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贵妃》杨玉环被册封为妃
史依弘,上海京剧院的梅派大青衣,一亮嗓,就是国色天香。学者毛尖如此形容她的声音:“史依弘的声腔,百鸟朝凤春天感。她开嗓以后,你就不会再盯着她的脸看。那一刻她变得浑然天成,直接定义中国美学。”她10岁开始学戏,文武昆乱不挡,饰演的白素贞、虞姬、西施、杨贵妃等角色,不仅是京剧程式化的唱念做打,也传达出角色的内在生命力。
她也演电影,最近和窦唯合作《胡笳十八拍》等音乐作品,“我一点也不怕跨界的,每一个时代,京剧都在变,否则它不会拥有观众。”
2月17—19日,《大唐贵妃》将在国家大剧院上演,是传统京剧和交响乐、歌剧舞剧的融合,史依弘饰演杨贵妃,这出戏根据梅兰芳《太真外传》改编,保留了梅兰芳的唱腔,是梅派创作的巅峰。我们借此专访了史依弘,谈了这出戏的创作,以及她如何塑造出这些极具美感的女性形象。
《大唐贵妃》排练
史依弘在上海京剧院里排练《大唐贵妃》,平底软鞋,走路一声不响,接近戏的尾声了,杨玉环在马嵬坡被赐死,台上只剩史依弘一人,她背对观众席,一步步走得哀伤凝滞,又极美极慢,没有一句唱词,但吸引全场的目光紧紧跟随着她,临近下场回身一望,满目的荒寒、不舍。
《大唐贵妃》讲的是杨玉环和李隆基的爱情故事,从杨玉环被册封为妃、最风光旖旎的时候,一直讲到她在安史之乱中丧命。史依弘饰演的杨玉环,很多时候让人觉得就是恋爱中的普通女子,欢欣、失落都细腻可感。
这段帝王妃子的爱情,让后人一再传唱,也许正因为在诗歌戏曲中,对他们的描绘超越了君王的爱情,像普通男女一样。

史依弘《西施》剧照
史依弘是上海人,10岁进戏校,跟随被誉为“中国第一女武旦”的张美娟老师学习,练了一身扎实基本功,但老师希望她能把嗓子开发出来,不只是一个吃青春饭的武旦,于是帮她找到了曾为梅兰芳先生操琴的卢文勤老师,她跟卢老师学了十年戏,成为梅派大青衣。
史依弘文武昆乱、梅尚程荀都能演,她在技术上很早就封顶了,也功成名就了,但直到现在,仍不断地找不同的老师学习、消化、练,付出很大的时间精力,把舞台的意蕴韵味呈现出来。
比如她去年排梅兰芳的《西施》,其中的翎子舞现在演出一般是4分钟,她去找中戏的陈超老师学,把梅兰芳当年九分钟的翎子舞恢复成完整的;今年她计划演《花木兰》,这个戏很吃功夫,“我应该在年轻的时候学,没想到已经是现在这个年龄,还想再学”。
她曾经找著名京剧演员李金鸿学戏,“那时候想跟李老师学《思凡》,昆曲《思凡》好极了!李老师说他课堂上的学生全睡着了,问我要学吗?我说特别想学。他说你也准备好睡着吗?我说我不会睡着的。”李金鸿老师觉得她看得懂,特别喜欢教她。

史依弘在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饰演三太太(左)

史依弘《霸王别姬》剧照
最近史依弘和窦唯合作了《胡笳十八拍》等音乐作品,窦唯跟她说,“你怎样唱都行,只要觉得这是蔡文姬,感情是对的,”她的声音一出来,意思就很对。
她也演电影电视,比如《不成问题的问题》,还创作新编京剧《新龙门客栈》、《情殇钟楼》(改编自《巴黎圣母院》)等,她认为这些揣摩角色、从头去创造人物的经历,对于她演传统戏是有影响的,不是为唱而唱,比如她演的虞姬,学者毛尖看得入迷:
“虞姬舞剑,难度系数成为一种情绪表达,刀马旦、大青衣彼此交糅,技术不是为了炫技,是生命的辗转、辛苦、奔腾和无尽的不舍。
所以,史依弘的《霸王别姬》演出了’姬别霸王’,面对仓皇失措的君王,要安慰他,’君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史依弘唱’贱妾何聊生’这句时,一点不惨淡,她围着霸王腾挪,不是临死的哀怨,反而是生命的激励。”
史依弘所做的努力,也是京剧在艺术上的自我进化。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