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中国的主体民族。“汉”原指天河、宇宙银河,《诗经》云:“维天有汉”。
壮族: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是岭南的土著民族。有“布壮”、“布土”、“布侬”、“布雅依”等20余种自称。
满族:满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三省,以辽宁省最多。在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仅次于壮族居第二位。
回族:回民族的简称。凡回族男12岁、女9岁以上身体健康者都应封斋。解放后,国务院把开斋节定为回族的法定假日。
苗族:音乐舞蹈历史悠久,挑花、刺绣、织锦、蜡染、首饰制作等工艺美术在国际上享有盛名。
维吾尔族:“维吾尔”是维吾尔族的自称,意为“团结”或“联合”。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天山以南一带,族源可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游牧过生活的“丁零”人。
土家族:绝大部分居住在湖南、湖北省、贵州省以及四川省(现在属于重庆市)。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自称繁多,因地而异,有“诺苏”、“密撒”、“罗罗”、“撒尼”、“阿细”等。
蒙古族: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藏族:素有“世界屋脊”之称的西藏,美丽神奇,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地,在现有130多万人口中,藏族占95%,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
布依族:中国西南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解放前,布依人被称为“仲家”、“水户”、“夷族”、“土边”、“本地”、“绕家”等。
侗族:来源于秦汉时期的“骆越”。现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等地。信仰多神,崇拜自然物。

瑶族:中国南方一个比较典型的山地民族。瑶族人自称“勉”、“金门”、“布努”、“拉珈”、“炳多优”等,因经济生活、居住地区和服饰的不同,又有30多种称谓。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主要聚居区。朝鲜族的先民,是从朝鲜半岛迁入中国东北的朝鲜族人。

白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其余分布于云南各地、贵州省毕节地区及四川凉山州。白族自称“白伙”、“白尼”、“白子”等,汉语意为“白人”。

哈尼族:据史书记载,哈尼族与彝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现主要分布在云南西南。

哈萨克族:哈萨克族源远流长。西汉时,天山北部的乌孙即是哈萨克族的先民。这些东迁的牧民得名“哈萨克”,意即“避难者”或“脱离者”。

黎族:聚居在海南岛通什镇等地,据考证,黎族是由古代“百越”族的一支发展而来。

傣族:历史悠久,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