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起的夫妻,茶余饭后,赋闲在家,常常纵论人生、畅想未来、构思生活、争论琐事、评说天下……海阔天空,无所不谈。其中,不乏一些奇谈妙论,巧对趣语。
有对青年夫妻,男爱抽烟,女爱唠叨。一日,妻出上联戏夫:
张口闭眼,吞云吐雾,谁家男人像你这烧火汉子?
丈夫口叼烟卷,翘着二郎腿,反击道:
搬嘴弄舌,说风道雨,哪个女子似我那泼水夫人。
北宋革新派诗人梅尧臣,满腹经纶,才华横溢,但仕途不顺。晚年,在好友欧阳修的推荐下修撰《新唐书》,心中很不乐意。受诏后,回家对妻子刁氏道:
吾之修书,亦可云猢狲入布袋矣!
刁氏也为丈夫的怀才不遇深表同情。这时他对丈夫说:
君于仕宦,又何异鲇鱼上竹竿耶?
“猢狲(猴子)”好动,如何受得了“布袋”的沉闷约束。“鲇鱼”黏滑,如何爬得竹竿?说罢,二人相视而笑。
清朝时期,广东一解元,金榜题名后,还乡完婚。解元的未婚妻是当地有名的才女,懂诗文,善对句。新婚之夜,新娘有意识地要考考这位解元新郎。于是,酒散客归之后,出句道:
鳝长鳅短鲢有耳,滑溜溜一串。
解元听后,搜肠刮肚不得佳句。第二天一早,解元径奔河边,意欲轻生。恰在这时,被扮作算命先生的新任提学使李调元发现。问明缘由后,李调元顺手捡起一柳枝,在河边依次画了个扁龟、圆鳖、无头蟹。聪明的解元,恍然大悟,谢过李调元,匆匆而归。见到新娘后,急迫地对道:
龟扁鳖圆蟹无头,硬壳壳三个。
新娘会心地笑了。
晚清时期的一年春节,富人们花天酒地,燃放鞭炮,祝贺新年;穷人们啼饥号寒,难跨年槛。这时,有人在土地庙前,贴了副对联: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联语借助土地公公、土地婆婆的口吻,揭露当时贫富悬殊、社会不公的现象。说明,富人只顾“他们过年”,谁管穷人年关难过?
有对夫妻,妻子是城里有名的交际花,男人是个小部门的头头。这天,他俩因故争吵,招惹了不少路人围观。有人听后,依据他们互骂内容撰成一副巧对:
哼,贱妇愚哉,非吾直上青云,何来彩电?
呸,莽夫谬矣,是我亲缝绿帽,始有乌纱!
上联是丈夫斥责妻子:如果不是我升官、掌权,你怎能看彩电,享清福?下联是妻子痛骂丈夫:是我勇于“献身”,为你“亲缝绿帽”,才有你今天的官职。联虽浅显,但寓意深刻。痛快淋漓地鞭挞了那些投机钻营者,读之令人捧腹,令人愤恨。
一天,苏东坡外出回到家里,看见妻子正在织布,灵活的双脚一上一下,有节奏地踏在拉动综上下移动着的木板上,禁不住微笑着吟道:
娘子织布必打板。
妻子并不在意丈夫的说话,继续一梭一梭地织布。不久,看到东坡在摇头晃脑地吟颂《诗经》,样子十分有趣。她不由地暗自好笑,遂张口警示道:
相公读书吊摇铃。
脱口一句,恰成巧对。东坡很佩服妻子的敏捷。
据说,有对年轻夫妻,男的人称浪荡公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偷鸡摸狗,寻花问柳。女的爱交际,时常浓妆艳抹,招蜂惹蝶,放荡不羁。尽管如此,夫妻二人还不断争风吃醋,相互讥讽。一天饭后,丈夫又要出门,妻子突然笑曰:
浪子尽多情,断无骑马又寻马。
丈夫知道妻子的话外之音,但他并不否认,也不与之争论,而是以牙还牙道:
佳人虽薄命,应知嫁鸡且随鸡。
妻子听后,漠然置之。
从前,有对夫妻,妻子对丈夫管得很严,常用一根绳子把丈夫的一只脚拴住。一来叫他认真读书,以求取功名;二来使之不能外出,随时听唤。后来,丈夫果然中举,仕途顺利,连升几级。可任性的妻子,仍要对丈夫实行栓脚。丈夫无奈,于是出一上联:
夫贵妻荣,请免栓脚。
妻子不以为然,断然对道:
水涨船高,岂可收帆。
丈夫愕然,表现出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
有对夫妻嗜棋如命,整天埋头棋局。因此,田园荒芜,家务搁置,二人常常发生口角。丈夫埋怨妻子头不梳,地不扫,饭不煮,不像个女人。妻子责怪丈夫,活儿不干,钱不挣,坐吃山空。一天,丈夫看到急于出门的妻子,张口道:
家不理,地不扫,头不梳,笑你蓬头刘海。
妻子浪荡惯了,对丈夫的话只当耳旁风,并反唇相讥道:
车无轮,马无足,炮无烟,困你空手将军。
妻子的言外之意是说,你什么也不干,只顾玩棋,待你玩得净手,成了光杆司令后,有“困你”的时候。这真是“老鸦嫌猪黑,乌龟笑鳖跛”。
传说,解放前赣北山区有一对外地来的年轻夫妻,他们除了辛勤耕耘外,丈夫还抽空做篾活儿,挣零花钱;妻子时常纺纱织布,以供家人穿戴。这天,丈夫正在院里破篾,妻子在屋里纺纱。或听丈夫高吟一联:
弯竹子,破直篾,打圆箍,紧扁桶,装东装西。
妻子听后,停住纺车,手捻棉条对道:
粗棉条,纺细纱,织短布,做长褂,遮前遮后。
一次,丈夫在门口池塘挖藕,妻子在家舂米。丈夫高声朗吟道:
荷败莲残,落叶归根成老藕。
聪明的妻子,一听便知,丈夫戏笑自己“荷败莲残”,已成“老藕”(谐“老媪”)。然而,他并不反驳,沉思片刻,对曰:
禾黄稻熟,吹糠见米现新粮。
妻子的意思是,你如果相中了哪个年轻美貌的女子,条件成熟后,可以把她请到家里做“新娘”(“新粮”谐“新娘”)。
一天,夫妻饭后聊天,丈夫说到一个有钱人家,少爷要纳妾,老子的姨太太通奸养汉子,家里闹得不可开交。妻子随口吟出一联:
相公纳妾,娶了少娘,丢了老娘。
丈夫想了想,很快对道:
妮子养汉,乐死奸夫,气死丈夫。
夫妻二人又气、又恨、又乐,和谐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