)
朱藤花压读书堂;
分得桐阴半亩凉。
——自题书斋逃避现实,与世无争,企图营造一个桃花源式的生活环境。半耕半读,自娱自乐,是“性灵派”诗人袁枚理想生活的真实反映。

郑板桥:自题书斋联(四则)
(一)
富于笔墨穷于命;
老在须眉壮在心。
——郑板桥,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
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自然“富于笔墨”,官仅七品,却自认为只是“穷于时而非穷于命”。下联扬起,老当益壮,大有“白头虽老赤心存”之意,可见他在安贫乐道之时,仍存奋进之志。
(二)
百尺高梧,撑得起一轮月色;
数椽矮屋,锁不住五夜书声。
——此联对仗工稳,词语别致,撑、锁二字足见怪人笔下之功夫,使人读来眼前似出现一幅“月夜读书”图。
(三)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此联是为别峰书屋所题写的木刻联,书屋位于镇江焦山别峰庵中,门头上有“郑板桥读书处”横额,门楹上存有郑氏手书。此联语言简意深,看似一幅写景联,实则包含着一定的哲理,耐人寻味。
(四)
删繁就简三秋树;
领异标新二月花。
——此联意谓画三秋树宜简洁,画二月花宜奇异。虽是“扬州八怪“自言其画,实亦蕴含为诗为文之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