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2023-05-09 21:43:45)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花旗袍的宋庆龄

        旗袍是民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女装。旗袍虽然来源于旗人(满族人)之袍,不过经过改良,已成为汉族女性与满族女子共同的服饰,在民国时期绽放出异彩,谱写了辉煌。

        宋氏姐妹钟情旗袍

        宋庆龄一生钟爱旗袍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三姐妹喜欢穿旗袍,在很多场合下,她们都身着旗袍。尽管她们很小就在国外生活、学习,然而宋家传统的中国文化教育,培养了她们喜爱中国文化,爱穿中国服饰的习惯。
        1907年,14岁的宋庆龄有一张身穿素色旗袍的照片,直发梳向脑后,像个小大人。此时的旗袍还保留着旗人之袍宽大、直身的特点,将女性身体曲线掩藏在宽大的袍子之下。进入民国,旗人之袍发生了变化,其面料也由厚重、多提花、装饰烦琐向轻薄、多印花、装饰简约转变。
        20世纪一二十年代,旗袍受文明新装的影响,出现了文明新装的喇叭状的大袖口,袖口一般宽7寸,俗称倒大袖。
        20世纪20年代中叶,受欧美服装影响,原本宽大且没有腰身的旗袍开始收腰,长度缩短,下摆逐渐上升,1924年下摆还在小腿,至1929年已升至膝盖。女性大方地秀出她们的小腿,洋溢出青春的气息。不要小觑女性穿旗袍秀出的小腿,洋溢出青春的气息,这体现了一种有别于清朝封建专制观点的、充满着开放风气的新时代社会观念。
        旗袍是宋庆龄一生钟爱的服饰,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她所穿的旗袍有中袖、长下摆花格子的扫地旗袍,还有条纹图案的旗袍。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倒大袖旗袍的宋庆龄

        宋美龄有上百件旗袍
        宋美龄喜欢穿旗袍。虽然她10岁时起就生活在美帼,但从来都穿中式服装。
        她不喜欢穿过于暴露的服饰,出于女性美的追求,也反对穿长筒裤子。她认为女性应该有与男性截然不同的服饰特点,在她的百年生涯中,几乎没见她穿过长裤子。
        宋美龄爱衣成痴,她青睐旗袍,衣柜中有上百件旗袍,依据季节变化,选择不同的面料,不同的色彩,款式造型各异。宋美龄旗袍之多,大概当时无出其右者。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旗袍的宋美龄

        除了官眷赠送的衣料,宋美龄也经常自己选购衣料,但并非那种让布料店搬来各种衣料,拣价格昂贵的,整匹搬走的阔太太做派。宋美龄总是要跑好几家店铺,问明价格,挑合意的才买。
        在不同的场合,宋美龄会搭配不同的旗袍。在参加重要的外事活动,接待重要来宾时,宋美龄会穿上高档面料制作的旗袍。在一些面向民众的活动中,她也会穿普通面料的旗袍。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旗袍的胡蝶

        “胡蝶旗袍”与众不同
        “影后”胡蝶也穿旗袍,而且她的旗袍款式独特,她穿旗袍的风度与众不同。
        当时的旗袍分为京派与海派两种风格。海派旗袍加入了西式服装的腰身,重在表现女性的特点,修长、紧身、适体、高开衩,更适合身材高挑的南方女性穿着。
        胡蝶驾驭旗袍的能力很强,无论是高领中袖旗袍,还是低领短袖旗袍,穿在她身上都是仪态万方。1935年3月,胡蝶参加国际电影展,她身穿立领、琵琶襟、中开衩、下摆垂地的扫地旗袍,身披白狐披肩,面如芙蓉眉如柳,仪态端庄大方,美艳惊人,让世人为之折服,被誉为“中国的葛利泰·嘉宝”。她的这身旗袍装扭转了世人对中国女演员的看法。
        胡蝶是上海滩的时尚标杆,她穿什么,上海滩就流行什么,她怎么穿,上海的女人就怎么效仿。胡蝶曾穿过一件蝴蝶褶衣边的旗袍,风靡一时,人称“胡蝶旗袍”。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旗袍的阮玲玉

        阮玲玉惊艳旗袍
        民国时期的影坛大腕阮玲玉的演技超群,粉丝众多,她也是时尚的风向标。
        阮玲玉喜欢高领、长下摆、网格图案的旗袍。
        20世纪30年代的旗袍流行长下摆,长可及地,盖住脚面,俗称“扫地旗袍”。阮玲玉在影坛大红大紫时,正是扫地旗袍流行之时。长旗袍配高领,衣领紧裹脖颈,直抵下巴,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也不改高耸的姿态。盛夏酷暑,薄如蝉翼的旗袍也必须配上高耸及耳的硬领,高到直抵腭下,继而至耳。后来低领开始盛行,当低到实在无法再低的时候,干脆不要领子了,也是时尚。身穿高立领长旗袍,脚蹬高跟鞋,将女性衬托得亭亭玉立,再将头发吹烫一下,美不胜收。
        阮玲玉1933年出演《三个摩登女性》,1934年出演《神女》,1935年出演《新女性》,她在影片中扮演的角色都穿着旗袍。
        扫地旗袍下摆长,贴身穿,行动有所不便,于是设计上对旗袍采取了开衩处理,尤其是高开衩,解决了这个问题。女性走动时,隐约露出白皙的大腿,十分性感。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旗袍的徐来

        清风徐来着旗袍
        徐来长得标致,是标准的美人,原名小妹,又名洁凤,因美貌与机灵拥有很多粉丝。黎锦晖以“清风徐来”,为她改艺名徐来。
        徐来从影的时间不长,1935年,在主演了《船家女》之后,她就息影了。美人徐来受到电影界、时尚界的推崇。除了沐浴镜头、泳装的轰动,徐来在衣着方面也很讲究。她是标准的旗袍模特身材。徐来的衣柜中有多款旗袍,长下摆、短下摆,高开衩、低开衩,长袖、中袖、短袖,直襟、斜襟、双襟、曲襟,样式多种,款款有形,件件精致,穿在她身上风情万种,神采飞扬。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穿旗袍的张爱玲与姑姑

        张爱玲旗袍缀满华丽
        张爱玲才华横溢,也是一位服装控,受母亲的影响,她从小就对服装有一种特别的喜好,爱穿漂亮的衣裳,把自己打扮得与众不同。
        张爱玲对服饰有自己的审美,尤其喜欢标新立异。她有一件薄料子的旗袍,深灰色,不但没有袖子,而且袖缘往里裁剪得很深,从这边的肩骨,通过盖着前胸骨的上襟,可以看到那边的肩骨。深色旗袍似乎是张爱玲的制服。
        张爱玲与胡兰成逛马路,穿一件桃红单旗袍。胡兰成说:好看。张爱玲回答:桃红的颜色闻得见香气。

旧时风雅--旗袍风韵|黄强
20世纪30年代阴丹士林旗袍(老月份牌)

        阴丹士林情结
        民国期间,有一种旗袍非常流行,年长的老太太穿,年轻的俏女郎穿,年幼的小学生也穿;大户人家的贵妇人穿,贫寒人家的小媳妇也穿。她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阴丹士林旗袍。
        与传统的土布相比,阴丹士林布颜色鲜艳,种类繁多,与纯洋布比,它又具备了朴素典雅的民族性,因此很受人们的喜爱。阴丹士林布不仅质量好,还可以满足低、中、高不同层次顾客的需求。
        影星李丽华的旗袍中就有用阴丹士林面料制作的,有一种朴素淡雅之美。因为看中了李丽华的气质,商家请李丽华为阴丹士林旗袍做了广告,“阴丹士林布是我最喜欢用的衣料”,李丽华做了这样的表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