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鑫培饰诸葛亮
♥慈禧赐朝珠给“诸葛亮”
光绪十六年,谭鑫培被选入清宫升平署应差,为内廷供奉。一次进宫演出《失空斩》,慈禧看完自然感到趣味盎然,余兴未尽。于是命李莲英把谭叫到御前答话。慈禧说:“好,你演得真像诸葛亮,我就说这出汪大头(汪桂芬的外号)不行,你想,诸葛亮操劳一生,事无巨细,事必躬亲,怎么能像他那么容貌富态,身体丰腴呢?自然应该是一副精明强干的样子。所以你一扮上,就真像诸葛亮,是这里事儿。小李子,来呀,今儿个戏演得不错有功,立赏谭鑫培古月轩鼻烟壶一个,尺头两匹。”慈禧刚说完,李莲英就接着话茬说:“头天进宫,就赏下来了,这你可是头一份,真是龙恩浩荡啊。赶快磕头谢恩,来呀,跟我后头领赏去。”
“等等!”只见慈禧又说:“鑫培,你站起来,叫我好好看看你。”谭鑫培赶紧站起来,不敢低头,也不敢看老佛爷的真容。慈禧上下一打量他扮演的诸葛亮,就说:“你们看看,我说这诸葛亮的身上少点什么,我们的两班大臣都带着朝珠,这堂堂的诸葛丞相,又是个武乡侯,怎么连个朝珠都没有。也许那个朝代不兴这个,我看还是带上好看。”
慈禧这边正说着,那边的李莲英就从一位大臣身上摘下一付朝珠,转身给谭鑫培带上了,他的嘴里还叨唠着说:“这一带上就是好看,透着就那么庄重,那么威风。”从此,凡京剧舞台演出《失空斩》,无论你是谭派、余派还是杨派,从1890年一直到以后,生于东汉的诸葛亮就都带上了清朝的朝珠。有点关公战秦琼的意思吧!
♥谭鑫培随机应变
某日演《黄金台》,谭鑫培饰田单,因为困倦,正在后台狂吸鸦片,矇眬欲睡,突然听到前台鼓点云锣,他仓惶而起,快步上台,慌忙中仅仅束上网巾,未加纱帽。台下众目睽睽,正要哗笑,谭鑫培看到这种情状突然清醒,从容地念道:“国事乱如麻,忘却戴乌纱”。顷刻间,四座欢声雷动。人们纷纷赞道:“真是奇才!”
有一次,在某堂会演《文昭关》,谭鑫培饰伍子胥,装扮后慌忙中竟错佩腰刀,上台后才发觉,但又不能回去,急中生智,改口唱道:“过了一朝又一朝,心中好似滚油浇。父母冤仇不能报,腰间空挂雁翎刀。”顿时,一片喝彩之声。
还有一次,演《辕门斩子》,谭鑫培饰杨六郎,在台上呼焦赞。饰演焦赞的李连仲却正在后台与人聊天,闻声后快步跑上,忘记挂髯口。谭鑫培看到,装出生气的样子问道:“你父亲哪里去了?快快与我唤来。”李连仲顿时领悟,一摸下巴,奔回后台,挂须复出。满园座客为之倾倒。
♥吐面老生
杨宝忠刚出道时,缺乏舞台经验。某次演《南天门》。由于上场前刚吃完一大碗炸酱面,仓促上台,台上小姐刚唱一句“急急忙忙走得慌”,宝忠本该接唱“虎口里逃出两只羊”,岂料“两只羊”刚一出口,便“哇”的一声面条全吐出来了,时人笑称宝忠乃“吐面老生”。
张君秋比之宝忠则有绝手。据说张演《起解》,临场吃了四十多个饺子,前场崇公道一唤,张在后台一声“苦哇”,放下碗筷就上去了。
侯喜瑞
♥侯喜瑞不修边幅
某次,沈玉斌先生于新侨饭店召开北京京剧工作者联合会之筹备会,梅尚程荀,马谭杨奚李袁叶杜众人俱在,单单不见侯爷。直至开会时间将到,忽有人报告沈先生,门外拦挡一乡下老者,打问筹委会沈主任何处开会。众人闻之大笑,异口同声道:“侯爷来了!”少时但见侯爷一身中式旧竹布褂,悠悠然缓步进门,众人皆笑道:“侯先生,您是得换身行头了。”
侯喜瑞《法门寺》演太监刘瑾
♥一天被阉三回
侯喜瑞老爷子当红之时,日赶三场《法门寺》(均演刘瑾),勾一次脸,乘黄包车自东城而西城,自压轴而大轴而晚场。老爷子笑谈曰:“一天被阉三回!”
♥王瑶卿评“四大名旦”
“通天教主”王瑶卿先生曾评价四大名旦说,梅兰芳是“仙女”;程砚秋是“烈女”;尚小云是“侠女”;刚要说荀,荀慧生立席手止之曰:“吾自知,吾乃妓女也。”说罢,众皆大笑。皆因荀常演《玉堂春》等青楼戏。
♥衙皂站错位
古装戏中,县太爷升堂,四个衙皂,按规定是一边站两个,分列两旁。某剧团在演出县官升堂时,因为扮演衙皂的是新来的学徒,竟然站成左边三个,右边一个。扮演县官的演员,目视衙皂更换位置,也无济于事。台下枧众拍起了倒好。
扮演县官的演员立即叫板唱道:
台下观众别笑话,您听本县把话答。
新来的衙皂没训练,不懂堂规与堂法。
应该一边站成俩,不该站成一边一个一边仨。
瞪他几眼还不怕,还得本县把他拉。
县太爷唱完后,将左边多站的一个衙皂,拉往右边。台下观众为演员能随机应变而热烈鼓掌叫好。
♥先下手遭殃?
在戏剧演出中,扮演同谋用计的甲乙两个人物,有两句固定的格言:
甲:先下手为强,
乙:后下手遭殃。
有一个剧团在演出中,念这两句格言时,甲一时慌乱,竟然念成:
先下手遭殃,
乙随机应变,立刻念道:
后下手更遭殃。
♥二次上灯台
有一个剧团在演出《高老耀上灯台》。扮演高老耀是位上年纪的老演员,在演到上灯台时,因年老体衰,没有站稳,从桌子上跌了下来。这位具有丰富演出经验的老演员,一不慌,二不忙,立刻起身唱道:
年纪迈,血气衰。上不上灯台跌下来。
常言说虎老还有雄心在,老夫是国家的栋梁材。
抖一抖精神多豪迈,老夫二次上灯台。
第二次上灯台成功了。由于演员随机应变,观众没有看出破绽。
♥蔡阳挨了一巴掌
某剧团演出《古城会》,扮演关羽的演员在《斩蔡阳》一场中,忘了拿青龙偃月刀刀,他灵机一动唱道:
关某杀人忘带刀,一巴掌把头打掉了。
唱完后用手在蔡阳头上击了一掌,蔡阳立即倒下死去。戏又接着往下进行。
加载中,请稍候......