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刹海公园
什刹海的由来
烈日炎炎的酷夏,很多老北京人都喜欢去一个地方乘凉避暑,那里湖面开阔、风光秀丽、可乘船可散步,待到晚上则灯火通明,湖光与霓虹相映,乐曲随轻舟荡漾……说到这里,肯定很多人已经知道是哪里了,没错,就是什刹海!
什刹海,也写作“十刹海”,由前海、后海、西海水域以及沿岸名胜古迹和民居组成。元朝曾依托这一片水域在东岸确定了都城建设的中轴线,什刹海始成为元、明、清三代城市规划和水系的核心。历经数百年的发展,什刹海积淀了上至皇亲国戚、士大夫,下至普通百姓深厚的各阶层文化。这里的胡同和四合院组成了老北京的风俗文化,组成了老北京的历史。
什刹海的“刹”字,在北京人嘴里念快了,就跟“季”、“价”、“窖”差不多了,因为这个,就有了活财神沈万三在这里挖十窖银子的传说,什刹海也便因此得名。
说起沈万三这个名字,在大家的心目中,他就是那著名的“活财神”。
按道理说,活财神一般都很有钱,纵然不挥金如土,也得有家有院有轿坐。可是沈万三这个活财神却例外,甭提他有多少间房、多少套院、多少轿子可坐了,他可谓手里一个子儿都没有,有时候甚至连衣服都没得穿。那他为什么被叫作活财神呢?原来之所以叫他活财神,是因为他知道地下哪个地方埋着金子,哪个地方埋着银子。据当地的老百姓讲,平常时候,沈万三也不知道哪里埋着金子银子什么的,但一旦挨人狠打的时候,通常他胡乱指的地方准有金银,并且挨打得越厉害,他所指的地方埋得金银越多。他的活财神之名也因此而来。
然而,老百姓谁又会随便打人?而且大家看他穷成这样,谁也不信他知道哪儿有钱。因此,跟沈万三一起过的人都穷得叮当响,缺衣少食。
明朝时期,“靖难之役”之后,朱元璋的四儿子朱棣登上了帝位。这位皇帝想修一座北京城。可修城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儿啊,首先得有充足的物质基础,没有钱去哪弄材料、请人工呢!可是皇帝又不舍得花费自己的钱,于是便跟大臣们商讨如何筹集一些修城的经费来。众大臣们也很焦虑:苦海幽州本就是个贫瘠之地,去哪里弄这么多钱呢?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大臣站出来对皇帝说:“微臣倒想起一个人来,只要找到他,保准有数不完的金银财宝。这个人叫作沈万三。”皇帝听了,又惊又喜,马上着人去抓那沈万三。
皇帝见了沈万三那穷酸样,心里就犯了响咕:就这么个穷酸的糟老头儿,还能称为活财神?
可疑惑归疑惑,皇帝还是好奇地问道:“据说你知道金银存放的地方?”
沈万三回答:“我不知道。”
“那为什么大家都叫你活财神?”皇上一听,开始急了。
沈万三说:“我不是什么活财神啊皇上,那都是别人叫着玩儿的。”
皇帝一听就发了火,说:“哼,一定是你妖言惑众,蒙蔽了众人,活该挨打!”于是吩咐将士将沈万三推出去打他一百大板。
刚开始挨打时,沈万三还大声地叫嚷:“我没有骗人啊,放了我吧,放了我吧!”
将士说:“只要你供出金银的所在,就饶了你!”
沈万三喊着说:“可我真的不知道啊!”
沈万三喊道越厉害,将士打得他越厉害,直打得他皮开肉绽、鬼哭狼嚎。实在撑不过去,沈万三大喊了一句:“大人别打了,我想起来哪里有银子了。”将士这才住了手。
皇帝便吩咐将士们跟着沈万三去挖金银财宝。可是沈万三哪知道哪里有什么宝藏呀,就东走走西转转,后面的将士们不断催促,就这样他们一行来到今天什刹海的位置。沈万三实在走不动了,就随便指着下面的地说:“这里有金银,你们在这挖吧!”将士们就开始挖起来,果然从中挖出了十窖银子来。一窖是四十八万两,这十窑银子共计四百八十万两。据说北京城就是用这笔银子修建起来的。
后来,将士们挖银子的地方成了一个大坑,经年累月后,那个大坑盛满了水,后世人都叫它为“十窖海”,慢慢地又称其为“什刹海”。直到现在,还会有人强调说:“这原叫十窑海,不是什么什刹海!”
可是,无论后世人怎么叫,这什刹海的美名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蜈蚣井的由来
蜈蚣井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但其来历恐怕知道的没有多少人。相传明朝时期,开国军师刘伯温和姚广孝共同修建北京八臂哪吒城。在修建的过程中,遇到一条孽龙出来横行霸道,这条孽龙将北京城中的水全部带走了。后来虽有高亮赶水之举,然而他所赶回来的水大部分都是苦水,整个北京城内,屈指算下来仅有为数不多的几条甜水井。所以,老北京人都对很不容易才能品上一口的甜水情有独钟。“蜈蚣井”的传说,就是打这儿传开来的。
自高亮赶水以后,北京城的井水,都成了苦水。此后,除了皇亲国戚每天派人专门到玉泉山运甜水以外,上到达官小到老百姓就都只有喝苦水的份儿。这苦水喝个个儿把月的还行,这要天天喝,那就愁煞人了!尤其对卖茶的茶馆儿来说,更是“灾难”,都没有什么人光临茶馆了。
话说有一天,有一家王姓的茶馆儿自清晨开门后,都没有一个茶客光顾。只见王掌柜坐在桌子那儿呼呼大睡。就在这时,有一个人走进来了,朝着王掌柜大喊:“哎掌柜的,沏一壶上好的茶来!”掌柜听到喊声,猛然惊醒了,只见进来了一个穿着极不考究的老头儿。甭管来者何人了,只要是客就万幸了。王掌柜赶紧上前,边答应着边拿过茶壶、茶碗、茶叶来,涮了涮壶碗,就给老头儿沏上了茶。老头儿一喝,立马给喷出来了,啧啧叫苦:“掌柜的,您家的茶怎么这么苦啊!”掌柜的忙把孽龙带水、高亮赶水的故事向老头儿详详细细地说了个遍。
老头儿听了乐了乐,说:“如果您家有甜水的话,您还会用这苦水沏茶吗?”
“嗨!若有甜水谁还用苦水沏茶呀!”掌柜的着急起来。
老头儿听了,点了点头,从袖子里倒出一金头蜈蚣来。只见那蜈蚣足有三寸之长,有十八条腿,金须金眼,活蹦乱跳。只见老头儿对着这条金蜈蚣,低声地说着话,仿佛像和那金蜈蚣商量什么事似的,就瞧那金蜈蚣先是摇头,后是点头,最后只听那个老头儿大声说:“那就这样吧,你就赶紧去吧!”
那金蜈蚣便转了转腰身,腾的一下,就飞了起来,转眼就不见了踪影。只看得那王掌柜一愣一愣的,眼睛都直了!也不懂那老头儿玩得什么把戏,只见老头儿把茶钱放在桌子上,然后一声不响地走人了。
就这样过了几天。一天,王掌柜店里的小伙计跑来向王掌柜高兴地说:“掌柜的,告诉您一件稀罕事儿,靠那皇城的东边,从地上钻出一股甜水来,现在由官府修成了一条井(这说的就是王府井大街大甜水井胡同的那一眼井),您说这事儿稀罕不稀罕?”王掌柜听了也非常高兴,但也没想出来所以然来。
几天后,王掌柜又听人说不止皇城东边钻出了一股甜水,离安定门外不到一里地的地方,也钻出了两股甜水了,现在已然治了两眼井(这说的就是上龙大院的上龙、下龙那两眼井)。王掌柜听了除了高兴,也没想到什么别的事情上去。
这样又过了半个月,王掌柜又听说,丰台十八村,每个村庙的左边,都打地底下钻出一股甜水来,现在已然治了十八眼井。这下王掌柜心里开始犯嘀咕了:自从刘、姚二位军师修建了八臂哪吒城,整个城里就没有几处甜水井,如今这是怎么啦,无端地钻出这么多股甜水来。其实,不止王掌柜的心里犯嘀咕,其他的老百姓也都个个心存疑惑。
因为有了甜水井,王掌柜的生意开始好了起来。一天,众茶客聚在王掌柜的茶馆里喝茶。大家都对突然冒出了甜水井啧啧称奇、各抒己见。这时,王掌柜的便把那天那个老头儿玩蜈蚣的经过给讲了出来。众茶客听了无不称奇,但都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候,一位新进来的茶客,一拍大腿说:“嗨!这不明摆着是蜈蚣井嘛!”
众茶客忙问缘由。这位茶客说:“大甜水井是蜈蚣的头,上龙、下龙那两眼井是蜈蚣的须,丰台十八村的井是蜈蚣的十八只脚,这不是蜈蚣井是什么呀!”
众茶客听了无不点头称是。继而一传十,十传百,蜈蚣井的故事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北新桥的由来
北新桥是今天北京的一个重要的交通枢纽地。茫茫上班族中,在北新桥地铁站转车的人有很多,但知道“北新桥”这一地名来历的人则少之又少了。
北新桥,名称里含有一个“桥”字,然而实际上却没有桥,更没有桥翅儿。那么,为什么大家都称其为北新桥呢?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高亮遵刘伯温的命令去找龙公、龙婆赶水时,一枪扎破了龙女所变的水篓子,慌忙之中,龙婆就带着受伤的女儿逃到了山北的黑龙潭,在那里安顿了下来。
如今的黑龙潭里还有一种能撞石头的小鱼儿,相传就是龙婆的后代。高亮将龙女所变的水篓扎破后,龙公气愤至极,他带着滔滔洪水追杀高亮。高亮死后,水也还了原。然而,龙公却气愤难平。可是迫于能力所限,又不敢得罪刘伯温,只得领着龙子以及龙子那一肚子甜水,顺着玉泉山泉眼,逃到地底下去了。这也便是如今玉泉山泉水又多又甜的原因了。
龙公虽然人逃到了地底下,可始终忘不了侵袭北京城,他在心里嘀咕道:怎么着也得把地盘给抢回来。现在刘伯温修城,但总有完工的那一天,等刘伯温走了,我再出来出气也不迟。于是,龙公和龙子便在地底下老老实实地住了下来。
过了几年,北京城终于给修建好了。就在向皇帝交差的前一天晚上,刘伯温突然想到:“如今我修城,所以那孽龙不敢来闹,可等我走了,保不准那孽龙回来捣乱啊,我得想个法子制服那孽龙。”这时,他想到了和他一起做建城规划图的姚广孝。
于是,刘伯温便去找姚广孝,说:“八臂哪吒城图是咱二人画的,明日我去向皇上交差时,就说北京城也是咱二人修建的。只是明日我要回去交差,我怕在我走后,那孽龙又回来捣乱,所以由你在这里坐镇怎样?”姚广孝听后非常高兴,欣然答应了。
待刘伯温走后,那龙公便和龙子带着水一起顺着地下水道,往北京城来。父子二人在北京城的地底下看见了一处海眼,就往上撞,不曾想,二人非但没撞出去,龙头上还撞了一个大包,原来上面有“镇物”。接着,他二人又撞了好几处海眼,直把脑袋都撞肿了,也没有撞出去,他们心里恨死了刘伯温。
就这样走啊走、撞啊撞的,龙公二人又看见了一处海眼,于是又试着撞了一次,没想到,这一回他们一撞就撞出了地面。龙公二人撞地而出的地方,就是今天的北新桥。
龙公、龙子撞出地面后,就把带来的水一股脑倾向了北新桥附近。很快地,北新桥的四周溢满了水,附近的老百姓哭天喊地、死伤无数。龙公、龙子看到这场面别提多得意了。
很快地,姚广孝就得知了这一消息,他赶紧手执宝剑奔向北新桥。到北新桥后,他拿剑一指,三划两划便把水给止住了,接着翻身一跃,跳到水面上大喊:“孽龙,你竟胆敢水淹北京城,今天就让你瞧瞧本军师的能耐!”
听到姚广孝的话,龙公大吃一惊,心想:怎么大军师刘伯温前脚刚走,后脚就跑来一个二军师?看这二军师,也不是好对付的,一定要小心防范!想着,便对龙子使了个眼色,父子二人各自亮出一把青龙剑,朝着姚广孝猛刺。
姚广孝急架相迎,然而对方二人的合力终究厉害,姚广孝很快就要支持不住了。在这紧要关头,只见空中霞光一闪,龙公哎呦一声就躺在水面上了,大腿上鲜血直流。姚广孝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儿,就听见有人大喊了一声:“姚军师,我是大宋的岳飞,你快去擒拿小龙!”
姚广孝听了,高兴万分。一边向龙子挺剑刺去,一边高声让岳元帅留步,但岳元帅很快便走了。就在龙子一愣神的功夫,姚广孝一剑刺倒了他。就这样,龙公、龙子被姚广孝给捉住。北新桥四周的水也就跟着落下去了,并且永远也不会再涨起来。
可是捉住龙公二人后,姚广孝犯了老大难。难就难在该把龙公二人安置在哪里合适呢?他想来想去,决定把龙公锁在北新桥的海眼里,再在海眼上修一个深井筒子,拴上长长的大锁链,井上再修一座三间大殿的庙宇。庙里供什么神像呢?姚广孝想起帮他拿住龙公的不是岳元帅吗,就供岳飞吧!
龙公在被关押之前问姚广孝:“姚军师,您什么时候把我给放出来呢?”
姚广孝说:“那就等到这座桥旧了,修起桥翅儿来,你再出来吧!”
从此,这个地方就叫了北新桥,而且北新桥也从来没有过什么桥翅儿。
锁住龙公后,姚广孝又要去处理龙子,他把龙子锁在了崇文门镶桥下的海眼里。龙子也问:“姚军师,您什么时候把我给放出来呢?”
姚广孝说:“什么时候你听见开城门的时候打点,就是你的出头之日到了!”
从此,崇文门开城、关城都不再打点,一律改为打钟。因此,北京城的老年人们都常说这么一句话:“北京城九门八点一口钟啊”。
这就是关于北新桥的传说。后世人看到北新桥北边还有一座镇海寺,就更信这个传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