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18)

(2023-04-09 22:35:41)
分类: 图文:现代诗文
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18)

        诗人应该歌颂您——献给病中的宋庆龄同志丁玲

        诗人写过春天,写过盛开的花朵;但春天哪有您对儿童的温暖。任何鲜艳的花朵在您面前,都将低下头去。
        诗人写过傲霜的秋菊,秋菊经受的风风雨雨,怎能与您的一生相比。几十年来,您都在风雨中亭亭玉立。
        诗人写过白雪,描绘它的清白飘洒,但白雪哪如您的皎洁,晶莹。
        迫害您的豺狼,走在您的面前,却停步不敢向前,只能缩头夹尾。
        妄图侮辱您的小丑,也不敢敲您的大门,只能卷旗息鼓,暗地诅咒。
        您背后站着亿万爱您的人民,您背后站着中国共产党。
        您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谁也不敢动您一毫一分!
        篡权者夺走了革命的胜利果实的时候,您站了出来,怒斥叛徒。您的文章,全世界,争相传颂。
        当反共逆流泛滥成灾的时候,您又站在人民一边,泾渭分明,您维护真理,鄙弃亲情。
        然而您手无寸铁,无权、无钱,只是一个柔弱的女性。但您是一个伟大的,坚贞的,圣洁的女性,您的力量,可以摧毁魔窟;您的笔虽然纤细,可是力敌千军。
        您的声音虽是吴侬细语,可是却锋利如剑,响彻环宇。
        有的英雄,勒马挥刀,叱咤风云;
        有的英雄,豪情满怀,才华横溢。
        有的能言善辩,八面玲珑;
        有的拉帮结派,拍马吹牛。
        只有您,幽静细致,一派斯文,温柔中显露刚强,平稳中突出智慧。
        有人说上帝造人,但上帝能造出您这样美丽的灵魂吗?
        您刚刚走出校门,就站在中国伟大的先驱者的身边,您是真正的革命的三民主义者。
        孙中山先生逝世了,您继承他的事业,保护他的旗帜,战斗不歇。
        开国以来,您荣居高位,却从不骄矜,您始终虚怀若谷,文质彬彬。
        您随着人民的战鼓,走进共产主义者的行列。您是左翼的辩护士。我们老早就把您当着尊敬的同志。
        今天,在您的病榻边,党接受您为一个正式党员。
        您实践了几十年的宿愿,党也欢迎您这样的党员。
        我们鼓掌,我们激动,我们频频呼唤:欢迎您,宋庆龄同志!庆龄同志,我们欢迎您!
        听到您病重。我们心痛,神痴。我们深深后悔,为什么不早早把您歌颂?未来还长,您的高风亮节,永远给诗人留下浓郁的芬芳。诗人都会歌颂您的,您会使诗情更加深重,诗意更加隽美,诗文永放异彩;您本身就是一首美丽、动人的诗篇。
        我们共产党员,善良的人民,优秀的诗人、作家,天真的儿童,都为您虔诚祝福,祈愿您远离病魔,恢复健康,永远长寿!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六日
        (刊发于1981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


人民日报70年散文选(18)

        致巴金——响应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曹禺

        芾甘:
        我回北京,近半年,又恢复我记不上账的紧张生活。你劝我写点东西,甚至多写点,但我总没有认真听进去,还在忙着我并不胜任的事。我秉性懒散,又好热闹,把时间轻易放过去。一到深夜,我常想你的话,我知道你此时正在写文章。你一定也很疲倦,杂事不少,劳累一天。你的永不熄灭的热情和对读者的眷念催促你写,写你心中要说的话。
        你是76岁的老人了。上次在沪,眼见你头发全白了,你的举止行动有些老态。我说你必须休息,休息一阵再写。我看出你疲倦的体态。但你的眼神依然那样沉着、倔强。你勤奋,你写作不止。你我的友情将近五十年了,我愧疚,我没有听你多次的劝告。今天,我对你说,我要尽量爱惜自己的光阴,希望在有限的时间里写点戏或者什么,因为我也71岁了。
        这封信原是为响应你的号召: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我十分赞同你这个倡议。这是为我们后代留下财富,为全国与全世界的中国文学研究者积攒些有用的资料,也是为今后中国的文化展览做个准备。
        中国老一代的文学家的手稿和资料自然应该广为搜罗、研究、珍藏起来。目前,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杰出的作家,有专人重视。但在这些前辈作家中,有多少知名或不甚知名的作家的文章,已经流落散失,没有个定处珍藏。好的文学是时代的镜子,是正史不能替代的。好的文学帮助人民扩大眼界、丰富思想、提高修养;帮助我们有个正确的真、善、美的观点,使文学批评也能找到出处和根据。
        解放后,出现不少成熟的作家。尤其是近几年,有才能、有思想、爱人民、爱祖国的青年作家更是不少。读了他们的文章,我常想起曹雪芹。我总相信,今天的中国的文学家们是受了时代的磨练与滋养的。他们幸运,他们不会再遭受曹雪芹的命运,不再遭受折磨、压迫、困苦、夭折的命运,不至于如曹雪芹那样不幸,连一部完整的《红楼梦》都没有写成。
        前年我在瑞士日内瓦,参观了一个很奇怪的收藏馆。那是一座异常坚固而美丽的地下建筑。在那里我亲眼看到卢梭的手稿,伏尔泰的手稿,歌德的《浮士德》的手稿,还有席勒、拜伦、萧伯纳、托尔斯泰、契诃夫的手稿……时间匆匆,我所看到的仅仅是文豪们手稿的极微少的一部分。但是,我惊异、激动,同时又有着一种深深的亲切之感。
        馆长告诉我,这个收藏馆是由一位收藏家用他一生的精力和财富建立起来的。想到这位先生和他所完成的这样一个成就,我为我们在这方面的空缺,万分感慨。
        几次出国都感到外国人搜集研究中国作家的资料,比我们还要认真。
        现在美帼的文科大学,都开了中国当代文学课,中国现代文学已开始被世界所认识,我们也应为人类提供资料。
        建立一个“中国现代文学馆”,实在是一项值得我们用心去做的事。它会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让我们更加地认识自己。这也将是祖国的一个荣誉。
        不知说得当否。
        芾甘,最后我还是那句老话,你要千万保重身体,爱护自己,为着可以多留下些好东西。
        问全家人好!
        家宝 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刊发于1981年4月2日《人民日报》文艺副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